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5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 比较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与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治疗失败后HIV/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差异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经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半年以上且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患者信息,通过单因素检验确定与AZT或TDF耐药相关变量,再通过多重对应分析获得变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使用含AZT或TDF治疗方案患者576例,常见的耐药突变有M184V/I、D67N、K70R/E/Q、K65R及T69N,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含此两种药物方案治疗情况下患者年龄(χ2=3.503,P=0.320)及感染途径(χ2=3.122,P=0.210)无相关性,突变位点(χ2=104.438,P=0.000)、病毒载量(χ2=17.284,P=0.000)、CD4+T淋巴细胞(χ2=33.338,P=0.000)、性别(χ2=8.904,P=0.003)及治疗时长(χ2=40.081,P=0.000)相关;感染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突变方式为AZT与患者治疗时长大于2年(>25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有关,TDF治疗方案则与患者在治疗时长为2年(0~24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以及K65R表现出聚集性。 结论 多重对应分析极其适用于HIV耐药人口学及突变的研究;M184V/I与D67N及K70R/E/Q出现相关性,与含TDF方案相比,NRTIs常见突变多以含AZT方案引起,T69N与AZT耐药出现低病毒载量有关,长期使用含AZT方案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因型耐药,含TDF治疗方案中早期应积极监测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23.
目的对352例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抗生素应用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探讨妇产科Ⅱ类切口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使用存在的问题,以利减少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方法采用上海市东方医院病案室纸质病历管理系统,以"切口手术"为检索词,随机抽取上海市东方医院2014年8月至2016年1月妇产科住院病例400例,其中352例为Ⅱ类切口,对352例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年龄、性别、临床诊断、手术名称、手术时间、用药特征、用药时间、抗生素名称、以及联合用药、术后有无相关感染情况等)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在352例妇产科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中,其中抗生素预防性用药352例(100%),联合使用两种抗生素10例(2.8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第1代头孢菌素(头孢唑啉)、第2代头孢菌素(头孢替安)、林可酰胺类(克林霉素)。围手术期平均用药3 d。结论上海市东方医院妇产科围手术期Ⅱ类切口预防应用抗生素较规范,存在不规范的情况:无指征延长用药、需加强抗菌素应用规范的管理,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4.
本实验采用3H-TdR掺入,放射自显影方法观察大20Gy全身照射后8天内10个时间点的肠隐窝细胞增殖活动变化,应用WR-2721照前预防观察对肠型放射病时隐窝增殖细胞的辐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照射后隐窝增殖细胞立即抑制,隐窝内增殖细胞数量和增殖能力急剧下降。照后9小时增殖细胞的DNA合成略有恢复,分裂细胞在照后13小时才开始出现。照前应用WR-2721预防动物,隐窝细胞损伤较轻,增殖活动有一定改善,细胞分裂和DNA合成增多,隐窝细胞数量增多,照射后2.5~3天有少数再生肠腺形成。  相似文献   
25.
26.
27.
随着HAART的广泛应用和治疗时间的延长,HIV耐药情况日趋严重.HIV耐药毒株的出现降低了HAART的效果,甚至造成了耐药传播,耐药检测就成为抗病毒过程中重要的监测手段.目前HIV基因型耐药检测已正式应用于临床管理.此文对目前使用的HIV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原理及分类进行阐述,同时对我国抗HIV一线药物发生耐药后,其耐药检测基因突变位点和耐药结果在临床用药中的指导意义,以及处于不同感染期、特殊人群的HIV/AIDS患者耐药检测指征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调查云南省64株HIV-1独特型重组毒株的重组特征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样本库HIV-1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血浆样本,采样集时患者抗病毒治疗时间持续大于半年,同时收集其人口学信息,运用RT-PCR方法扩增gag-pol区半分子基因序列,使用RIP和jpHMM软件进行重组分析,采用MEGA6.06软件共同构建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对该毒株的同源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64例独特型重组毒株主要以男性为主,感染途径以异性性传播和静脉药瘾为主,样本来源于云南省11个州市,主要来自于昆明、红河、德宏、临沧、大理和保山。64例独特型重组毒株主要有4类重组模式,分别是B/C重组、01_AE/B/C重组、01_AE/B重组和01_AE/C重组,分别占到70.31%、18.75%、7.81%和3.13%,其中4种不同类型的重组模式在不同年龄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4株毒株在系统进化树上分别形成不同的进化簇。结论 云南省近年来重组毒株占比逐年增加,其重组的类型和模式比较复杂,对疾病的防控带来较大的困难,这提示应密切监测重组毒株流行趋势变化,同时加强对这一特殊人群的管理,以减少独特型重组毒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构建昆明市HIV-1感染者的分子传播网络并分析其网络特征,识别主要传播亚型、传播方式和重点高危人群,为本市艾滋病防控采取重点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9—2020年云南省传染病医院接受治疗的昆明市HIV-1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整理其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RT-nested-PCR扩增HIV-1pol区基因,contig Express 6.0对序列进行剪切、拼接和校对,Bio Edit 7.0比对剪切序列,HIV-1 BLAST在线工具亚型分型和MEGAX进行亚型验证,使用Hy Phy软件计算pol区基因序列之间的成对基因距离,Graph Pad-Prism8.0确定最佳阈值,导入Cytoscope3.7.2进行HIV-1分子网络可视化展示并进行网络特征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获得505条pol区基因序列,确定最佳阈值为0.013后,共有232条序列进入网络,入网率为45.94%。不同亚型、不同病毒载量、不同地区和不同耐药情况的入网构成比存在显著性差异。网络成簇总连接度为552,总的节点中位连接度M(P25,P75)=2.0(1...  相似文献   
30.
目的 了解云南省昆明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1,HIV-1)的亚型分布特征及其pol结构基因的变异特征.方法 随机抽取2015-2019年昆明市抗病毒治疗半年以上的样本390例,收集其流行病学信息,血浆提纯HIV-1 R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