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1.
目的 系统评价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共享决策体验,为更好辅助患者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sycINFO、PubMed、Embase、CINAHL和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共享决策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6月.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出院计划相关文献进行范围审查,以明确国内外出院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指标、评价时机,及指标对应的评价工具,探索国内外出院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指标的差异性。方法 聚焦出院计划评价指标,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指南、政府网站,提取汇总内容包括:研究主题、研究类型、作者/机构、年份、国家、评价指标、适用对象、评价时机、指标收集方法和指标对应的评价工具。检索时间为2020年2月24日,检索近10年文献。 结果 以利益相关者为分类依据,将出院计划实施质量评价指标分为患者相关、医疗机构相关、照护者相关3大类,共纳入167篇文献,共计26项指标。其中患者相关评价指标12项,出现频率最高的前5项为再入院率、满意度、生活质量、自我照护能力、病死率;医疗机构相关评价指标9项,出现频率最高的前3项为住院时长、门/急诊就诊次数、医疗服务费用;照护者相关评价指标5项,最常见的指标为照护者满意度。国内外出院计划实施质量排名前10的指标中再入院率、生活质量、自我照护能力、门/急诊就诊次数、日常生活活动能力5项指标在国内外文献中出现的频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建议医疗卫生机构在监测患者结局指标的基础上,兼顾医疗机构及照护者相关指标的监测,同时统一核心评价指标及对应测量工具,遴选敏感性评价指标,逐步开发可依靠信息系统自动提取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浅析各种综合康复治疗在周围性面瘫中的应用现状,为临床上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对现存的问题及其今后的研究提出己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系统综述国内外住院患者出院计划实践工具相关研究及指南、政府文件。 方法 聚焦出院计划实践工具,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和相关指南、政府网站,各类工具提取的信息包括:作者/发布机构、年份、国家/地区、工具名称、适用对象、工具内容简介和使用时机。 结果 沿患者入院至出院时间轴,将出院计划实践工具分为入院时-评估、住院期间-实施、出院前24 h-核查、出院时-转介和出院后-随访5个类别、共29个促进出院计划顺利实施的工具。 结论 建议卫生保健人员在综合和了解国外出院计划实践工具的基础上,制订和发展适合本国国情和医疗环境的出院计划实践工具,以标准化的工具有效推进出院计划的实施,优化患者结局,提升患者医疗护理服务的延续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基于乌因斯坦模式的心肺复苏注册数据库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研发小组,基于指南结合我院临床实际情况构建心肺复苏注册数据库,详细阐述该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功能模块、数据录入方法与质量控制措施等。比较数据库应用前后数据填报质量和心搏骤停患者自主循环恢复情况,统计数据库应用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应用该系统后,数据填报漏报率从41.77%下降至27.42%;5项核心数据包括心搏骤停病因、首次监测心律情况(是否为可除颤心律)、第一次除颤时间、是否恢复自主循环、心肺复苏终止时间记录缺失率均显著低于数据库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对数据库的总体满意程度达到80%以上。结论 :基于乌因斯坦模式构建的心肺复苏注册数据库可降低心搏骤停患者数据填报漏报率与核心数据记录缺失率,提高数据填报质量,对于建立全国统一的心搏骤停登记数据库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