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64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廖永成  张明  徐俊华  张奕 《骨科》2023,14(5):428-433
目的 探讨应用骨科手术机器人精准导航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多枚空心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的30例中青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机器人辅助置钉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置钉,男7例,女8例,年龄为(48.67±7.83)岁;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男6例,女9例,年龄为(48.60±7.71)岁。记录并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 本研究共置入90枚空心螺钉,每例病人置入3枚空心螺钉。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7个月。观察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56.93±5.65) min vs. (69.87±3.96) min,(12.73±1.28)次 vs. (18.87±2.47)次,(12.60±1.80) mL vs. (25.53±2.39) mL,(8.67±1.18) d vs. (10.87±1.1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病人髋部疼痛明显缓解,骨折均愈合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观察组病人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C”型臂X线机监视下置钉相比,骨科手术机器人辅助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显著缩短病人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病人术中透视次数和术中失血量,更有利于病人髋关节功能的恢复,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42.
目的描述2019年中国9~18岁儿童青少年心理困扰流行情况, 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 纳入148 892名9~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使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K10)评分对心理困扰进行测量:≤19、20~、25~、≥30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重度心理困扰(中度和重度心理困扰合称高心理困扰)。使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儿童青少年K10评分和高心理困扰率的差异, 使用方差分析和趋势χ2检验分析趋势, 使用修正泊松回归模型分析高心理困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9年中国9~18岁儿童青少年K10评分为21.5±9.2, 高心理困扰率为31.6%。9~、13~、16~18岁儿童青少年的高心理困扰率分别为22.3%、35.9%和38.8%, 随着年龄升高其K10评分和高心理困扰率均呈上升趋势(趋势检验均P<0.001)。年龄较高、女生、乡村、中低人均GDP水平地区、父/母亲文化程度较低儿童青少年高心理困扰率更高(均P<0.001)。多因素修正泊松回归模型分析显示, 13~15岁、16~18岁、女生、乡村和中低人均GDP水平地区的...  相似文献   
643.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心理困扰的关联及体育锻炼的修饰作用。方法利用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中汉族儿童青少年, 基于超重/肥胖、心理困扰评估和体育锻炼变量信息完全者, 最终纳入95 280名13~18岁儿童青少年, 使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测量其心理困扰, 以评分≥25判定为高心理困扰, 根据中国《WS/T 586-2018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进行BMI分组, 包括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 采用WHO标准评价个体的BMI Z评分(BMIZ), 并依据人群百分位数分布平均划分为10组, 通过问卷收集调查对象平均每日体育锻炼时间, 并划分为<1 h组和≥1 h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与高心理困扰之间的关联, 以及在不同体育锻炼时间组中的关联差异。结果 2019年13~18岁汉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4.5%和7.6%, 高心理困扰率为37.6%, 平均每日体育锻炼的时间≥1 h的比例为17.1%。以BMIZP90组人群高心理困扰概率增加,...  相似文献   
644.
目的: 探讨儿童坏死性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218例重症肺炎患儿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肺坏死将患儿分为坏死性肺炎(necrotizing pneumonia, NP)组(96例)和非坏死性肺炎(non-necrotizing pneumonia, NNP)组(122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营养不良、热程、住院时间、影像学表现、治疗及转归随访情况)、实验室检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例、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D-二聚体(D-dimer)、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差异,对坏死性肺炎相关临床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确定各指标最大诊断价值的临界值。结果: 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原学分类、支气管镜下表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P组患儿的影像学吸收时间长于NNP组(P < 0.05)。两组患儿营养不良、热程、住院时间、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CRP、PCT、D-dimer等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6岁以下患儿的影像学吸收时间短于6岁以上者,病程10 d内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的患儿影像学吸收时间短于病程10 d以上者,混合感染组的影像学吸收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病原感染组。对两组病例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热程、住院时间、CRP、PCT、D-dimer是继发肺坏死的危险因素(分别为P < 0.001、P < 0.001、P < 0.001、P=0.013、P=0.001)。绘制热程、CRP、PCT、D-dimer的ROC曲线,发现当热程>11.5 d、CRP>48.35 mg/L、D-dimer>4.25 mg/L时,对于预测肺坏死的发生有一定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 AUC)分别为0.909、0.836、0.747,P均 < 0.001]。结论: 儿童坏死性肺炎的热程、住院时间长,混合病原感染的影像学吸收时间明显长于单一病原感染;与6岁以上组患儿及病程>10 d组患儿相比,6岁以下以及病程10 d内的患儿行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疗效更具优势;炎症指标CRP、PCT、D-dimer明显升高,热程、CRP、PCT、D-dimer是重症肺炎继发肺坏死的危险因素,热程>11.5 d、CRP>48.35 mg/L、D-dimer>4.25 mg/L对诊断坏死性肺炎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645.
张奕 《智慧健康》2023,(16):271-274
现代医院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努力。许多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引入了薪酬绩效机制,用以激发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提升整体绩效收益。现代医院虽然有较高的管理自主性,但归根结底会受到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政府部门、医院职能部门、医务人员等形成了一个稳定、互利、协同的共生系统。职能部门制定规则在前,医护工作人员遵循在后,形成了Stackelberg博弈。从中可以发现,政府部门加强监管有助于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并影响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从而有助于产生更好的整体收益。  相似文献   
646.
目的 探讨行为矫正结合亲情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遵医行为、自我效能感及高风险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5例,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行为矫正结合亲情护理,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遵医行为、自我效能感(GSES)及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BREF)评分,并记录护理期间两组患者的高风险行为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遵医服药、适当锻炼、控制饮食及按时复查评分分别为(23.25±2.14)分、(22.48±1.96)分、(20.79±1.26)分及(20.04±1.5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56±1.54)分、(19.05±1.72)分、(18.37±1.03)分及(19.26±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GSES评分为(30.37±2.6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58±2.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  相似文献   
647.
目的分析1985—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流行趋势并进行预测。方法利用 1985、1995、2000、2005、2010、2014、2019年的七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进行分析, 分别纳入 409 945、204 931、209 209、234 420、215 317、214 353和212 711名7~18 岁儿童青少年。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判定儿童超重与肥胖, 计算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检出率及年均增长值, 采用ArcGis 10.6软件分析2019年不同地区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差异;采用多项式回归模型对1985—2019年的儿童青少年超重和仅肥胖检出率和年均增长值进行拟合, 并预测7~18 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的发展趋势。结果 2019年中国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为23.4%, 仅肥胖检出率为9.6%, 超重与肥胖检出率城市高于乡村(25.4%比21.5%), 男生高于女生(28.4%比18.4%)(均P<0.001)。2019年各省份超重与肥胖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