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缓解儿科人才队伍不足,提出解决现有问题的方法.方法 以系统理论思想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实证的研究方法.结果 目前政策环境中存在儿童专科医院补偿水平不足,儿科人才来源缺乏,儿科医疗收费水平不能体现儿科医务人员工作价值和儿童医保保障水平低等问题.结论 解决儿科人才建设问题需多层次多角度予以政策扶持,首先制定专门人才规划,其次解决儿科系招生问题,再次解决儿科医务人员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刘勃缨    姜双瑜  李新悦    吴玉梅    张瀛    徐松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3):201-204
目的:研究磷脂复合物改善阿司匹林对大鼠胃肠道刺激性的作用。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片剂、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和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胶囊。实验前大鼠禁食12 h,每日灌胃1次,连续给药(300 mg/kg)14 d,14 d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动物并解剖取胃,进行HE染色制作病理组织切片,观察胃部损伤情况。结果:阿司匹林磷脂复合物组的胃组织无明显病变,其胃损伤情况明显低于阿司匹林普通片剂组(P<0.05)。结论:磷脂复合物能有效改善阿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发病率为 1∶ 50 0 0到 1∶80 0 0 /存活婴儿 ,女性多于男性 ,为 2∶ 1。双侧者占病例的 4 0 %。 CT研究表明 2 9%的病例是单纯骨性的 ,71%是粘膜和骨质混合的。治疗的主要问题是后鼻孔再狭窄的问题 ,发生率大约 50 %。本文介绍一种新颖的使用支撑物降低后鼻孔手术拔去支撑管后再狭窄的发病率的技术。为 8例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患儿实施鼻内开孔手术。为了预防再狭窄 ,所有病例均使用支撑物。支撑物由气管插管改建。首先用 Boyle- Davis开口器将患儿的嘴巴撑开 ,将后鼻孔闭锁板钻孔 ,从每侧前鼻孔插入一根 3~ 3.5mm的气…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DR的主要手段包括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能够对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进行干预,并减少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引起的相关并发症。然而,由于眼部结构的特殊性,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低,迫切需要寻求和开发疗效好、毒副作用低的药物以及合适剂型。中药具有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多靶点协同作用等优点,在治疗DR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三七总皂苷是从中药三七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活性成分群,目前已被证实具有治疗DR的作用。文章对三七总皂苷治疗DR的机制及其临床应用于DR的剂型进行分析与归纳,对三七总皂苷的药物剂型开发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实施治疗的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及患者眩晕影响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患者为70%(21/30),差异对比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眩晕障碍量表评分结果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对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实施耳穴埋豆联合按摩足三里穴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眩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导致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1 65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断产妇切口感染发生率,发生切口感染产妇作为观察组,无切口感染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可能导致切口感染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1 650例产妇中发生切口感染50例,发生率为3.03%;两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体质量指数高、夏季手术多、手术时间长、营养不良比率高(P<0.05),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两组剖宫产原因及切口长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与多因素有关,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同时加强高龄产妇的管理,做好营养评估及支持,缩短手术时间,注意夏季手术管理,前做好产妇保健避免体质量指数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nitric oxide)-环磷酸鸟苷(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cGMP)通路对耳蜗功能的调节。方法健康杂色豚鼠100只,雌雄不限,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10组,每组10只:①第1组:人工外淋巴液组;②第2组:L-精氨酸组;③第3组:Ca^2+-ATP酶抑制剂组;④第4组:Ca^2+-ATP酶抑制剂+L-精氨酸组;⑤第5组:Ca^2+-ATP酶抑制剂+cGMP;⑥第6组:Ca^2+-ATP酶抑制刺+L.精氨酸+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组;⑦第7组:血管内皮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抑制剂组;⑧第8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组;⑨第9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L.精氨酸组;⑩第10组:Ca^2+-ATP酶抑制剂+eNOS抑制剂+L-精氨酸+神经元性一氧化氮合酶(nNOS)抑制剂组。分别全耳蜗灌流以上各组药物120min,由圆窗龛每隔30min测1次耳蜗微音器电位(cochlear microphonic,CM)和耳蜗听神经复合动作电位(compound action potential,CAP)。第3,4组灌流后留置标本做透射电镜的标本固定。结果第3组灌流Ca^2+-ATP酶抑制刺前后CAP阈移为28.5dB,第4组在此基础上加入L.精氨酸可使CAP阈移改善9dB,且与加入cGMP后作用相似。第8组多加入eNOS抑制剂抑制血管纹功能后CAP阈移为42.5dB,再加入L-精氨酸可使CAP阈移改善7dB,而第10组加入nNOS抑制剂后CAP阈移较第9组增加了6、5dB,与第8组无明显差异。提示L-精氨酸在nNOS作用下可通过NO-cGMP通路来拮抗Ca^2+-ATP酶抑制剂引起的胞内Ca^2+-升高。透射电镜的结果显示:在Ca^2+-ATP酶抑制剂的基础上加入L-精氨酸减轻了由Ca^2+-ATP酶抑制剂所造成的外毛细胞的空泡化。结论NO-cGMP通路可调节耳蜗电位,L-精氨酸通过nNOS改善Corti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非常规肌球蛋白MyosinⅥ(MYOⅥ)与基因编号为DFNA22和DFNB37两个基因座相关,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6q13,典型的临床症状为进行性发展的高频听力下降,语后聋,可伴前庭症状,与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目前针对Myo6及所编码的蛋白MYOⅥ,在鱼类及小鼠中其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较深入。  相似文献   
19.
亚硒酸钠拮抗顺铂内耳毒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0.
1250例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的临床应用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病情况,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及早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2001年10月~2005年3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分娩的1250例新生儿,采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检测仪进行早期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42天左右进行复查,复查未通过者,3个月左右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结果本研究初筛新生儿1250例,初筛通过率为90.64%,应复查人数为117例,复筛率100%,复筛通过率96.58%,初筛的假阳性率为9.04%。检出4例听力障碍者,先天性听力损失的发病率约为3.2‰。结论昆明地区新生儿先天性听损伤的发病率为3.2‰,与发达国家发病率(1‰-3‰)相当,应用耳声发射技术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在云南是可以很好地开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