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5篇
医药卫生   2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提高肺曲霉菌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3例肺曲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正确率76%.结果全组患者术后住院16~135d,平均32.6d。32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130d带胸腔引流管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其中左主支气管残端瘘伴脓胸1例,术后第4天左下余肺叶不张1例,胸膜左上肺叶切除术后1d血性胸腔引流液2500ml 1例,胸腔积液3例,切口感染2例,高热1例。全组患者随访10个月至11.5年,无一例再发肺曲霉菌病。结论胸外科临床应警惕肺曲霉菌病的误诊误治。该病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是否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并观察对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rhG-CSF干预组连续皮下注射rhG-CSF,50μg·kg-1·d-1,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结果rhG-CSF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hG-CSF干预组缺血周边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拮抗糖尿病脑缺血之后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兴起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动员骨髓于细胞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试验和临床研究已初显成效^[1,2],其为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新方法。rhG-CSF具有动员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的能力^[3],此外,还能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分泌,减轻神经损害。本文通过观察经rhG—CSF干预后的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和脑缺血周边区BDNF表达的变化情况,以探讨rhG—CSF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脑缺血后的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的临床特点,旨在正确诊断和治疗本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总结成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点,以提高本病诊治水平.方法:对12例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成人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和随访观察,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12例患者中有前驱病史者占75%.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及意识障碍多见,各占75%、58.3%.头MRI示病变主要累及脑白质,亦可累及深部灰质.11例患者于病程2~23 d首次行头MRI检查即见异常改变,1例于病程第29天及第60天行头MRI检查均未见异常,至第70天始见异常.11例使用激素治疗:随访2~7年,1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余11例皆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常发生在感染或疫苗接种后,临床出现神经系统多部位、弥漫性受累的表现.MRI检查可见特征性改变,但少数患者病程早期MRI检查亦可无异常发现.此现象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此病多为单相病程,也可以复发,与多发性硬化鉴别较困难,应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7岁,以"糊涂40d"为主诉,于2007年6月21入院.患者40d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颈部不适,在当地医院按脑供血不足治疗,未见好转,随之出现恐惧感,感觉自己在荒郊野外,上厕所回来找不到床,尚能与家人交流,言语肢体活动及饮食均正常,对自己的症状有自知力,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表现出门找不到家,在家找不到厕所,上厕所找不到门,在屋里认为没窗没门,并有幻嗅,认为饭臭,不吃饭,病来无肢体无力,饮水呛咳,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7.
脑血管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但脑卒中后同时出现丘脑痛及手足徐动者少见。其机理尚不清楚,属于丘脑症候群的一部分。现将临床材料完整、症状典型的1例报告如下,并作简要的文献复习。病例女性,44岁,1988年4月入院。 1986年11月末,患者在做饭中,发现右手不好使,静点血管扩张药治疗10余天,体征消失。1987年1月初,晨起后又出现右上肢活动不灵,同时说话不清,口角左偏,无头痛呕吐。用扩血管药物治疗20佘天,基本痊愈,但遗留说话不清。1987年6月起逐渐感到右上肢发紧,有向后牵拉感,位置不适时出现针刺样疼痛,随后扩散到右侧肩部、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是否得到改善,并观察对神经细胞的再生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rhG-CSF干预组连续皮下注射rhG-CSF 50μg/(kg.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BrdU蛋白表达。结果rhG-CSF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rhG-CSF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后缺血周边BrdU蛋白表达,促进脑组织的再生修复。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ET)是一种常见的运动功能障碍疾病,是典型的姿势性和运动性混合的震颤,表现为头,面部,下颌,舌及上、下肢的震颤或节律性不自主运动.经典的ET属于单一的症状性运动障碍,但是在很多病例中常合并帕金森病(PD)、肌阵挛等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20.
影响全身惊厥性癫痈持续状态治疗效果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全身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CSE)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GCSE患者的治疗过程。将治疗效果分为显效(完全控制不复发)、有效(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症状减轻)和无效(发作频率和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对性别、年龄、病因和治疗延迟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用Logistic逐步回归,向前逐步法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性别(OR=12.798,95%CI:3.329-49.199)、年龄(OR=0.784,95%CI:0.681-0.902)、病因(OR=5.958,95%CI:2.324-7.750)和治疗延迟的时间(OR=1.153,95%CI:1.034-1.286)是影响GCSE治疗效果的因素。结论:GCSE早期治疗是预防发作时间的延长和复发,改善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