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血压性脑卒中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脑卒中发病规律和流行病学的特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方法]对收治的1323例高血压性脑卒中病人的发病类型、发病趋势、性别、年龄、发病季节、发病时间、就诊时血压情况及对病人高血压知晓率、服药率、病死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出血性脑卒中高于缺血性脑卒中,男性高于女性(1.33:1),高发季节为冬春季,高发时间段为06:00~10:00。白天高于晚上。就诊时血压升高病人占84.88%,3级高血压占40.74%。病人高血压知晓率为49.58%,服药率为40.21%,病死率为24.79%。[结论]高血压病人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不良因素刺激,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小脑炎的临床特点及应用地塞米松和免疫球蛋白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病毒性小脑炎患儿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16),对照组给予抗病毒、促进脑细胞代谢和功能恢复及对症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和免疫球蛋白,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的时间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小脑炎以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联合应用地塞米松、免疫球蛋白治疗能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总结以假性癫痫发作为表现的儿童癔症临床表现、诊疗及预后.方法 分析32例以假性癫痫发作为表现的癔症患儿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结果 3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四肢或全身抽搐20例、双上肢或双下肢抽搐9例、单肢抽搐3例,均不伴有意识障碍,误诊11例.26例在录像脑电图监测的同时行暗示诱发试验见到诱发发作或自发发作,明确诊断癔症发作28例,癔症合并癫痫4例,对有发作的患儿进一步行心理暗示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 以假性癫痫发作为表现的儿童癔症并不少见,录像脑电图监测并暗示诱发试验对它是一种有效的诱发试验方法.该病预后良好但易于误诊,应引起儿科医师重视.  相似文献   
44.
麻疹是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自麻疹疫苗广泛应用后,麻疹发病率大幅度下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为及时掌握我街道麻疹疫情的情况,提出科学防控措施,对我街道2006年1~12月报告的104例临床诊断病例、11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共计222例麻疹病例,进行疫情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青叶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对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青叶胆Swertia mileensis的干燥全草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青叶胆的干燥全草用50%乙醇提取,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萃取,对氯仿部分采用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氯仿部分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其中8个酮,1,5,8-三羟基-3-甲氧基酮(1),1-羟基-2,3,5,7- 四甲氧基酮(2),1-羟基-3,5,8-三甲氧基酮(3),1-羟基-2,3,4,6-四甲氧基酮(4),1-羟基-2,3,4,7-四甲氧基酮(5),1,8-二羟基3,5-二甲氧基酮(6),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酮(7),1,3,5,8-四羟基酮(8),1个木脂素,balanophonin(9),3个三萜,齐墩果酸(10),山楂酸(11),苏门树脂酸(12)。结论:化合物1,3,7~9,11,12为首次从青叶胆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LT)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动脉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表达与活性的影响。方法复制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分析主动脉MLCK蛋白表达,γ-32P-ATP参入法检测MLCK活性。结果成功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高脂喂食12wk,兔主动脉MLCK蛋白表达水平增加,活性上升,经MLT治疗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MLCK蛋白表达下降,活性下降。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MLCK蛋白表达与活性升高有关,MLT能降低动脉MLCK蛋白表达和活性。  相似文献   
47.
用对乙氧基苯胺和间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分别拟得5′-乙氧基-4-[2-(4-吗啉基)乙氧基]螺[环己烷-1,3′-二氢吲哚]-2′-酮和4-叔丁氨甲酰基-2-甲氧基苯磺酰氯,二者缩合制得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SR-121463.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总结PIGG突变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精神发育迟缓的基因型-表型的关联并文献复习,为常染色体隐性精神发育迟缓53型(MRT53)的理解和早期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例13月龄男性患儿,因"间断抽搐9个月,发育迟缓7个月"就诊.就诊时握持反射较弱,不能竖头、翻身、站立,认人差.结果 Gesell发育量表评估为中-重度...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为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579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组临床表现、腹部B超检查情况与化脓组和坏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化脓组与坏疽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转移性疼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体温、白细胞总数等是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诊断准确率偏低。年龄≤3岁、转移性疼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体温〈37.5℃、白细胞总数〈10×10~9/L等是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