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研究脑卒中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探讨降低感染率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970例脑卒中留置尿管患者,按性别、年龄、有无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长短、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分组。所有病人均实行相同常规护理。结果:女性、年老、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的长易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抗生素的预防应用不能降低感染的发生。结论:性别、年龄、并糖尿病、住院时间是脑卒中留置尿管病人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 To construct β-NGF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and evaluate the biological effects of β-NGF on the growth of chick embryo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axons in vitro. Methods Delivery systems releasing β-NGF at 50/μL, 100/μg/L and 250 μg/L concentration were constr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ose response effects of NGF in the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DRG were co-cultured with of β-NGF at above concentrations while using DRG basic culture as control. Axonal growth was observed. DRG were also cocultured with the components in the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to detect the effects on growth of DRG axons. The experiment was divided into 5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1 control group: control group, DRG+ fibrin; Group A,DRG+ fibrin+ peptide + heparin + 100 μg/L β-NGF; Group B, DRG + fibrin + heparin + 100/μg/L β-NGF;Group C, DRG + fibrin + peptide + 100 μg/L β-NGF; Group D, DRG + fibrin + 100 μg/L β-NGF; Group E,DRG + fibrin + peptide + heparin. Results The growth of DRG axons in 50 μg/L, 100μg/L and 250/μg/Lconcentration of β-NGF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was 1.31 ( P > 0. 05), 3.78 ( P < 0. 01 ) and 3.05 ( P <0.01) folds of the control respectively. The growth of DRG axons in 100 μg/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comparing to that in 250 μg/L group. The growth of DRG axons in Groups A, B, C, D and E was 3.75, 1.15,1.12, 1.10 and 1.09 folds of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 was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Group A and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01 ). Conclusion β-NGF released from the β-NGF controlled delivery system was bioactive. It could promote the growth of DRG axons.  相似文献   
63.
目的讨论颅脑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新进展。方法分析该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通过两例典型的病例进行讨论。结果手术全切除59例,占92%,部分切除5例,占8%。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烟雾病诊断中的价值以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烟雾病患者的MS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影像学资料。结果MSCTA可清晰显示狭窄、闭塞以及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容积重建有利于显示病变血管与周围结构的空间关系,综合最大密度投影法重建和多曲面重建图像分析可清晰显示异常增多的脑血管,即烟雾状血管。MSCT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6.2%(53/80);DSA对狭窄及闭塞血管的检出率为67.5%(54/8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CTA对颅底异常血管网的显示及分布情况与DSA大致相似。结论MSCTA诊断烟雾病的灵敏度高,是早期诊断烟雾病的重要依据,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烟雾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5.
最近,Okada M等人报道,全世界每年因结核病死亡人数超过200万,新发病例超过880万。据WHO统计,全球80%的肺结核病例发生在中国、菲律宾等22个西太平洋国家。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结核  相似文献   
66.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2岁,因“脑室-腹腔分流术后3年,发现腹部异物半天”步行入院,CT提示:脑室系统扩张,见分流管脑室端位于右侧脑室内。腹部X线:可见分流管位于腹部。查体:精神亢奋,对答错误,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差,腹平软,无肌紧张,无压痛以及反跳痛,分流管路径体表皮肤无红肿、破溃,右下腹可见一约6cm陈旧性手术疤痕,脐下正中约3cm处可见一皮肤潮红窦道,长约3cm,分流管从窦道穿出,压迫分流泵,分流管腹腔端可见清亮脑脊液流出(见附图)。  相似文献   
67.
立体定向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33例和2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术后偏瘫开始恢复时间分别为12±3.2天、18±4.5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肺部感染(P>0.05)、上消化道出血(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预后(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P<0.05).结论 与小骨窗开颅术相比,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具有创伤小、偏瘫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3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1例视力明显下降4d后确诊,全身和局部用阿昔洛韦抗病毒;复方托品酰胺散瞳,甲基强的松龙点眼,口服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抗炎;静点葛根素、口服丹参滴丸、怡开等维持视网膜循环通畅;口服弥可保、肌苷、维康福、维生素C、E支持营养视网膜;经过2周治疗最佳校正视力由原来2尺指数恢复到0.4,经过9个月治愈,再过1年多复查,仅遗留少许玻璃体浑浊和周边视网膜色素沉着,最佳校正视力恢复到0.8。另1例视力明显下降1个月被确诊,给以利巴韦林抗病毒,复方托品酰胺散瞳,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术,术前视力0.3,术后1周出院,见视网膜在位,视力0.1,半年后复查视力仍未提高。再1例视力明显下降1周被确诊,当时视力0.1,给以阿昔洛韦抗病毒,复方托品酰胺散瞳,口服强的松和阿司匹林抗炎,因为发现周边视网膜裂孔,进行视网膜光凝术,治疗2周后出院,视力0.2。结论 及时诊断,积极治疗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治愈、获得优良视功能的关键。我们的治疗提示:综合运用有效抗病毒、疏通视网膜循环、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激素、支持营养视网膜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慎重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光凝术,掌握好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69.
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以下称非典)人们心理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恐惧与不安.为了解抗击非典时期医院青年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制定预防心理疾病的措施,我们对某院98名青年医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类休闲公共场所激增,由于此类场所存在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所以公共场所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规范吉林地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保证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于2003年6月我们对吉林地区的部分公共场所进行了监督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