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9篇
  免费   111篇
  国内免费   126篇
医药卫生   298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90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05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有逐年增加趋势.1922年Hubert和Koessler第1次描述了重症哮喘存在气道重塑[1].2002年,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INA)提出,无论轻重度哮喘,大小气道均存在急性和慢性炎症,各级气道都存在气道重塑.近年来,哮喘的小气道炎症研究受到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国内外在哮喘与小气道炎症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我们就哮喘小气道炎症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ADAM33基因S1、S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单体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肺功能的关联性.方法 应用DNA直接测序的方法,对90例COPD患者和90名健康对照者的ADAM33基因S1、S2位点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SHEsis在线软件构建单体型并进行单体型关联分析.结果 ①病例组和对照组中S1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ADAM33基因S1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位点不同基因型COPD发生的相对危险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G/G+C/G基因型的OR值为2.364(95%CI 1.251~4.466).③COPD病例组S2位点基因型与肺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显示:3种基因型FEV1%预计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FEV1/FV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G/G基因型与C/C、C/G基因型相比FEV1/FVC下降更明显.④SHEsis在线软件对S1、S2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单体型CG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华北地区汉族人群中,ADAM33基因与COPD的易感性有关,但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层间编码金属伪影校正(SEMAC)技术在脊柱金属植入物磁共振成像(MR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后的患者分别用常规TSE序列和SEMAC技术进行MRI,分别计算二者在轴位T2WI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号缺失区域的面积和矢状位T2WI、T1WI图像上脊髓被金属伪影所遮蔽的长度;另外对假体周围解剖结构(包括椎弓根、椎体、硬膜囊和椎间神经孔)的显示进行5分制评分.结果 运用SEMAC技术的图像上金属伪影导致信号缺失区域的面积明显低于常规TSE序列(t值为15.9,P值<0.001),脊髓被遮蔽的长度也明显减小(t值分别为13.5、12.4,P值均<0.001).假体周围各项解剖结构显示的评分,运用SEMAC技术的图像均高于常规TSE图像.结论 SEMAC技术可明显减少脊柱内固定术后MRI的金属伪影,为术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改善及血脑钠肽( 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RDW)、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压积( PCT)的影响。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参附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参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变及血BNP 水平和血常规指标RDW、HCT、PCT的变化。结果:参附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且治疗后血 BNP、RDW、HCT、PCT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血BNP 及RDW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T、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有一定作用,降低血BNP、RDW、HCT、PCT水平,可作为临床治疗心力衰竭的一项选择。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24 h动态血糖监测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北京亚运村美中宜和妇儿医院就诊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血糖监测,观察组给予24 h动态血糖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和分析,统计两组患者妊娠结局与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不同监测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两项指标的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治疗之后的组间比较结果也显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指标检测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不同的血糖监测模式下,观察组最终的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顺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早产、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24 h动态血糖监测可以获得更好的血糖水平控制效果,并显著改善妊娠结局,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ICU脓毒症患者发生再喂养综合征(RFS)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此为基础建立RFS的预测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0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SPEN关于RFS共识建议中”诊断标准,将患者是否发生RFS,分为RFS组(n = 141)和非RFS组(n = 61);比较2组间性别、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营养方式、相关危重评分、腹内压(IAP)、相关实验室检查及用药的差异。选取统计学方法中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种预测模型,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RFS的预测模型对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的预测价值。  结果  202例脓毒症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肌酐-身高指数(CHI)、血清钠(Na+)、血清钾(K+)、血清镁(Mg2+)、血清磷(P-)、白介素-6(IL-6)、空腹血糖(FBG)、维生素B1(VitB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否使用利尿剂、是否使用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利尿剂的使用、BMI、CHI、血K+、FBG、VitB1是ICU脓毒症患者发生RFS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以多因素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为基础,建立预测模型表达式为:Logit = 1.39×利尿剂+0.15×BMI-0.14×CHI+0.75×血K+-0.16×FBG+0.78×VitB1-2.94。通过回归分析建立的预测模型一致性强,联合预测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7.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后冠状动脉再通对左心室功能影响的观察蒋小燕王虹张柱国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梗塞部位和非梗塞部位的心肌结构和形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称为左室重构〔1〕。左室重构的结果是左室腔扩大,严重影响AMI患者的左室功能和预后。我们应用超...  相似文献   
108.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以减少冠脉造影检查后穿刺点的出血问题。方法:于2013年9月通过自愿、自发的方式组成了QCC小组,本圈由8名护士组成,确定圈小组名称为护心圈,通过头脑风暴法、上级政策及内容的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各圈员进行评分后确立活动主题,严格按照品管圈的PDCA步骤,实施持续改进,在本科辅导员的帮助下完成了此项活动。结果:经过圈辅导员、圈长及圈员近5个月的努力,逐步逐条落实各项改进措施,整理并统计活动数据,患者进行冠脉造影检查后穿刺点的出血率呈降低趋势,,收到了很满意的效果,同时因冠脉造影检查后穿刺点的出血率有了明显的降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结论:经过"品管圈"活动减少了冠脉造影检查后穿刺点的出血。  相似文献   
109.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在疾病早期即存在冠状动脉钙化(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CAC)现象,CAC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CAC在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是CKD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CKD患者存在CAC现象除了与已知的钙磷代谢紊乱有关外[2],相应的临床研究已证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后因素[3].但目前研究中注重于CKD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进展的不多.本研究探讨有关CKD 3~4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CAC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0.
对我国五株旋毛虫基因组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用5种限制性内切酶(包括EcoRI及Dral)消化5株来自长春(分自犬)、天津、西安、河南及云南(分自猪)的旋毛虫基因组DNA,结果显示:长春株与其它各地域株的酶切图谱间存在着差异。曾选其中经EcoRI酶切的特异性DNA片段(1.12kb),经克隆制备成探针,与经EcoRI酶切的上述5株虫体DNA进行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仅长春株出现1.12kb杂交带,其它4株均未出现该杂交带,提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