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86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 了解山东省人群烟草使用现状以及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36个区(县)216个村(居委会)抽取调查对象,使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有效调查6 271人,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 15岁人群现在吸烟率为23.93%,其中男性为45.58%,女性为1.18%;不同年龄组人群现在吸烟率差别较大,45~64岁年龄组现在吸烟率最高(25.07%);不同文化程度人群吸烟率不同,初中文化程度者现在吸烟率最高(28.94%);农村现在吸烟率(24.98%)高于城市(23.08%);现在每日吸烟率为20.23%,吸烟者开始吸烟平均年龄为21.21岁,日平均吸机制卷烟量为16.31支;在调查所有曾经和现在吸烟者中,戒烟率为20.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职业、地区、健康知识得分与吸烟行为存在关联。男性现在吸烟率高于女性(OR=49.625,95%CI:37.832~65.093),45~64岁组现在吸烟率高于15~24岁组(OR=1.830,95%CI:1.048~3.194),农林牧渔从业者现在吸烟率分别高于医务人员(OR=0.403,95%CI:0.187~0.866)和离退休人员(OR=0.648,95%CI:0.481~0.873),中部地区居民现在吸烟率低于东部(OR=0.724,95%CI:0.606~0.865),吸烟危害健康知识得分1~3分组现在吸烟率高于4~6分组(OR=1.432,95%CI:1.240~1.654)。结论 山东省人群吸烟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对吸烟者开展控烟健康教育等综合性干预措施,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构建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在超重/肥胖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0月31日—2022年11月17日在社区招募62例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病人,将其随机分为茶饮组与食疗组,各31例。茶饮组给予脂肪肝常规饮食指导以及每天冲泡代用茶2包饮用。食疗组在茶饮组的基础上给予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干预42 d后比较两组影像学检查、血脂、血糖代谢情况、人体测量学指标、肝肾功能。结果:1)干预42 d后,食疗组脂肪肝缓解率(48.4%)高于茶饮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人体测量学指标:干预42 d后,与干预前比较,茶饮组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无明显变化(P>0.05),食疗组体重、腰围、臀围、体质指数均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食疗组体重、腰围、臀围均低于茶饮组(P<0.05)。3)血脂:干预42 d后,与干预前比较,茶饮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明显变化(P>0.05),食疗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食疗组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茶饮组(P<0.05)。4)干预42 d后,与干预前比较,茶饮组空腹血糖无明显变化(P>0.05),食疗组空腹血糖有所改善(P<0.05);干预后,食疗组血糖低于茶饮组(P<0.05)。5)肝肾功能指标。干预42 d后,与干预前比较,食疗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尿酸有所下降(P<0.05),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P>0.05),茶饮组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血尿酸有所下降(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42 d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肌酐、尿素氮、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含非营养素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较单纯茶饮效果更佳,可以改善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肝病人不良的饮食习惯,提升健康饮食的意识,培养正确的饮食方式,可在短期内改善脂肪肝分级程度,降低病人血脂、血糖以及转氨酶指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基于家庭护士食疗理论,改良地中海饮食策略,构建我国北方地区、普适性的冠心病家庭护士食疗方案。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查阅、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掌握冠心病病人饮食营养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拟订方案框架与内容。经过3轮专家会议,修改与完善方案。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3,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较高,研究结果可靠。最终形成4个条目、26项内容的食疗方案。结论:构建的适用于冠心病的家庭护士食疗方案,创新了饮食护理的形式与内容,对食疗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提出适用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健康膳食模式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目前济南市儿童少年的早餐饮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我们于1999年上半年对济南市中小学生及学龄前儿童进行了调查. 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济南市历下区市区3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和近郊区3所幼儿园、2所小学、2所中学的2145名学生及其家长为调查对象.  相似文献   
15.
儿童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延误诊治213例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是骨科常见病,其治疗结果取决于能否在发病早期,特别是5d内作出正确的诊断[1].如果延误诊治多数则留下残疾,后果严重.统计我科1990年1月~1998年6月诊治213例儿童骨与关节感染,其中发病5d以上才明确诊断的有49例,现就49例被延误诊治的儿童骨与关节急性化脓性感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痔源性便秘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评估中药加味麻仁润肠丸对痔源性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4 6例 ,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麻仁润肠丸 ;对照组 4 6例进行一般治疗。结果 :治疗 1月后 ,观察组显效 2 9例 ,有效 15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 95 6 5 % ;对照组显效 10例 ,有效 12例 ,无效 2 4例 ,总有效率 4 7 82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经秩和检验 ,P <0 0 1)。结论 :加味麻仁润肠丸治疗痔源性便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工作及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处方内容自行设计问卷,于2004年9~11月对山东省5所高校的1 094名入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基线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74.9%,处方实际发放率为84.3%.结论 发放处方能有效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处方的发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督导.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5 870名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为制定宣传教育方法和重点教育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山东省大学生、高中生、初中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分别为67.47%,58.57%和52.47%,其中普通大学最高,为68.75%;职业技术学校、农村普通初中最低,分别为53.33%和47.97%。学生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知晓率较高,对无偿献血知识、非传播途径、不能预防艾滋病的方法知晓率较低。大中学生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歧视现象。结论山东省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特别是农村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是宣传教育的薄弱环节,应重点加强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应重点加强无偿献血知识、非艾滋病传播的途径和不能预防艾滋病的方法等内容,减少歧视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儿童适应行为的评价,探讨儿童适应技能发展的现状及规律。方法采用美国精神迟滞学会编制的适应行为量表(AAMD—ABS),对1396名(男性709人,女性687人)3~6年级小学生进行评价。结果儿童的正常适应行为的评价得分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同年级女生的得分要高于男生。与1994年资料相比,第一、二因子的得分显著增加,而第三因子的得分有所降低。结论儿童的适应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并且在男、女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与10年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不良适应行为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血清雌二醇(E2)、孕酮(P)变化及经前平颗粒(以下简称经前平)对E2、P峰值的影响。方法:病例均于治疗前、后采集月经周期的4个时相血样,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E2、P含量。结果:该证患者E2增殖期分泌高峰消失、分泌期峰值显著降低;P分泌期高峰阙如。治疗后经前平组E2增殖期、分泌期两个峰值接近正常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分泌期峰值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患者月经周期性激素变化失常,是本证重要微观机制之一。经前平颗粒对性激素周期性变化失调呈现良好纠正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