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9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目的:探讨腔道介入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39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腔道介入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通过治疗及护理,本组患者中有效59例,显效84例,痊愈55例,治疗有效率82.84%。结论:腔道介入治疗其疗效可靠、安全、副作用小,但操作必须规范,且应加强护理,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和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三项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实验室检测对肝硬化患者治疗、预后的意义。方法测定58例肝硬化患者(其中Child-A级25例,Child-B级21例,Child—C级12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含量。结果Child—A级与对照组比较,PT、APrr时间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hild-B、Child—C级与Child—A级比较PT、APlTr延长,D-二聚体含量增高,FIB血清含量下降,并且随着分级的增加差异更加明显。结论通过联合检测凝血功能、D-二聚体含量可以观察病情,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93.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回顾分析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银杏叶组23例,对照组22例,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2周分别采用比色法测定血清NDA、LPO含量及SOD活性;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进行SS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MDA、LPO含量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银杏叶组SSS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自由基作用,保护缺血损伤的脑组织,此可能为该药的神经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4.
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日益增多。随着对其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腔隙性脑梗死除引起患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昏、眩晕、反应迟钝等症状外,还可影响脑功能,导致智力进行性衰退,最终致血管性痴呆。目前研究发现年龄、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都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研究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现状和流行特征,对兰州市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兰州市全人群乙肝防治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血清流行病学结果为:兰州市全人群中HBV感染率、HBsAg阳性率和单纯抗-HBs阳性率分别为26.70%、6.52%和49.33%。乙肝疫苗接种情况为:兰州市全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为57.98%,全程接种率为41.69%;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0.86%,全程接种率为74.26%;兰州市全人群乙肝认知状况较差,对于乙肝是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以及如何有效防治乙肝的认知率较低。结论在保证目前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高接种率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成人乙肝疫苗的接种模式,提高全人群对HBV的免疫力,在全人群中建立乙肝免疫保障,有效控制乙肝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肺炎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头孢等多种抗生素均产生了广泛的较强的耐药性,引起了国内外的重视。肺炎链球茵耐药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健康问题。本文探讨了肺炎链球菌的检验技术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肌氨肽苷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98例患者均应用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2个疗程,采用1983年中医内科学会制定的疗效判定标准判断治疗效果,并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SOD值治疗前后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达92.8%,血液流变指标治疗前后均显示明显差异(P〈0.05)。结论肌氨肽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有较明显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肾功能衰竭急性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清水平,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50例ARF病例为研究对象,20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测定法检测TNF-α和TGF-β1血清水平变化。结果 ARF患者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透治疗前后血清TNF-α和TGF-β1水平与血BUN、Scr呈正相关(均P<0.01)。结论血清TGF-β1、TNF-α有防治肾脏组织损伤的作用,为ARF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可通过TGF-β1、TNF-α的干预作用来防治ARF,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
眼是人体的外露器官,容易受到外界伤害。儿童生性好动,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眼外伤发生率较高,是儿童眼病中导致眼盲和残疾的主要原因。我科于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共收治眼外伤患儿500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评价胆道梗阻的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胆管引流术9ENBD)及胆道内支架置入术(ERBD)进行胆道内、外引流。结果:58例病人内镜下胆管引流88例次,成功84次,成功率95.5%,ENBD 37例次,ERBD 51例次,引流后黄疽均有减退,恶性胆道梗阻者带瘤生存平均9.7月(3-18月),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内镜下胆管引流是胆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是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的有效治疗措施,可延长胆道恶性梗阻者带瘤生存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