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1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17篇
医药卫生   579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03篇
  2011年   227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257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1篇
  2005年   358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17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88篇
  2000年   197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36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48篇
  1995年   138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分析麻醉药误入血管引起中毒反应的原因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资料连硬阻滞3500例,神经阻滞380例,其中60例由于操作不当而发生中毒反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操作过程,探讨中毒反应原因,结果:其中局麻药误入血管为主要因素,其次局麻药剂量和病人个体差异等均是发生中毒反应的重要因素。结论:提高穿刺技术的水平,掌握用药安全剂量,密切观察,才能避免局麻药中毒。  相似文献   
82.
钩虫等土源性线虫病防治试点10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得出适合中国东南部阻断钩虫等土源性线虫病传播的措施,1986 ̄1998年对钩虫、蛔虫和鞭虫蛔阳性者采用阿苯达唑每年治疗2次,连续化疗两年,使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自52.3%、60.3%和28.3%下降至3.2%、37.3%和3.5%;1989 ̄1992年采取重点人群(指1988年钩虫卵阳性者和历年漏治者)治疗,钩虫感染率继续下降到0.5%;1993 ̄1996年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钩虫感  相似文献   
83.
散发性急性戊型肝炎血清抗体动态变化和肝脏超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散发性戊型肝为血清抗体动态变化,应用酶联免疫法(EIA)检测了7例急性戊型肝炎抗戊型肝炎病毒(HEV)IgG和IgM抗体、并对1例2进行了肝超微结构病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10天至45天内抗HEV-IgG和IgM滴度最高,发病第40天仍有肝细胞肿胀,胞浆空化和线粒体固缩等病理变化。患者轿清抗-HEVIgM滴度在45天后逐渐下降,2个月内全中消失,抗-HEVIgM滴度在45天后逐渐下降,2个月  相似文献   
84.
为了提高单克隆抗体-抗癌药导向治疗的疗效,近年来根据前药理论设计出一种抗体导向酶-前药疗法。本文分别介绍了抗体-碱性磷酸酶、抗体-羧基肽酶、抗体-青霉素酰胺酶、抗体-内酰胺酶和抗体-葡萄糖醛酸酐酶等前药疗法有关进展,并对开展ADEPT工作提出了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85.
软组织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如尤因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EWS/PNET)、横纹肌肉瘤、低分化滑膜肉瘤等,大多由弥漫成片的小圆形细胞所组成,并且组织形态多样。临床上小圆细胞肿瘤多属高度恶性的肿瘤,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证实,在大多数小圆细胞肿瘤中存在特异性染色体  相似文献   
86.
患者 女,34岁,自然流产4次。自述2000年孕5月因负重而流产,2001年、2002年均无明显诱因于孕40天左右自然流产。1994年顺产一女孩,发育、智力正常。夫妻表型正常,身体健康,非近亲婚配,双方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相似文献   
87.
利用突变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并保留抗原性的中国山东地方株人乳头瘤病毒1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16,HPVl6)E6E7融合基因(fmE6E7),研制治疗HPVl6相关疾病的DNA疫苗。用PCR扩增fmE6E7基因后,插人真核表达质粒获得pVRl012-fmE6E7,瞬时转染Cos-7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证实其表达后,在C57BL/6小鼠后腿肌肉进行裸DNA免疫,5lCr释放法体外分析免疫鼠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活性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间接ELISA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E7特异性抗体。研究表明修饰后的中国地方株E6E7融合基因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的抗体反应和CTL反应,与单独野生型E7基因免疫相比,E6E7融和基因可更好的活化CTT反应。表明修饰后消除转化活性的中国地方株E6E7融合基因可作为HPVl6治疗性DNA疫苗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88.
实验用foS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介质N-氨基-D-门冬氨酸诱导大鼠下丘脑内c-fos的表达.N-氨基-D-门冬氨酸注射大鼠皮下后,观察了fos阳性细胞在下丘脑内开始出现与消失的时程相关以及在下丘脑内的分布.结果表明:给N-氨基-D-门冬氨酸后30分开始出现fos阳性细胞,1~2小时达高峰,4~8小时消失.fos阳性细胞主要分布于视上核、室旁核和弓状核,视上核和室旁核中fos阳性细胞分别占细胞总数的57.8%和63.6%,在弓状核中占细胞总数的60.6%.  相似文献   
89.
目的:研究脊索样脑膜瘤的临床与病理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运用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标记(S-P法)对3例脊索样脑膜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和组化(PAS)、免疫组化(EMA、Vim、S-100、CK)及电镜观察。结果:组织学瘤细胞胞浆内外均见粘液,在粘液基质背景中有成簇或成行的类液滴样细胞,瘤组织中有典型的脑膜上皮漩涡结构,组化及免疫组化示PAS(+)、EMA(+)、Vim(+)、S-100(+)  相似文献   
90.
【目的】 从案例分析出发,探讨中文科技期刊应对学术不端来稿的有效对策。【方法】 通过收集整理2020—2021年《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编辑部发现的7篇涉嫌学术不端的典型来稿,分析其类型、特征和原因,并针对期刊审编校出版流程中可能存在的漏洞推出相应的整改举措,以探索建立单刊学术诚信体系的实践对策。【结果】 7篇来稿涉嫌学术不端的类型主要是代写代投、抄袭剽窃、数据造假等。通过回溯这7篇来稿的投稿及审稿过程,发现存在投稿时作者信息及证明材料不全、外审环节的同行评议质量不高、查证学术不端后的处理及宣教措施不明等情况。对此,编辑部推出相应的整改举措,包括提高投稿要求、加强审稿控制、注重档案管理、加快制度建设、重视宣传教育和提升服务能力等;一年多的实践证明这些策略对学术不端来稿的防范效果显著。【结论】 中文科技期刊应从自身做起,通过严格落实三审制度、加强科研诚信教育、注重刊风学风建设,建立起期刊自己的学术诚信体系,从而保障期刊内容质量,树立中文期刊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