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26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定量cTnI水平检测在手足口病(HFMD)心肌损害中的诊断意义。方法:检测96例HFMD患儿血清肌钙蛋白I(cTnI)、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同时选择4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组。结果:HFMD患儿血清cTnI、CK、α-HBD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cTnI阳性率高达72%,LDH、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FMD患儿存在心肌损害,血清cTnI水平对HFMD的心肌损害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2.
103.
输血在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是其它任何药物和技术难以替代的治疗手段,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及重度贫血等疾病治疗过程中,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之一。在治疗过程中要做到安全而有效的输血。要安全输血,首先必须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分析,再决定是否输,能够不输血的最好不输,因为输血可引发多种输血不良反应、传播疾病,同时也造成血液浪费。必须要进行输血治疗,还应考虑输血的用途,能够用成分血的,不要用全血,以便达到高效、安全、经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4.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操作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身骨显像操作步骤并不复杂 ,但有许多技术因素能影响图像的判断。如果能够认真操作 ,可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1 材料与方法本院仪器采用美国 ADAC公司双探头固定角 SPECT,配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矩阵 HIGH RES- 8DEEP。患者行全身骨显像无需作特殊准备 ;一般常用的显像剂为 99m Tc- MDP(亚甲基二磷酸盐 )放化纯度 >90 % ;受检者静脉注射 2 0mci MDP,2 h后开始检查 ,其间饮水15 0 0 m L~ 2 0 0 0 m L,并嘱患者多排尿 ,目的为减少核素对生殖腺的照射 ;检查前排尽尿液并谨防尿液污染衣裤 ,以免影响检查结果。患者上机取平卧位 ,扫…  相似文献   
105.
笔者自1993年9月以来,用血黄生肌散治疗~期褥疮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2例,均系住院或家庭病床患者,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为40~85岁,平均64.5岁;院外带来褥疮27例,院内发生5例;褥床分期均为~期,褥疮伤面3处5例,2处10例,其余均为1处;52处褥疮中期40处,期12处。发生在骶尾部18处,髂骨突部9处,足跟部8处,肩胛骨5处,枕骨部2处。褥疮面积2.0cm×2.2cm~9.5cm×9cm。原发病种:脑中风后遗症16例,癌症晚期6例,肺原性心脏病4例,糖尿病4例,肝硬化失代偿期2例。2 治疗方法 血黄生肌散,药用:血余炭10g,黄柏20g,大黄30g,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及时排除正电子药物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系统报错故障.方法对我院以往排查报错及故障处理进行归类总结.结果问题出现后由初期的被动等待救助,到能正确理解报错含义并自主排除简单故障.结论为正电子药物生产节省时间,保证患者检查和诊断按时进行.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的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了寻找一种合适的分组方法,使得行PET—CT检查时,在不影响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可以节省放射性药物18F—FDG的量,节约成本,减少辐射。方法分别对12人次检查时采取A、B、C、D4种不同的分组方法进行理论计算分析。结果方法A(每组注射1人次,每组间隔20min,共12组)需要18F—FDG的量最多,方法D(每组注射4人次,每组间隔80min,共3组)需要18F—FDG的量最少。方法B(每组注射2人次,每组间隔40min,共6组)、方法C(每组注射3人次,每组间隔60min,共4组)、方法D分别比方法A所需药物的量少了5.O%、9.4%、14.O%。结论PET—CT检查时注射药物采用3人次一组的方式最为理想,其不影响图像质量和检查效果,而且还节省药物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辐射,因此建议采用该分组方法给受检者注射药物。  相似文献   
108.
109.
冠状动脉造影是确立有无冠状动脉疾病的"金标准",在需要对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或旁路手术作出重要决定时可提供最可靠的信息[1].冠状动脉造影不仅能准确地判断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和范围,还可以通过指出受损血管数及受损心肌的范围,准确地判断预后[2].近年来,经桡动脉途径已成为行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的重要方法[3,4].本文分析2004年5月~2008年4月在我院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造影2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3例ADR报告,对涉及的药品进行分类和ADR分级统计及分析.结果 上报的药物构成比中,抗感染药物占比最高,ADR涉及最多的系统为皮肤及附件.一般ADR为229例,严重ADR为2例,新的、一般的ADR为2例.结论 我院ADR报告大部分为已知的ADR,其中真正具有警戒意义的新的、严重的病例报告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