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洗碗机采用含二氯异氰尿酸钠洗涤消毒液( 含有效氯2 .24 mg/L) 喷淋餐饮具,再以清水冲洗2 次共5 min,60 ℃温水冲洗2 次共33 min,60 ℃烘干45 min 。以洗涤消毒液喷淋21 min 时,对玻璃片表面大肠杆菌灭除率达99 .99 % 以上,但不能使全部样片HBsAg 明显转阴性;洗涤消毒液喷淋36 min 时,对大肠杆菌灭除率达100 % ,使全部样片HBsAg 转阴性。经现场检测,洗涤消毒液喷淋21 min,对餐具表面细菌灭除率为99 .83 % ~100 % ,检不出大肠杆菌与致病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定量检测2002年至2009年间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24 601例患者的HBVDNA载量。结果近8年间HBV DNA阳性率依次为46.99%、48.52%、54.07%、49.27%、51.76%、69.17%、67.14%和67.53%(r=0.857,P=0.007);病毒载量分别为6.61±1.56、6.85±1.51、6.46±1.69、5.95±1.52、5.80±1.47、5.90±1.64、5.80±1.61和5.60±1.59(r=-0.934,P=0.001);小于检测下限(〈103)百分率分别为1.92%、0.27%、1.46%、2.07%、8.42%、19.17%、21.68%、23.69%(r=0.929,P=0.001)。病毒载量最高峰值左移,由高载量(6.00~7.99)转为低载量(〈3.00),而次高峰则由低载量转为高载量,由高载量的单峰逐渐呈现出双峰分布。结论近8年HBV DNA总阳性率逐年增高,HBV DNA阳性患者病毒载量均值逐年下降,小于检测下限载量患者比例逐年增加,分析认为口服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普可能影响了病毒载量分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SysmexXS-800i血液分析仪的空白值、精密度、携带污染率、线性、准确度,核实仪器性能是否符合要求。方法以SysmexXS-800i血液分析仪为实验仪器,执行空白检测;使用EDTA—K2抗凝新鲜全血进行批内精密度测试;使用两个水平的血液学质控物进行日间精密度测试;测试仪器检测结果的携带污染率,评价仪器的自清洗效率;选取一份接近预期上限的高值全血样本,按比例进行梯度稀释并测定,进行线性验证;全血细胞计数(CBC)结果通过定期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进行比对来评估其测量准确度;采用五分类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准确性试验评估白细胞分类准确度,其白细胞分类参考方法检测结果的可信区间采用精确概率法进行计算。结果各参数空白值、批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携带污染率均满足仪器要求。线性验证WBC、RBC、HGB、PLT均满足a值在1±0.05范围内,相关系数(r)≥O.975的要求。准确度:WBC6.63%,RBC2.97%,HGB3.39%,HCT2.78%,MCV3.37%,MCH3.33%,McHC2.80%,PLT10.24%;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分类计数合格率100%,满足白细胞分类计数准确度的要求。结论SysmexXS-800i血液分析仪的使用性能经评估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两种方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代谢综合征(MS)的诊断影响.方法 采用选择性抑制法(PPD法)和过氧化氢酶清除法(CAT法)检测287例患者血清HDL-C浓度,评估两种方法学间的差异、两组结果产生的MS诊断结论的差异及一致性.结果 287例患者两种方法HDL-C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6.0 mmol/L时,两组结果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S诊断结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一致性为97.6%.结论 PPD法和CAT法检测血清HDL-C对MS临床诊断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临床血液学检验领域的应用说明对形态学检验人员的结果比对提出了如下要:应定期(至少每3个月1次,每次至少5份临床样本)进行形态学检验人员的结果比对、考核并记录,同时对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验人员应能识别的细胞及寄生虫有明确的要求。由于新鲜标本很难同时满足所需识别的细胞及寄生虫的要求,因此采用临床样本考核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验人员血涂片的制作、染色及阅片等基本的实际操作能力,采用显微摄影照片考核检验人员对异常细胞、寄生虫等临床不多见病例的识别,将两者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建立了一套既能满足国家实验室认可中有关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验人员能力比对要求又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效实施和应用的考核体系,可较为全面、客观地考核外周血涂片形态学检验人员的能力,设计科学,可操作性强,现以2013年6月的考核为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探讨女性和男性在解脲支原体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差异及杂交PCR技术在其愈合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用杂交PCR方法对门诊女性非淋菌性阴道炎及男性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及部分沙眼衣原体进行了检测 ,登记并随访了 16 1例 (女性 2 12例 ,男性 4 9例 )UU首诊阳性 ,经抗生素治疗后复诊的患者 ,并对复诊时UU转阴的患者 ,首诊阳性距复诊转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在 2 6 1例随访者中 ,女性显著多于男性 ;男性UU感染各模式复诊转阴率均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93 10 % ,++78 5 7% ,0 +83 33% ;女性各模式UU转阴率分别为 :- +5 7 14 % ,++6 3 6 4 % ,0 +70 97% ,(P <0 .0 1)。男性UU感染复诊总转阴率显然也显著高于女性 (男、女性复诊UU总转阴率分别为 4 3/49=87.76 %和 12 9/2 12 =6 0 .85 % ,P <0 .0 1)。同性的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率 ,(P <0 .0 1)。两性间的UU单项感染率 ,和UU、CT合并感染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还发现CT的转阴比UU更容易 ;在复诊UU转阴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两性UU单项感染率均显著高于UU和CT合并感染 (女性分别为 5 5 8%和 2 7 1% ,P<0 .0 1;男性分别为 6 2 8%和 2 5 6 % ,P <0 .0 1) ,男女间相同模式无差异 ;感染年龄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的报告方式.方法 以荧光定量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为例,用Poisson分布的概率函数公式计算一次抽样检测出现的三种结果的概率.结果 1次抽样Ct(阈循环数) ≥30时,总体起始拷贝数的95%可信区间上限是3.7;1次抽样Ct≤28,总体起始拷贝数为1的概率小于0.05(95%可信限);1次抽样检测结果出现0时总体为1~8的概率之和是0.5818;2~6次抽样检测结果都出现0时,总体为1~8的概率之和分别是0.1565,0.0524,0.0187,0.0068,0.0025,要使报告血清中不存在HBV-DNA的可信度达95%以上(P<0.05),至少要进行4次抽样检测且Ct都≥30.结论 1次抽样检测Ct≥30时报告"HBV-DNA≤4*f拷贝/ml(Ct≥30)",其中f为抽样"拷贝数/μl"换算成报告拷贝数"拷贝数/ml"的换算因子;1次抽样检测Ct≤28时报告仪器自动计算的N值*f;1次抽样检测28<Ct<30时,报告"HBV-DNA<4*f拷贝/ml(Ct=XX.X)建议追踪检查",其中XX.X为实测Ct值;报告单中参考范围应是"HBV-DNA≤4*f拷贝/ml(Ct≥30)".  相似文献   
18.
荧光定量PCR检测生殖器单纯疱疹病毒Ⅱ型D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调查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的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59例男性和40例女性生殖器溃疡和疱疹患者进行HSVⅡDNA检测.结果男性平均年龄35.07±10.77,女性29.35±5.91,t=2.55,p=0.014;男性HSVⅡDNA阳性率为27.12%,定量拷贝对数为7.725±1.474,女性HSVⅡDNA阳性率为17.5%,定量拷贝时数为6.927±1.842(χ2=1.237,P=0.266;t=1.101,P=0.280).结论男性年龄高于女性年龄,男性和女性间感染阳性率无差异,急性感染的发生率也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不同年龄段HBV DNA载量分布特点。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检测21116例年龄登记完善的乙肝患者的HBV DNA,共分为15个年龄段。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总阳性例数为12731例(阳性率60.29%),其中小于检测下限阳性例数有2281例(10.80%)。不同年龄段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r=1.87,P=0.08),低病毒载量比例与年龄的增加呈正相关(r=7.95,P=2.40E-6),病毒载量均值与年龄增加呈负相关(r=-20.45,P=2.9E-11)。结论 HBV DNA阳性率与患者年龄的增长无相关性;低病毒载量比例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病毒载量均值随年龄增长而减少,分析认为随年龄增长抗病毒药物的应用机会的增加抑制了人群乙肝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乙肝患者不同性别间HBV-DNA分布特征。方法荧光定量PCR用于定量检测21 650例乙肝患者HBV-DNA。结果男性和女性HBV-DNA总阳性率分别为61.22%和53.47%(χ2=119.50,P0.000 1),男性和女性阳性率均逐年增高(分别为r=0.857 14,P=0.006 53和r=0.809 52,P=0.014 9),病毒载量均逐年下降(分别为r=-0.904 8,P=0.002 01和r=-0.857 1,P=0.006 53)。出现由高拷贝峰值的单峰分布到低拷贝峰值高拷贝为亚峰的双峰分布的特征。结论 HBV-DNA阳性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两性阳性率均逐年增高,病毒载量均值均逐年下降;病毒载量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