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6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医药卫生   329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73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08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69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摘 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注射液+小脑电刺激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1d。评估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双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双侧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搏动指数、脑循环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C组的72.5%(P<0.05)。3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3组治疗后Vp、Vm 均较前明显升高,DVp、DVm及血管搏动指数较前明显下降,脑循环储备功能明显改善(P<0.05);A、B组各项参数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循环功能仪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纠正脑循环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122.
考证了二甘汤的源流,介绍了郑启仲教授运用二甘汤治疗汗证、儿童多发性抽动症、厌食症、过敏性紫癜的经验,探讨了二甘汤的组方奥妙、证治规律,揭示其谨守气阴两伤、虚热内扰、正虚邪恋的病机,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附典型验案4则,以资验证。  相似文献   
123.
杜亚朋  王美  李璐遥  周坤  白亚军  李杨  王四旺  王梅  赵晔  郑晓晖 《中草药》2021,52(16):5039-505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具有丰富生物活性的重要中药成分,其在炮制过程中常常发生分解与转化,可能影响饮片质量、中药药性与药效。为掌握并合理控制含有该类成分中药炮制过程中影响药性与药效的因素,制定科学的炮制工艺,有效利用炮制环节的生物转化,通过本草考证和检索国内外研究文献,基于环烯醚萜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以及分布分析,总结影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稳定性因素,梳理炮制前后含有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药药性与药效的变化,发现当pH值小于3、温度高于45℃、相对湿度高于45%、未灭活的酶存在和药材含水量较高时均会促使环烯醚萜类成分分解、转化,含该类成分的中药炮制后药性由寒转温,作用由清转补,此改变的物质基础与炮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分解与转化密切相关。因此,在炒制、炙、蒸煮过程中应以临床用药目的为依据合理控制上述影响因素,以达到增效目的,保证中药质量、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24.
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症及腰椎间盘脱出症。二者并存的病人近年来由诊断技术的提高,特别是CT、MRI的应用。诊断为此病者日多。我院自1993年以来共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合关腰椎间盘脱出症69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5.
目的探讨围生期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的1 240例孕妇,采用支原体培养法检测围生期阴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并根据检测结果分为支原体阳性组和支原体阴性组,随访观察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结果研究显示支原体阳性组550例,胎膜早破发生率4.4%(24/550),阴性组690例,胎膜早破发生率3.2%(22/690),两组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进一步分组研究发现Mh(+)Uu(+)亚组胎膜早破发生率高于Uu(-)Mh(-)、Uu(+)Mh(-)及Mh(+)Uu(-)组.结论提示围生期生殖道支原体混合感染可能导致胎膜早破.  相似文献   
126.
朱新全  李辉杰  袁渭清 《新中医》2021,53(16):77-80
目的:观察胶艾护胎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伴绒毛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含量,以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先兆流产伴绒毛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合用胶艾护胎汤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及母婴结局,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CG及P含量;观察2组治疗后绒毛膜下血肿面积、阴道流血时间及血肿消失时间。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33%,高于对照组77.78%,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P、HCG含量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绒毛膜下血肿面积小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时间及血肿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足月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流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艾护胎汤联合黄体酮注射液治疗先兆流产伴绒毛膜下血肿临床疗效良好,可缩短血肿消退及阴道流血时间,缩小血肿,改善母婴结局,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HCG及P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27.
气囊导尿管临床应用中常见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尿术是临床上常用的诊疗技术,近几年来,气囊导尿管因具有操作简单、弹性好、内固定牢固不易脱落、与尿道密合程度大、又可持续或间断冲洗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因其结构的特殊性,既可自由活动又可免去应用胶布带来的不适等优点,如应用不当也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对2004年我院外科应用中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对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8.
人工肛门袋的改良研究与肠造口护理近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朱新青 《护理研究》2004,18(15):1331-1332
对肛门袋的种类、不同类型肛门袋的使用特点及肠造口皮肤的护理问题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9.
目的:观察中医微创针刀镜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行膝关节中医微创针刀镜滑膜切除术后,口服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仅口服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2组疗程均为24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和影像评估。结果:治疗组显效49例,有效38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87.00%;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56例,总有效率为44.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RI检测情况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好转(P<0.05)。结论:中医微创针刀镜切除早期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病变滑膜,后续配合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讨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Tillaux-Chaput骨块的踝关节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伴有Tillaux-Chaput骨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术后6个月采用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无切口感染现象。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6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术后6个月,VAS评分2~4分; AOFAS踝-后足评分78~99分,其中优9例,良9例。结论小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伴有Tillaux-Chaput骨块的踝关节骨折,有利于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