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5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2 毫秒
21.
呼吸机脱机指数在严重创伤治疗中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病人脱离呼吸机的要素。方法 总结 6 17例行呼吸机治疗的创伤病人临床资料 ,分析与脱机关系密切的 14种因素 ,提出“脱机指数”的概念和相应的计分法。结果 脱机指数分值越高 ,伤情越重 ,脱机越困难。如严重颅脑外伤脱机指数均值 4 3.84分 ,脱机成功率 5 1.5 5 %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均值 2 5 .16分 ,脱机成功率 5 5 .74 % ;心肺脑复苏均值 33.12分 ,脱机成功率 6 2 .12 %。以上脱机成功率不高 ,而脱机指数均值 <2 0的急性呼吸衰竭和严重胸部创伤 ,其脱机成功率高达 90 %以上。结论 “脱机指数”准确表述了与脱机有关的各种密切因素 ,伤后肺部情况 ,如潮气量、最大吸气压、氧合指数、PaCO2 、自主呼吸频率等仍然是预示能否脱机的决定性因素。脱机指数计分法是一种简便、可信、实用的方法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气管置管失误和思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和保持通畅的气道是复苏和抢救中最重要的环节,而气管置管(包括经鼻、经口插管和气管切开插管)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措施。我院10年间392例气管置管处理中,发生各类处理失误44起(11.2%)。反思这些失误,对提高救治率无疑是有益的。1 临床资料392例气管置管术中,男307例,女85例;经鼻插管218例,经口插管23例,气管切开插管151例(先经口或鼻插管后改气管切开插管者各1例)。置管时间≤5日者61例,≤15日者185例,≤30日者87例,>30日者59例,最长者超过8个月。在44例置管…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创伤性ARDS发生率与各种危险因素的关系,提出一个比较简便的计算创伤性ARDS发生率的公式,以便更早、更准确地预测ARDS的发生,提高诊疗水平。方法研究1103例严重创伤的病人,分析22例发生ARDS病人的各种因素,找出导致ARDS发生的最危险的因素,继而提出了一个计算创伤性ARDS发生指数(I)的公式:I=PF-(N十T+F+M+X)。结果如果I值大于10,将不发生ARDS:如果I值在-2~10之间,则95%的病例不发生ARDS;如果I值小于-2,则90%病例发生ARDS。结论本公式是预测创伤性ARDS发生率的可靠途径,其方法简便可信,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4.
25.
肺癌的生物治疗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癌的生物治疗现状与趋势池丽庄,毛宝龄癌症的生物治疗在80年代兴起,近年来在各国尤其在发达国家的迅速发展,有成为传统三种肿瘤治疗模式(放疗、手术及化疗)之外的新型治疗模式——第四模式的趋势。一、细胞因子的抗肿瘤作用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细胞因子有干扰素(...  相似文献   
26.
有个成语叫“三心二意”,说的是办事不专心、思绪飞扬、神不守舍,干着这个想着那个。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也有个“三心二意”,“三心”指宽容心、好奇心、寻常心,“二意”指随意、执意。在老年朋友中应该提倡这种“三心二意”。  相似文献   
27.
机械通气中常见并发症及失误的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1805例危重病人实施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和失误,探讨提高机械通气抢救水平的方法。提出了做好机械通气中的“三防”(防感染、防干燥、防黏膜损伤)的5项措施;以及提高通气质量上要做到“四勤”、吸痰过程做到“两快一慢”;保持气道压上应强调的“四不”、吸痰管的选择上应坚持的“五不”;脱机训练上要坚持的“四心”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8.
介绍颅腔、胸腔和腹腔脏器损伤的特点和处理原则。损伤表现为隐匿性、延迟性、复杂性和难诊治性。可造成相关器官功能的丧失、低容量休克、贫血、占位性效应及易引发感染。处理原则是重点突出、防止漏诊、通畅气道、保证氧供、纠正休克、改善循环,针对病因果断处理。  相似文献   
29.
重症监护病房治疗94例严重多发伤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8年10月~1999年10月,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严重多发伤94例,其方法可归纳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个环节”,简称“123疗法”,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94例中男75例,女19例,年龄20~60岁,平均31.2岁。伤因:交通伤52例、刀刺伤14例、坠落伤10例、火器伤5例、爆炸伤4例、其它9例。受伤部位:头胸腹16例、胸腹肢23例、头胸肢18例、头腹肢31例、其它6例。合并伤:烧伤2例,脊柱伤7例,休克73例(77.6%)。 1.2 严重度 用ISS法评分均值34.1分,用APACHEII评分19.4分,均高于1993年郑州全国多发伤会议拟定的重伤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