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18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宫颈妊娠的价值。方法:采用GELOGIQ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经腹经阴道对子宫及宫颈进行纵、横多角度探测。结果:超声能对宫颈妊娠做出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经腹经阴道对宫颈妊娠有较好的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2.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12月-2009年12月,我院对115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拟行PKRP,其中111例施行了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PKRP),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5例BPH患者年龄51~77(平均67.5)岁,前列腺重20-75(45.28)g.各患者均有手术指征,无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103.
目的对某中学学生聚集性结核病疫情进行分析,为预防和控制学校结核病的发生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5例学生结核病患者,实验室确诊病例2例,临床诊断病例13例,其中因症就诊2例,主动筛查发现13例;有症状4例,无症状11例;女性13例,男性2例,年龄在17~19岁,病例集中在高三年级,其中高三271班12例,罹患率为18.75%。结论传染源的长期存在是本次学生肺结核聚集性疫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原因,应加强学校结核病的防控,提高医务人员对结核病的诊断水平,加强学校肺结核疫情报告管理及学校结核病的宣传教育等针对性防控措施能够较好地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04.
正革兰阴性杆菌是感染性疾病特别是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分离的致病性多重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占据前几位。随着临床抗生素的滥用,该类细菌不仅对常用抗生素耐药,而且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也逐年上升。现将耐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碳青霉烯酶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碳青霉烯酶是指能明显水解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的一类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喉对于喉罩拔除后咽痛的疗效。方法:将90例使用喉罩的妇科和乳腺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 A组,n=30)、生理盐水组( B组,n=30)和利多卡因组( C组,n=30)。患者完全清醒拔除喉罩后A组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1 ml(内含布地奈德0.5 mg)+生理盐水1 ml喷喉,B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喷喉,C组给予2%利多卡因2 ml喷喉。分别记录喉罩置入的次数,喉罩置入至拔除时间,喉罩拔除后1 h(T1)、4 h(T2)、12 h(T3)、24 h(T4)的咽喉痛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3组患者年龄、体重、喉罩置入次数、喉罩置入至拔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与B、C两组相比在T1、T2、T3时间点疼痛分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喷喉对于喉罩拔除后的患者可有效降低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同时明显减轻咽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6.
微生物实验室在院感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宁  张裕祥 《新疆医学》2009,39(11):134-135
根据WHO的调查,在欧洲、东南亚等地医院感染的平均发病率人8.7%。在美国每年发生的医院感染超过两百万例,每例感染增加的直接医疗支出583—4886美金,因为医院感染致死者达数万例。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匹维溴铵对肠易激综合征 (IBS)患者的疗效 ,及对腹泻型和便秘型IBS肛门直肠压力和内脏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按罗马Ⅱ标准选择 84例IBS患者 ,均予匹维溴铵 5 0mg口服 ,每日 3次。分别于服药前、服药 1周和 2周后对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对 14例腹泻型IBS及 10例便秘型IBS患者分别于服药前和服药 2周后进行肛门直肠压力及直肠敏感性测定。结果 服用匹维溴铵 1周后 ,腹痛、腹胀和黏液便症状评分改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各为 2 .13± 0 .36比 1.2 8± 0 .35 ,2 .4 9± 0 .73比 1.35± 0 .17,1.0 3± 0 .2 7比 0 .4 3± 0 .12 ,P <0 .0 1) ,腹泻、便秘及里急后重症状评分显著改善 (2 .4 2± 0 .33比 2 .10± 0 .2 7,2 .0 7± 0 .4 5比 1.6 7± 0 .36 ,1.98± 0 .2 9比 1.6 8± 0 .2 7,P <0 .0 5 )。服用2周后 ,除排便困难外 ,IBS各症状评分均改善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腹泻型IBS内脏感觉阈值、排便阈值及疼痛阈值均有非常显著提高 (2 4 .39± 12 .0 7比 4 9.88± 7.14 ,34.2 5± 14 .77比 6 8.93±2 1.82 ,70 .2 1± 18.17比 10 4 .6 9± 4 3.2 3,P <0 .0 1)。便秘型IBS肛管括约肌静息压减低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84 .37± 4 3.76比 71.4 7± 2 9.88,P <0 .0 1) ,收缩压和舒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明确一种新型食管支架治疗狭窄和抗胃食管反流的作用。方法:17例(男16例,女1例)有梗阻症状的食管、贲门恶性肿瘤患者,在安装防反流型支架后,分别观察症状及体征,监测24小时食管pH(8例),并行食管内镜检查(9例)及胃肠X线检查(3例),以观察狭窄通畅情况及有无胃食管反流迹象。结果:置入支架后食管、胃、贲门通畅,无一例有胃食管反流存在。结论:此类新型支架有良好的抗胃食管反流作用。  相似文献   
109.
正患者,女,53岁,163 cm,48 kg。因"摔倒致右髋部疼痛,运动困难1 h"入院。入院后髋关节平片提示:右股骨颈骨折。既往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病史3年。入院时HR 90次/分,律齐,RR 16次/分,BP 133/91 mm Hg;意识清楚,说话声音含糊不清,语速慢;右侧鼻唇沟变浅,舌肌萎缩明显,舌肌震颤(+),伸舌  相似文献   
110.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内脏感觉及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MC)、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改变,探讨MC、SP、VIP对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黏膜标本取自19例正常人和22例腹泻型IBS(D-IBS)、20例便秘型IBS(C-IBS)患者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乙状结肠,应用特殊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对MC、SP和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进行染色,应用彩色病理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电镜观察MC及其毗邻结构;应用电子气压泵及灌注导管测压仪检测上述患者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对容量刺激的感觉及直肠顺应性.结果IBS组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MC明显增多,MC显著变异(P<0.01);IBS组结肠黏膜SP、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较正常对照组增多、增粗、阳性强度增强(P<0.01);IBS组SP、VI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的阳性强度均值、面积与MC的密度、面积密切相关(r=0.3860~0.6632,P<0.01、P<0.05),并可观察到MC与无髓神经末梢及浆细胞等内分泌细胞毗邻或密切接触;IBS组肛门直肠括约肌的静息压、收缩压、松弛压与正常对照组相似(P>0.05),感觉阈值、排便阈值、疼痛阈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直肠顺应性降低(P<0.01),向直肠内注气20或40 ml后均可引起直肠肛门抑制性反射.结论MC、SP、VIP在IB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起关键性作用,MC活性、SP、VI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IBS以内脏感觉及动力变化为特征的内脏高敏感性相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