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0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设计、多中心合作的方法,对全国41所医院54个ICU进行研究,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所有入住ICU并留置中央静脉导管(CVC)的患者作为监测对象。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集基线资料作为干预前资料;2014年4—9月各参与医院进行干预措施的持续推广,此间收集的资料作为干预后资料,对干预前后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后中央静脉导管使用率(44.18%VS44.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0.019)。干预前后CLABSI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及95%CI为0.82(0.59-1.13),P=0.10]。干预前后置管部位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264,P0.001),干预后股静脉置管(17.25%VS 13.72%)及两个及以上部位置管(2.27%VS 1.44%)的置管比例有所降低。干预后,手卫生的执行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9.73%、91.47%,均高于干预前的76.14%、74.26%(均P0.001);干预前后皮肤消毒剂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P0.001),其中氯己定乙醇所占比例升高(29.62%VS 50.56%)。除每日评估并记录外,其他防控措施的依从性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使用无菌大铺巾、置管者着装合格、端口消毒合格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插管干预和维护干预两者结合的集束化干预策略得到有效落实,但其对CLABSI的干预效果有待更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遗尿(NE)俗称尿床,在5岁儿童人群中发病率高达8%~20%。虽然遗尿治疗方法很多,但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佳或停药后复发。近年来,强调根据患儿的病史、体格检查、排尿日记、尿常规等资料,必要时行尿动力学检查,找出可能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并考虑患儿年龄、遗尿类型及治疗意愿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影像尿动力学评估小儿先天性膀胱输尿管返流(VUR)与膀胱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7例VUR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经影像尿动力学、尿常规、排泄性尿路造影等检查,记录患儿尿路感染、逼尿肌过度活动、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及VUR程度等情况,根据尿动力学表现的不同分为正常组、单纯逼尿肌过度活动组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组(伴或不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的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另外按照返流级别将患儿分为低级别返流(Ⅰ~Ⅱ度)和高级别返流(Ⅲ~Ⅴ度),分析膀胱功能与VUR侧别、返流程度以及尿路感染的关系.结果 VUR患儿合并膀胱功能异常占73.1%(49/67例),其中膀胱过度活动症占49.3%(33/49例),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占23.8%(16/49例).单纯膀胱过度活动患儿多为单侧,Ⅰ~Ⅱ度返流,且较少合并尿路感染.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的患儿多为双侧,Ⅲ~Ⅳ度返流,且较多见尿路感染.结论 影像尿动力学可以准确诊断VUR,同时对患儿膀胱功能的评估,及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夜间遗尿症(nocturnal enuresis,NE)是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睡眠中间断发生的尿失禁[1].虽然NE为自愈性疾病.但7岁学龄时发生率高达10%左右,约2%持续至成人仍不能缓解[2].无论NE是否最终自愈,均可导致患儿出现多种心理障碍[3].完好心理发育对于儿童的正常成长尤为重要,为提高医生及社会对NE患儿心理问题关注.本文就NE认知程度、就诊现状和心理障碍及其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对25例宫颈癌患者子宫根治术前及术后尿动力学改变的对比研究,以了解子宫根治术对下尿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动态增强MRI技术评价儿童肾积水肾脏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PUJO)所致肾积水男性患儿7例,均经B超、静脉尿路造影(IVU)及病理证实。观察并记录动态增强MRI注射对比剂Gd-DTPA前和注射后1min,3min,5min,10min,15min,30min,45min和60min肾实质和集合系统相对信号强度(RSI)。均以对侧正常肾脏作为对照。结果:平扫示积水肾脏皮、髓质分界不清,集合系统信号强度较低;动态扫描示积水肾实质和集合系统。RSI逐渐增大,正常肾脏则逐渐减小。结论:动态增强MRI可对儿童肾积水肾脏的功能和形态进行联合评估。  相似文献   
17.
Gd-DTPA增强动态核磁共振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Gd-DTPA增强动态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的意义。方法:将新生鼠输尿管交界处理于腰大肌中制成输尿管不全梗阻模型(n=10)。1年后用Gd-DTPA增强动态MRI检查梗阻组和对照组(n=12)鼠的肾脏,并对不同时间记录的肾脏影像进行分析,计算出肾皮质,髓质和肾盂的相对信号强度。结果:使用Gd-DTPA后,对照组肾后质,髓质和肾盂信号强度相继减弱,30-60min后基本恢复,梗阻肾脏的变化明显较对照组慢,60min后仍未恢复。结论Gd-DTPA增强动态MRI可用于诊断输尿管不全梗阻并提供肾功能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单侧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yeloureteric junction obstruction,PUJO)肾积水术后1周内尿理化性质和尿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s-2.AQP2)的变化.方法 选取14例符合Grignon法四、五级标准的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肾积水患儿;经肾盂成形术后给予严格设定的补液标准,收集术后第一、三、五、七天积水侧肾脏和对侧无积水肾脏24 h尿液,分别测定排尿量、渗透压、Na+和肌酐,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尿液中AQP2水平.结果 相对于对侧无积水肾脏,积水侧肾脏梗阻解除术后1周内尿液AQP2显著降低.尿量明显增多.尿渗透压显著降低,Na+排泄分数显著增加;同时术后1周内双侧肾脏尿液AQP2、排尿量和尿渗透压有升高趋势,而积水侧肾脏Na+排泄分数有减少的趋势;积水侧.肾脏术后第五、七天的尿液AQP2.排尿量和尿渗透压较第一天均显著增加(P<0.05).对侧无积水肾脏术后第五、七天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较第一天也显著增加(P<0.05).其余指标在术后小同天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单侧先天性PUJO解除术后1周内积水侧.肾脏的尿液AQP2和尿渗透压均较对侧尤积水肾脏尿液显著减少.提示梗阻解除后尿液中AQP2可能和尿液浓缩能力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9.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的诊断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儿童神经源性膀胱发病率高,患儿生活质量差,并发症多。随着儿童尿动力学检查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不仅可准确反映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而且为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测上尿路损害风险及评估术后疗效和长期跟踪随访提供重要依据。其诊断模式已发展为多学科协作模式。其治疗随着新型药物及清洁间歇导尿术的出现及对康复治疗的重视,使得患儿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0.
3种膀胱癌细胞系CXCR4蛋白及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3株不同组织来源的膀胱癌细胞系中趋化因子受体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选取膀胱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aBER、移行细胞癌细胞系T24和5637,将细胞接种在鸡蛋膜上制成蜡块,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细胞中的CXCR4蛋白,用二步法半定量RT-PCR检测CXCR4 mRNA.结果:不同组织来源的膀胱癌细胞系中均有CXCR4蛋白和mRNA的表达.SCaBER、5637、T24中CXCR4蛋白分别呈强阳性、阳性、弱阳性表达;3种细胞中mRNA表达量分别为1.64±0.22、0.99±0.35、0.46±0.11,依次降低(P<0.05).结论:CXCR4在不同组织来源的膀胱癌细胞中都有表达,但表达强度不同.Expression of CXCR4 protein and mRNA in 3 bladder cancer cell lines in vitroFAN Changhui1,WEN Jianguo1,ZHU Zhiqiang1,ZHENG Xiangyu2,SUO Zhenhe1,LI Zhenzhen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