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头颈部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与其他恶性肿瘤相似,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是肿瘤微环境中最重要的间质细胞,在肿瘤的增殖、转移、免疫耐受及治疗抵抗等方面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就OSCC中CAFs研究进展及其对临床治疗的启发,建立CAFs作为干预靶点,打破肿瘤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侵袭,有效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为OSCC辅助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相似文献   
63.
树状细胞疫苗抑制肿瘤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经肿瘤抗原致敏的树状细胞(DC)疫苗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方法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rhIL-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rhTNF-α)协同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成为DC。Tea8113舌癌细胞可溶性抗原体外致敏DC,将同源人T淋巴细胞与之共同培养诱导出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共同接种至荷瘤裸鼠体内行免疫治疗。结果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在细胞因子协同诱导下可获得功能正常的DC,用致敏DC+CTLs免疫治疗的荷瘤裸鼠与其他实验组相比,明显抑制肿瘤生长,肿瘤倍增时间显著提高(P〈0.05)。结论从人外周血来源的单核细胞在多种细胞因子作用下可诱导为功能正常的DC、冻融抗原体外致敏的DC,经其激活的肿瘤特异性CTLs对荷舌鳞癌裸鼠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可望成为口腔颌面部舌癌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4.
目的:将不同溶剂处理的D、L聚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与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复合并制成块状,植入动物体内,评价其异位诱导成骨能力及组织反应,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国产可降解PDLLA分别溶解于二氧六环和丙酮,形成33%二氧六环溶液和20%丙酮溶液,与一定量的BMP混匀,低温负压抽吸,去除溶剂后即成PDLLA-BMP复合物,分别植入大鼠股部肌肉内,分别于第1、2、4、8及12周处死大鼠,X片及光镜下观察骨组织的形成和植入部位的组织反应。结果:两种植入物周围的组织学反应均为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浸润为主的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二氧六环处理组在4周后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异位诱导成骨能力较强,而丙酮处理组的炎症反应较明显,骨组织较少。结论:二氧六环处理的消旋聚乳酸骨形成蛋白复合物具有较轻的组织反应和较强的异位诱导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OSCC的DLN中DC的功能状态。方法:免疫组化标记OSCC的DLN和扁桃体组织中DC的CD1 a,CD83分子。统计CD1 a DC和CD83 DC的浸润程度,以及CD83 DC/CD1 a DC的比值。结果:CD1 a DC在OSCC的DLN中的浸润程度显著高于扁桃体组织(P<0.01),在鳞癌转移的淋巴结中显著低于未转移的淋巴结(P<0.01)。CD83 DC浸润程度在OSCC的DLN中明显低于扁桃体(P<0.01),但鳞癌转移的淋巴结与未转移者无显著差异(P>0.05)。OSCC的DLN中CD83 DC/CD1 a DC的比值显著低于扁桃体组织(P<0.05)。结论:OS-CC的DLN中,DC以不成熟DC为主,难以实现其激活T淋巴细胞反应的能力。  相似文献   
66.
经颞颌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习惯性颞颌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颞颌关节镜用于诊断和治疗颞颌关节疾病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技术,新方法。Ohnishi(1982年)报道应用颞颌关节镜治疗习惯性颞颌关节脱位,为治疗性关节镜外科作出了开拓性的工作,也为临床治疗习惯性颞颌关节脱位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旨在探讨  相似文献   
67.
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上颌骨修复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设计制作上颌骨个体化修复体。方法通过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数据信息,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模拟修复上颌骨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铸造法完成个体化上颌骨修复体的制作。结果以CT扫描获取上颌骨三维解剖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成功制作上颌骨个体化钛网修复体。结论在CT扫描获取上颌骨原始解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过程能够成功构建上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  相似文献   
68.
原发性下颌骨中心性鳞状细胞癌—附10例报告杨建平(1)胡勤刚(2)(1福建三明市第二医院口腔科3660002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原发性颌骨中心性鳞状细胞癌是指一类原发于颌骨内的上皮性肿瘤和(或)牙源性上皮包...  相似文献   
69.
70.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树突状细胞(DC)分布的关系。方法:采用原位杂交技术(IsH)检测56例OSCC、26例口腔白斑(OLK)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HPVl6/18的感染情况,免疫组化EnVision法观察其中DC的分布表达。结果:OSCC和OLK组HPVl6/18感染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HPVl6/18感染与吸烟有一定相关性(P〈0.05)。HPVI~5/18感染的OSCC组织中CDla低表达(P〈0.01)。结论:ISH是检测HPV较理想的方法,HPV感染是部分口腔鳞癌的病因学因素,HPV感染患者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