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直肠是结直肠发生恶性肿瘤最常见的部位,低位直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恶性肿瘤邻近肛门、位于盆腔底部,保留肛门正常排便和控便及性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需要考虑加入治疗的范畴。随着多学科讨论模式的发展及手术方式的革新,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但手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仍然是其关键。针对不同的患者,合理选择既安全、有效又能很好地保护肛门正常排便和控便及性功能的手术方式,是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李连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79-3280
护理观察是临床护士的主要职责之一[1]。随着医院的发展,临床进入大批的年轻合同护士,由于经验不足,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不够扎实等原因,致使在护理观察中出现各方面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年轻护士加强风险意识教育,规范其护理行为,强化基本功训练等对策,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
摘要 目的 探讨医疗机构病患每天使用氯己定洗浴(daily chlorhexidine bathing,CHB)对预防导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作用。方法 采取荟萃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探讨住院患者每天使用氯己定(又称洗必泰)洗浴与获得性尿路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检索PubMed,Blackwell,EMBASE和Cochran数据库,筛选截止2015年7月31日前发表的文章获得入选文献。根据异质性检验结果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HB在预防获得性CA-UTI中的作用。用Egger法估计出版偏倚。采用GRADE法评价各项研究证据等级。结果 共有10篇研究论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处理组病例住院日74 831天,对照组住院日82 388天。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显示,CHB不能显著降低住院患者CA-UTI的发生,但在综合性ICU中可显著降低CAUTI的发病风险。结论 CHB并不能显著降低住院患者获得性CAUTI的发生。  相似文献   
24.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快速识别与早期预防术后谵妄对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文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概述、分型、危险因素、快速筛查工具的选择以及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调查某院重症监护科发生的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方法 采取回顾病程记录、实验室检查和前瞻性调查的方法,对2015年8月6日~27日该院重症监护科发生的5例下呼吸道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疑似污染环境和物品进行微生物采样,对细菌培养结果进行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5例患者痰培养分离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除对替加环素敏感和左氧氟沙星中介外,其他均耐药.5例患者2例经治疗好转出院,3例死亡.共采集环境物表标本84份,其中从监护导联线和保洁工人手分离到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经采取感染防控综合措施后,控制了疫情的蔓延.结论 此次重症监护科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暴发可能与保洁工人手和/或监护导联线污染相关.  相似文献   
26.
于桂杰  傅国强  李富荣  李连红  郭丰  贺坤  王剑 《上海医学》2012,35(12):1050-1051
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病率占乳房疾病的4.1%~5.5%[1],临床表现为乳头溢液、乳晕下肿快、乳晕旁脓肿及瘘管形成[2-3],偶见红肿自行破溃,创面大且经久不愈。在手术过程中,尤其在进行强刺激操作时,要求患者绝对镇痛、无体动、术毕即醒且麻醉可控性好。随着手术量的  相似文献   
27.
目的观察地佐辛术后镇痛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结直肠癌手术合适的术后镇痛药物。方法 60例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地佐辛组,均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术后均采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组术毕前10 min分别静脉注射吗啡0.1 mg/kg(对照组)和地佐辛0.1 mg/kg(地佐辛组),麻醉清醒后连接PICA泵,泵注药物分别为吗啡1mg/kg(对照组)和地佐辛0.8mg/kg(地佐辛组)+氟哌利多5mg,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12h、24h和48hC-反应蛋白(CRP)和淋巴细胞亚群含量。结果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CRP均有明显升高(P<0.05,P<0.01)。术后各时点地佐辛组CR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术后各时点CD3+、CD4+、CD4+/CD8+均明显下降(P<0.05),NK细胞术后12 h时点明显降低(P<0.05),地佐辛组术后12h时点CD3+、CD4+、CD4+/CD8+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点地佐辛组CD3+、CD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时点地佐辛组CD4+/CD8+和NK细胞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佐辛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镇痛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免疫抑制,有利于减少患者癌细胞的扩散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后镇痛的疗效及对术后排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LC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无镇痛;镇痛泵组采用术后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留针组应用电针刺激仪镇痛,术前穴取日月、气冲、阳陵泉,平刺穴位置入针灸针,用无菌贴膜固定留置,于术后8、20h给予电针刺激,疏密波型,频率2Hz/100Hz,均持续30min。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2、4、8、12、24、36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术后2、4、8、12、24h各时点留针组与镇痛泵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留针组在以上各时点的镇痛效果优于镇痛泵组(均P0.05);留针组没有不良反应发生,而镇痛泵组出现嗜睡3例、恶心6例、呕吐3例,对照组出现恶心2例、呕吐1例;留针组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其他两组[(14.77±4.99)h vs(18.50±4.22)h,P0.01;(14.77±4.99)h vs(18.17±4.69)h,P0.05]。结论:长留针电刺激法用于LC术后镇痛安全、有效,避免了术后应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促进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29.
目前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置管法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置管。由于这些进路有着较高的置管成功率 ,因此经这些径路置管所造成的困难和危险性常被操作者所容忍。而经颈外静脉置管过去由于不能保证较高的成功率 ,一直不能作为中心静脉置管首选方法[1] 。尽管以“J”型引导钢丝代替直型引导钢丝后 ,颈外静脉置管成功率较前提高了许多[2 ] ,但与上述三种常用方法比较仍相对较低 ,按其方法操作并不容易掌握。我们在行经颈外静脉置管时 ,通过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行手法调整 ,即在送入导管的同时施以旋转力 ,取得了很高的成功率。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30.
鞠洪杰  刘卫  史铁英  李连红 《全科护理》2020,18(14):1790-1792
总结1例老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病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裂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强调应做好普及性预防,加强对病人围术期的护理与管理,以利于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