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81.
目的评价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分析猪心肌不同程度微梗死后收缩同步性的价值。方法小型猪18只,随机分为3组,经心导管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注入微栓塞球(A组:微球剂量5万,3头;B组:微球剂量12万,8头;C组:微球剂量15万,7头)。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微栓塞后6h、1周行潘生丁负荷实时心肌声学造影(RT-MCE)检查。应用Philips Q-Lab8.1工作站分析栓塞相关节段即左室前壁和前间隔基底段和中间段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的环向应变、径向收缩速度和径向应变的峰值以及达峰时间。结果在静息状态下,没有检测到微栓塞对心脏收缩同步性的影响(P〉0.05);潘生丁负荷试验显示:微栓塞1周后,相关心肌节段的环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P〈0.05);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从微栓塞后6h就表现为延长,并延续到1周后(P〈0.05)。结论潘生丁负荷RT-MCE能准确分析心肌血流灌注,微栓塞相关心肌节段环向应变和径向应变达峰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82.
目的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方法分析正常人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方法应用PHILIPS-iE33超声显像仪及匹配的X3-1探头对53名正常成年人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及RT3DE检查。应用TomTec软件定量分析右心室RT3DE图像,获得右心室整体及流入道、体部和流出道三个节段的舒张末容积(EDV)、收缩末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射血分数(EF),计算各节段容积达最小值时间(Tmsv)及其所占心动周期的百分率(Tmsv%)的标准差(SD)和最大差(dif)作为右心室收缩同步性参数。结果正常人男性组右心室体部、流出道及整体EDV及SV大于女性组(P均<0.05),其右心室三个节段及整体ESV均大于女性组(P均<0.05),流入道EF略低于女性组(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流入道EDV和SV均大于流出道和体部(P均<0.05),节段EF值大小关系均为流入道>流出道>体部(P均<0.05),整体和三个节段Tmsv及Tmsv%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正常人右心室整体EDV与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右心室整体ESV与右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及面积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正常人右心室三个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不同的特点,男性和女性右心室整体和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存在差异,右心室节段收缩活动具有较高的同步性,RT3DE分析右心室节段容积和收缩功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本研究报道了均携带R302Q突变却具有完全不同临床表现的同胞兄弟二人病例,分析R302Q突变引起PRKAG2心脏综合征的异质性。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基因测序检测其突变,结合其他家系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心脏超声示先证者心肌肥厚,其胞弟心超未见明显异常。先证者心电图呈现比较典型的PRKAG2心脏综合征心电图改变如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而胞弟则有偶尔腿部肌肉酸痛和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M)升高表现。结论本研究中兄弟二人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显示,即使在同一家系中,R302Q突变引起PRKAG2心脏综合征也具有显著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应用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CE)定量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后心肌血流量的变化,以研究CRT是否能够改善心肌灌注.方法 将12条比格犬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结扎第一对角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动物模型.随后A组植入三腔起搏器,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B组亦植入三腔起搏器,但不启动起搏器.在基础状态、起搏器术前及起搏器术后4周,用MCE和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定量评价心肌血流量(MBF值),环向、径向和纵向12节段达峰时间标准差(Cir12SD、R12SD和L12SD),探讨CRT对心肌灌注水平的影响.结果 基础状态及CRT术前,A、B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Cir1 2SD和R12SD均无明显差异(P>0.05).CRT后4周,A、B两组的LVEF、LVEDV、LVESV、Cir12SD和R12SD分别为(58.8±8.2)%对(39.5±8.7)%,(28.2±2.9) ml对(34.2±2.5) ml,(13.9±2.6) ml对(21.5±4.7) ml,(29.1±6.6)ms对(46.5±10.1)ms和(36.1±10.7)ms对(67.6±11.2)ms(P均<0.05).基础状态下A、B两组的A、β和MBF值分别为(13.6±2.2)dB对(14.9±3.0)dB,(5.1±1.1)s-1对(4.8± 2.1)s-1,(67.6±12.1)dB/s对(72.8±8.6)dB/s(P>0.05).在CRT术前A组和B组的A、β和MBF值分别为(7.4±1.2)dB对(7.3±2.7)dB,(3.9±0.9)s-1对(2.9±0.9)s-1,(23.4±4.2)dB/s对(22.2±4.1)dB/s(P均>0.05).在CRT术后4周A组的A、β和MBF值较B组显著提高,分别为(12.1±1.8)dB对(9.5±1.7)dB,(4.7±0,3)s-对(3.1±0.8)s-1,(47.2±8.6)dB/s对(29.5±4.2)dB/s(P均<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犬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仅能改善心脏收缩同步性,更能改善缺血心肌的心肌灌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传统的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因腔静脉处无房间隔残缘,为该术的禁忌证,既往均需在体外循环下作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本研究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指导、监测在微创、无需作体外循环的条件下行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杂交术(Hybrid),避免了体外循环和创伤较大的修补术.方法 11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患者,术前将探头插入食管内,测量缺损大小、部位和周边的解剖关系,提供术者选择封堵器大小、置放和缝合部位,整个Hybrid手术过程在TEE指导、监测下完成.结果 11例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患者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TEE检查均未测及残余分流.结论 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行Hybrid术,在TEE指导和监测下,能准确测量缺损大小,了解部位及与周边解剖关系,供术者选择封堵器大小、置放和缝合部位参考.  相似文献   
86.
患者女,36岁,因"劳力性发绀10年,活动后气急进行性加重3年,万他维治疗半年"入院.体格检查:心前区隆起,心界增大,心尖搏动点位于左侧第5肋间锁骨中线,搏动范围弥散.心尖区未扪及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尖区及剑突下未及抬举样搏动.心率88次/min,律齐,P2亢进伴固定分裂,未闻及明显心脏杂音或心包摩擦音.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抗炎治疗急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及西医常规抗炎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抗炎治疗,疗程均7 d。记录两组患者咽喉疼痛、咽喉黏膜充血、发热消退时长以及咽喉部异物感等临床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咽喉疼痛症状缓解时长、咽喉黏膜充血好转时长、发热消退时长、咽喉部异物感消失时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指标均有一定程度地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炎症因子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42%(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医常规抗炎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咽喉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炎症因子水平,并能有效地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鼻扩容手术治疗伴有鼻塞症状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效果及肺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拟采取手术治疗的98例伴有鼻塞症状的OSAHS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临床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49例,A组患者采用鼻扩容手术治疗,B组患者采用传统悬雍垂腾咽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的鼻腔阻力、鼾声指数、鼻呼吸总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ESS)、脑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指标、肺功能指标、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手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鼻腔阻力、鼾声指数分别为(0.26±0.08)Pa·cm-3·s-1、(97.40±17.00)次/min,低于B组[(0.31±0.10)Pa·cm-3·s-1、(111.80±20.50)次/min],鼻呼吸总量为(8.64±1.62) L,高于B组[(7.52±1.80) 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A组患者的Ep...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本文旨在应用声学定量评价软质人工二尖瓣环修复术后对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并与硬质人工二尖瓣环修复术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 HP Sonos2 50 0超声诊断仪 ,带有 2 .5/ 2 .0 MHz探头、声学定量分析软件包。于术前、术后近期 (1 0~ 1 4日 )以及术后 3~ 6个月分别对 2 3例患者进行左心功能测定 ,并随机分为两组 :甲组 1 0例患者应用硬质人工二尖瓣环 ,简称硬环组 ,其中男性为 5例 ,女性为 5例 ,年龄 40 .2± 1 8.4岁。乙组 1 3例患者应用软质人工二尖瓣环 ,简称软环组 ,其中男性为 9例 ,女性为 4例 ,年龄 47.1± 1 2 .5岁。另取 1 2例无任何心、肺、血管以及肾脏疾患的不同年龄段的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 ,男性 7例 ,女性 5例 ,平均年龄 45.4± 1 5.1岁。结果 :软环组术后近期和 3~ 6个月各指标与正常对照相比已无显著性差别。软环组左室收缩末期 (ESV)和舒张末期容积(EDV)与硬环组相似 ,差别无显著意义 (P>0 .0 5) ,术后近期左室最小容积变化率 (d V/ d Tmin)和左室峰值排空率 (PER)较硬环组高 (P<0 .0 5) ,左心室收缩期快速射血时间与射血总时间比值 (FET/ ET)也较硬环组大 (P<0 .0 5) ,说明软环组术后收缩功能恢复较硬环组早且明显。另外 ,术后近期软环组左室峰值充盈率 (PFR)较硬环组高 ,差别有显  相似文献   
9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已成为目前应用最广的恶性肿瘤免疫疗法,主要包括CTLA-4(cytotoxic T lymphocyte associated antigen-4)抑制剂、PD-1/PD-L1(programmed death protein-1/ligand-1)抑制剂和LAG-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抑制剂。ICIs导致的最致命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 irAE)之一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的心肌炎(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associated myocarditis, ICIAM)。ICIs联合治疗时ICIAM的发病率多高于单药治疗。其分子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检查点作为新抗原、肿瘤同源抗原的异位识别、免疫检查点心脏保护的阻断、自身抗体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以及微生物的调节作用等。目前已有多种治疗ICIAM药物及非药物性方案。对于ICIAM分子机制的探索和治疗管理方案的进步仍需多学科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