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有不少学者致力于研究人IgE体外合成的调节,但体外合成的IgE量仅为pg水平,通常只能采用RIA法测量。本文报道将生物素—亲和素系统与ELISA结合,建立了一种测定人IgE的高灵敏度ELISA技术,可取代RIA法。  相似文献   
22.
为提高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对检测抗原或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参照国外文献和自己设计的工艺,以活化生物素为原料,通过二步反应制得活化长臂生物素。其化学特性基本符合文献报道。用其标记羊抗兔Ig并与常用的活化生物素(短臂)作对比,结果表明在ABC-ELISA中,使用长臂生物素作标记物,可使特异性显色明显增强,标记的抗体稀释度可提高4~8倍,有助于降低BAS试剂本身的非特异性,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相似文献   
23.
<正> 早些年前,学者们发现给动物喂食大量卵白蛋白可引起维生素 H(即生物素,biotin)缺乏症,此后证明其原因是卵白蛋白中存在一种对生物素有异常强亲和力的碱性糖蛋白,称之为 avidin,译名有抗生物素蛋白、卵白素和亲和素等。前二者易与抗体或卵白蛋白混淆,本文采用亲和素。自七十年代中期起,亲和素与生物素之  相似文献   
24.
目的全面了解独行千里的鉴别研究、化学成分研究、药理研究、临床应用及制剂开发应用等进展情况。方法通过检索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独行千里的研究报道,并对其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独行千里在治疗骨伤、胃肠道等疾病方面民间有广泛运用,疗效确切,且已研制出相关制剂,但在揭示药效机理和物质基础等方面研究欠缺,在安全性研究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5.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与 ELISA 技术结合,产生了一种新型 ELISA 测试法,即 ABC—ELISAE。我们采用自制全套BAS 试剂进行 ABC—ELISA 试验,检测可溶性抗原的抗体,其灵敏度可达常规 ELISA  相似文献   
26.
免疫毒素是指与植物毒素或细菌毒素共价结合的细胞结合性抗体或抗原。所用的毒素可以是整个分子或具有毒性的多肽组分。常用的是蓖麻蛋白,它有一条毒性多肽链(A链),与一条细胞结合性多肽链(B链)相接。B链是一种凝集素,可与细胞表面含半乳糖的糖蛋白或糖脂结合。A链可通过某种尚未充分了解的机理接近细胞浆。不少结合性物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索自拟中药方剂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补肾养血壮骨汤对X线摄片确诊的诸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477例进行治疗。结果:补肾养血壮骨汤在改善临床症状和疗程短见效快方面,达到100%。结论:自拟补肾养血壮骨汤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疗效确切。尤以减轻腰腿痛程度和改善患者肢体活动度方面比较明显,且疗程短(仅需6天)。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8.
由于纯多糖(PS)抗原不能有效地粘附于固相介质,其重演性也差,因而不能采用BLISA检测相应的抗体.作者以亲和素包盖微量滴定板,利用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的高度亲和性,将生物素化的PS牢牢结合于微量  相似文献   
29.
本法可用于测定正常人和急性髓样白血病患者血清中的溶菌酶,步骤如下:用抗溶菌酶抗体(15μg/ml)包被微孔板,置4℃过夜后洗涤。加样品(100μl),置37℃1小时。经洗涤后加生物素化抗溶菌酶抗体(100μl,1:500),同法温育并洗涤。加酶标亲和素(1mg/ml 原液经1:2000稀释,每孔加100μl),置室温10分钟。洗涤,加底物,置室温10分钟终止反应。若采用快速法,加样品、生物素化抗体、酶标亲和素及底物后的温育时间应分别缩短为20分钟、20分钟、5分钟和5分钟。同时以竞争性亲和素-生物素-免疫酶测定法作对比。竞争  相似文献   
30.
分别以~(125)碘化抗 Thy 1 抗体及~(125)碘化 DNP-BSA 与小鼠淋巴结细胞相反应,然后进行放射自显影,从而初步建立了检测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的两种方法。用免疫放射自显术测得的淋巴结 Thy 1 阳性细胞比率,无论是在尼龙纤维分离前还是在分离后,均与依赖补体的细胞毒试验结果一致。用~(125)碘化 DNP-BSA 作示踪剂,可清晰地显示表面具有 DNP受体的淋巴细胞的存在。小鼠肠系膜淋巴结 DNP 受体阳性细胞率约为25/1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