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95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电离辐射诱导pEgr-hPTEN 表达增强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辐射诱导表达载体pEgr-hPTEN体外稳定转染联合X射线照射对恶性胶质瘤细胞SHG-44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方法:以脂质体介导携有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的表达载体pEgr-hPTEN转染人胶质瘤SHG-44细胞,筛选稳定转染细胞克隆并扩增培养,以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TEN基因的辐射诱导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及生长曲线测定稳定转染联合0~10 Gy X射线照射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结果:SHG-44-hPTEN稳定转染细胞PTEN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可被辐射诱导增强,5 Gy以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稳定转染联合辐射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恶性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照射后第8天稳定转染不同剂量组细胞数仅为稳定转染0 Gy假照组的30.0%~50.0%和未转染0 Gy假照组的7.7%~13.0%;稳定转染不同剂量照射组早期凋亡细胞百分数分别为稳定转染0 Gy假照组的1.5~2.3倍、未转染照射组的1.9~4.4倍及未转染0 Gy假照组的3.4~5.1倍。 结论:体外基因-放射联合作用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多,具有显著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2.
目的:克隆小鼠干扰素γ(IFN-γ)编码区cDNA序列并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方法: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法,以小鼠脾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全长IFNγcDNA,与pGEMT载体连接做全自动测序,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结果:经测序证实获得的小鼠IFNγ cDNA序列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并构建了含Egr-1启动子的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IFNγ的cDNA序列,构建了辐射诱导表达质粒pIRESEgr-IFNγ。  相似文献   
83.
目的 评价IFN-γ和内皮抑素(endostatin)双基因-放射治疗在小鼠转移性乳腺癌中的抑瘤效应,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包裹pEgr-IFN-γ和 pEgr-endostatin质粒转染小鼠乳腺腺癌4T1 细胞,并用X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2~20 Gy。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IFN-γ和内皮抑素的浓度。小鼠下肢注4T1肿瘤细胞1×105个,荷瘤小鼠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空质粒组,基因治疗组、放射治疗组及基因-放射治疗组,观察小鼠肿瘤生长及肺转移情况,计算肿瘤生长率、肿瘤/体重比及荷瘤小鼠生存率, 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 CTL 和 NK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内部的微血管密度。结果 辐射显著增强了4T1 细胞分泌IFN-γ和内皮抑素的浓度。小鼠接受基因-放射治疗与单独接受基因治疗或者接受放射治疗相比,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同时生存率明显提高(t=8.724,P<0.05)。双基因联合放射治疗组小鼠脾中CTL 和 NK 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及腹腔巨噬细胞的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2.120、22.140和5.289,P<0.05),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t=13.294,P<0.05)。结论 IFN-γ和内皮抑素的基因-放射治疗增强了小鼠转移性乳腺癌的抑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IFN-γ激活 CTL 和 NK 细胞活性及内皮抑素引起肿瘤血管生成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84.
85.
低剂量全身照射抑制小鼠癌细胞播散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鼠受50,75,100和150mGyX射线全身照射后24小时经球后静脉注入Lewis肺癌或B16黑色素瘤细胞。注后14天以计数肺肿瘤结节数为指标,发现受照小鼠癌细胞播散明显低于假照射对照小鼠。Lewis肺癌细胞注入前24小时接受75mGy全身照射小鼠与注入相同癌细胞数的假照射小鼠比较,发现照后2~6天脾脏NK细胞活性和IL-2分泌均增高。提示低剂量辐射可能通过增强免疫反应抑制癌细胞播散。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低剂量辐射(LDR)对荷瘤机体巨噬细胞(Mφ)内白细胞介素I(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m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57)BL/6J小鼠右后肢腓肠肌内接种Lewis肺癌细胞做为实验动物模型,在荷瘤后10d给予75mGyX射线全身照射,照射后18h冲洗腹腔,用贴壁法分离MФ,应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Ф内IL—1β和TNFa的mRNA转录水平,结果用病理图像密度扫描仪测定的平均密度值(MA)表示。结果:照射组小鼠的MФ内阳性颗粒数明显增多,染色加深;照射组IL—1β和TNFα阳性颗粒的MA值分别为:0.285士0.005、0.272士0·012,假照组分别为:0.216土0.015、0.204士0.005,二者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LDR可明显增高荷瘤小鼠MФ的IL—1β和TNFαmRNA转录水平,促进二者的直接抑瘤和免疫调节效应,从而增强了荷瘤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7.
<正> 我室于1982年冬季再次检查了广东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部分居民的免疫功能。本次共检查168人,高本底地区(阳江县)居民83人,对照地区(恩平县)居民85人。其中青年组(16~25岁)和中年组(45~55岁)各半。复查了前次主要指标: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ANAE法);在PHA刺激下淋巴细胞~3H—  相似文献   
88.
从大鼠睾丸组织学变化看人参三醇组甙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大鼠受5Gy X线全身照射腹腔注入人参三醇组甙后14天,观察单纯照射组、人参三醇组甙照射组、人参三醇组甙组和正常对照组睾丸组织学变化,发现人参三醇组甙照射组未出现单纯照射组睾丸组织的异常变化,证明人参三醇组甙可保护睾丸生殖和内分泌功能,或促进其辐射损伤的恢复过程。本文还简要的分析了人参三醇组甙辐射防护作用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89.
90.
氚是一种主要的环境性核素,以氚水的形式存在于环境中,食入时均匀的分布于体液内并引起全身照射。作者为制定辐射允许标准提供依据,研究了氚慢性全身照射对不同发育时期大鼠的生物学效应。采用36只未孕 Sprague-Dawley 雌性大鼠与同种雄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