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13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许川  徐敏  梁艳芳  熊薇 《现代预防医学》2015,(12):2266-2268
摘要: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院感染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与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湖北省75所医院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结果 共调查63 320名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为3.02%。患者性别、年龄、手术、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泌尿道插管、气管切开、血液透析都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46.66%),其次是上呼吸道(12.87%),泌尿道(11.31%)和表浅切口感染6.19%。医院感染最常见的分离菌株是铜绿假单胞菌(16.22%)、大肠埃希菌(14.43%)、金黄色葡萄球菌(10.85%)、肺炎克雷伯菌(10.74%)、鲍曼不动杆菌(9.51%)。结论 侵入性诊疗操作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因素的目标性监测。另外,为及时发现医院感染,应重视患者微生物标本的送检。  相似文献   
72.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艳芳 《广州医药》2005,36(1):25-26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与卒中类型的关系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及HAMD抑郁量表筛查后统计发生率,观察氟西汀(百优解)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效果。结果原发生率为31.2%: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与卒中类型无关。帕罗西汀可显著改善或治愈脑卒中后抑郁,总有效率为61.2%。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高,帕罗西汀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初步探讨纳米碳酸钙亚慢性染毒对大鼠肺毒性作用.方法 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低(0.8 mg/InL)、中(4.0 mg/mL)、高(20.0 mg/mL)剂量纳米碳酸钙组,用气管注入法进行染毒,每周染毒1次,连续5周.分别对肺泡灌洗液中乳酸脱氢酶(LDH)、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含量和肺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肺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高剂量组与对照组LDH含量分别为(1 427.808±577.792)和(733.151±463.907)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高、中剂量组ACP含量分别为(42.605±17.778)和(39.868±11.233)U/L,均高于对照组(15.397±10.234)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肺泡灌洗液中AKP含量以及各剂量组肺组织中SOD和MD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发现染毒组大鼠支气管和肺泡均有不同程度损伤,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间质纤维细胞增生等.结论 纳米碳酸钙具有一定的肺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4.
高频电刀、电凝器输出功率对病人术中止血效果、组织损伤及病人相关因素存在影响.因此对手术病人使用的高频电刀、电凝器输出功率与止血效果、减轻组织损伤及病人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不同手术部位及组织使用高频电刀、电凝器的输出功率有其相应最佳参数阈值,可指导手术室护士操作高频电刀、电凝器时有据可循,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准确操作输出功率参数,能使术中既可有效止血,缩短手术时间,又可减轻组织的损伤,利于切口愈合,缩短疗程.这样使高频电刀、电凝器应用更科学,更精确,更高效.若运用到手术配合的每一个环节,可降低术中的出血率及组织损伤率,保证手术治疗安全有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5.
我院自2003年4月26日~5月27日共收治118例患者,通过科学消毒,严格隔离,未出现一例医院感染病例(包括医护、在院患者及陪护人员),说明了SARS造成的医院感染是可以控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6.
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PICC穿刺部位对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1780例PICC按穿刺部位分为A组(穿刺点位于腕关节上4横指至肘窝下2横指处)共625例、B组(穿刺点位于肘窝下2横指处)共1102例、C组(穿刺点位于肘窝上4横指处)共53例,回顾性分析各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A、B、C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2%、6.99%、3.77%,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组的发生率稍低。结论PICC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很多,涉及到置管时的操作、置管前后的护理等等,肘窝下2横指处的静脉可能不宜作为PICC穿刺的首选部位。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降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价值。方法 于2018年1至12月将PDCA循环管理方法用于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管理,对2017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手术中发生的77例术中压力性损伤进行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实施,比较开展PDCA活动前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 开展PDCA活动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284%降至活动后0.113%,改善幅度达到151%。结论 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可显著降低术中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78.
目的了解湖北省二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评价指标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5-6月采用现场查看及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湖北省45所二级医疗机构新生儿病房设置、人员管理、手卫生管理、消毒隔离状况、医疗废物管理等医院感染过程指标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综合医院普通病室的设置达标率为88.00%(22/25)高于专科医院40.00%(8/20)(P=0.001);综合医院隔离病室的设置达标率为92.00%(23/25)高于专科医院35.00%(7/20)(P0.001),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室达标率为76.00%(19/25)高于专科医院30.00%(6/20)(P=0.002)。综合医院病房入口处设置洗手设施及放置速干手消毒剂、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清洁消毒及湿化瓶、吸痰瓶每日更换清洁消毒达标率分别为72.00%(18/25)和84.00%(21/25)、96.00%(24/25)及84.00%(21/25)均高于专科医院(P0.05);其余指标达标率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调查的五大体系过程指标中,二级医疗机构综合医院总体指标达标率高于专科医院,部分指标两者无差异,但达标率均较低,对二级医疗机构尤其是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同时,可将五大体系过程指标进行筛选,从而更好地运用于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医院感染管理评价体系中。  相似文献   
79.
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化疗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在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8例需经下肢化疗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7例采用经下肢外周静脉穿刺至股静脉置管的方法给药,对照组21例采用头皮针或浅静脉留置针的方法给药。比较2组患者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下肢化疗的患者建议予股静脉置管,以降低化疗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剂量对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的疗效及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患者90例,根据放射剂量分为高剂量组(46例)和低剂量组(44例),高剂量组给予50~75 Gy放射剂量,低剂量组给予45~49 Gy放射剂量,随访两组转移情况及生存率,检测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比例。结果:高剂量组随访期间淋巴转移和纵膈转移发生率为10.87%和8.70%,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的29.55%和25.00%(均P0.05),但两组骨转移和脑转移发生率(6.52%vs.11.36%;4.35%vs.9.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剂量组治疗后1周CD4+、NK细胞和B细胞明显低于低剂量组,而CD8+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均P0.05);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治疗后1、3个月CD4+、CD8+、NK细胞和B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3.00%、77.30%,低剂量组分别为95.20%、83.00%、30.80%,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未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残余癌应用50~75 Gy放射剂量效果较好,能减少术后转移,提高患者生存率,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有一定程度影响,但可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