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体重指数与胰岛素抵抗及血脂、血液流变性的关系。方法 将新确诊的1 30例 2型糖尿病患者 ,根据体重指数 (BMI)分为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 ,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和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同时 ,测血脂及血液流变性检查 ,同时计算出不同体重组的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不同体重指数 ,胰岛素敏感指数不同 ,随 BMI增加而降低 ,血脂及血粘度随 BMI增加而增加。结论 新发现的 2型糖尿病伴有肥胖者 ,与高血脂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同时存在 ,三者之间彼此影响 ,互相加重  相似文献   
12.
将240例T2DM患者按是否患有脂肪肝分为实验组122例,对照组118例,进行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UVCA)、血脂、身高、体重的测定,计算体重指数(BMI),对以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相比对照组,BMI、甘油三酯、低密度蛋白、胆固醇、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微血管病患病率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2DM合并脂肪肝不仅有血脂代谢紊乱、胰岛素抵抗、血糖升高、肥胖等,而且还有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病率的升高。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联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局部创面治疗结合全身治疗对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54例0~5级糖尿病足患者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局部创面应用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混合液治疗。结果54例中治愈38例,治愈率70.4%;有效11例,有效率20、4%;无效5例,无效率9.2%。结论糖尿病足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654-2、庆大霉素混合液加强局部治疗,可提高缓解率,降低截肢率。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1岁,因"多饮、多尿8月,加重伴恶心、呕吐2 d"于2013年4月27日入院。8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体质量下降约10 kg,未予重视及诊治。7月前出现纳差、乏力,来我院急诊查微量血糖示HI(〉33.3 mmol/L),收入我科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予以补液、控制血糖、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4年,我们对6000余名煤矿职工进行了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广泛开展了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蔡可英  张淑贵  焦亮  赵猛 《江苏医药》2008,34(3):237-239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降糖疗效及其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初诊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常规组)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强化组),每组25例.强化组治疗12周后,停用胰岛素改为口服降糖药,继续观察至36周,检测两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C肽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4、12、36周,强化组患者的HbA1C较治疗前均降低,血糖在1周时即明显减低(P<0.05),而C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常规组相比,强化组患者血糖在1周时较低(P<0.05),而C肽在12、36周明显升高(P<0.05).结论 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具有快速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长效胰岛素主要包括低精蛋白锌胰岛素(NPH)、慢胰岛素锌混悬液(1enteinsulin)及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ultralenteinsulin)等,存在明显的缺陷,如不能平稳地吸收,仍存在峰值浓度,每次皮下注射后,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异度很大,从而极易造成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的研发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严重并发症,部分甲亢患者症状不明显,特别是老年性甲亢,临床易误诊、漏诊。现将我院从1984年9月~2001年9月甲亢性心脏3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4例患者通过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相似文献   
19.
弥可保治疗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淑贵  陆路 《临床医学》1998,18(7):23-2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治疗上最根本措施是控制血糖但同时要辅助治疗,我们用弥可保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4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病例选择:1996年10月~1997年6月收住糖尿病患者180例,其中并发糖尿病神经病变109例,占糖尿病患者60.1%,随机选择40例糖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人群胰岛素敏感性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危险因子的相关关系。方法319例健康体检者餐后2小时血糖>6.67mmolL者,行OGTT检查,根据1997年ADA糖尿病诊断标准,分为糖尿病(DM)组、糖耐量低减(IGT)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及正常糖耐量(NGT)组。测量身高、体重、腰臀围、血压,测定血糖、血脂、血胰岛素及尿微量白蛋白,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IGT组、DM组的平均年龄、平均收缩压明显高于NGT组,IFG、IGT、DM组的ISI明显低于NGT组,DM组的ISI低于IGT组。IGT、DM组的平均胆固醇(CHO)明显高于NGT组。多因素回归分析BMI、餐后2小时血糖、餐后2小时胰岛素、甘油三酯(TG)与ISI呈负相关。结论ISI随着NGT向IGT、IFG及DM的发展逐渐下降,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也伴随出现。对于DM及其大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应从IGT和IFG阶段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