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评价出生死亡监测质量,校正三峡库区报告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抽取的7061户居民逐户调查人口出生和死亡情况,再与同期监测系统所报告的出生、死亡资料进行核对,计算漏报率以及总体出生率和死亡率95%可信区间(C1)。结果 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漏报率为13.91%,死亡漏报率为15.60%,婴儿死亡漏报率为33.33%。校正报告出生率为8.92‰,估计总体出生率95%CI:8.38‰~9.45‰,校正报告死亡率为6.88‰,估计总体死亡率95%CI:6.37‰~7.38‰。结论 三峡库区人群健康监测系统出生和死亡报告质量符合国家疾病监测点质量要求。2002—2004年三峡库区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在10.00‰以下。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耐药过程中p38MAPK活性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探讨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在其中的作用。方法 以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对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检测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检测SB203580处理MCF-7/ADM和MCF-7两株细胞后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细胞内MDR-1 mRNA水平。结果SB203580(10μmol/L)干预24h后MCF-7/ADM细胞的凋亡率为(26.73±4.90)%,与未干预组和对照组凋亡率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F=143.80,P〈0.001);MCF-7/ADM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明显提高(F=148927.10,P〈0.001),相对逆转率达68.45%;与对照组和未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的MDR1 mRNA(F=9139.24,P〈0.001)及p38MAPK(F=685.42,P〈0.00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p38MAPK信号转导途径与乳腺癌耐药密切相关,其可能机制为p38MAPK保护人乳腺癌耐药细胞(MCF-7/ADM)逃避凋亡,阻断该通路可增强乳腺癌耐药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93.
局灶性结节性增生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瘤样病变, 最常见于年轻女性, 在儿科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4%~2.0%, 现报道1例手术切除治疗的40月龄儿童, 初始症状为上腹部间断疼痛的罕见病例, 并回顾既往相关文献。  相似文献   
94.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原发性肝肿瘤的80%。肝细胞癌(HCC)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肝癌患者早期多无特异性表现, 发病较为隐匿, 术后原发性肝癌早期复发和转移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数目、分化程度、血管侵犯等各种因素相关。微血管侵犯(MVI)是肝癌最具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 是评估肝癌术后复发风险最重要的病理学因素。本文就原发性肝癌合并MVI的现状及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胰腺癌根治术对胰腺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胰腺癌根治术的145例胰腺癌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应用血管切除重建分为A组(无血管切除,n=77)、B组(静脉切除,n=58)、C组(动脉切除,n=10)三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以( ±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多组间比较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及并发症发生率>B组>A组(P<0.05);三组术后6个月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Karnofsly体力状况评分标准(KPS)评分均比术前升高(P<0.05),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中均无死亡病例,A组、B组及C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6.2±1.5)个月、(15.3±1.2)个月、(14.2±1.9)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侵犯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及门静脉等血管的胰腺癌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可在术中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虽会增加出血量及并发症,但可获得与无血管侵犯患者相近的预后。  相似文献   
96.
目的: 建立赤芍标准汤剂的HPLC双波长指纹图谱,区分不同基原赤芍指纹图谱,采用相似度、SPSS系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因子分析,对赤芍标准汤剂的类别及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全面、快速地为其质量评价提供重要依据,保证赤芍标准汤剂原质原味。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双波长及梯度洗脱法,建立赤芍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以及川赤芍、白芍特征图谱;色谱条件为: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为流动相A,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前25 min为210 nm,之后换为230 nm,柱温30℃。结果: 建立了赤芍标准汤剂对照指纹图谱,确定8个共有特征峰,指认了4个峰。使用指纹图谱区分了川赤芍、白芍与赤芍不同基原之间的特征性成分。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15批不同产地样品聚为3类,共提取两大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高达86.176%。结论: 不同基原、产地之间的赤芍标准汤剂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指纹图谱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快速对基原、类别、成分进行分析,具有化学成分的追溯性,对不同基原原料及终端产品进行原质源头保证,可为赤芍配方颗粒的全面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究硫唑嘌呤与泼尼松联用对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94例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泼尼松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唑嘌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复发次数、EDSS评分值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反应率的差异。结果:治疗6月EDSS评分值降低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平均复发次数均逐渐增多,治疗组治疗3月、6月、12月时的平均复发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肝功能损伤、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等)发生率(12.77%)明显低于对照组(40.43%()P<0.05)。结论:硫唑嘌呤与泼尼松联用于治疗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的疗效较为明显,有效降低了患者EDSS评分值和复发次数,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mir-145在正常胚肝细胞株L02、肝癌细胞株MHCC97和SMMC7721中的表达,同时检测该miRNA在正常肝组织及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ir-145在正常细胞株及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同时收取肝细胞癌手术患者正常组织、癌周组织、癌组织,检测其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 mir-145在肝癌细胞(MHCC97、SMMC7721)中的表达比正常肝细胞L02显著降低(0.312±0.025、0.396±0.076、0.954±0.037,P<0.05),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与癌周组织(0.162±0.002、0.972±0.054、0.956±0.018,P<0.05),正常组织及癌周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145在肝癌细胞及肝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与肝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作为肝癌的诊断及预后的指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miR-145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We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miR-145 in human embryonic hepatocytes ( L02 cells),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MHCC97 ,SMMC7721) ,HCC tissues and normal liver. Methods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s of miR-145 in human embryonic hepatocy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 MHCC97,SMMC7721) ,HCC tissues,cancer organizations and normal liver by real-time PCR. Result The expression of miR-145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 lines ( MHCC97,SMMC7721)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human embryonic hepatocytes ( 0. 312 ± 0. 025,0. 396 ± 0. 076,0. 954 ± 0. 037, P < 0. 05), and compared with the cancer organizations and normal liver,the expression of miR-145 in HCC tissues i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0. 162 ±0.002,0. 972 ±0.054,0.956 ±0. 018,P<0. 05).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miR-145 probably involved in HCC pathogenesis and was the indicator of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the HCC.  相似文献   
99.
背景:骨腱结合部组织结构复杂,损伤愈合过程相对缓慢,其愈合过程中的关键在于促进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 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对腱骨结合部愈合进行评估。 方法: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骨膜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中骨-肌腱结点中,对照组不植入骨膜。术后4,8,12周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对比Safranin’O染色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显示骨膜组术后4,8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以从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较对照组迅速,提示早期骨膜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说明骨膜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基质合成,促进新生骨和纤维软骨移行带形成,促进其愈合。同时,组织学检测可以很好地判断腱骨结合部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老年胆管结石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胆管结石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开腹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已得到推广。本科在成功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基础上,对老年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