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4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孙志平  申俊龙 《中国药业》2007,16(14):19-20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我国医药产业的市场结构,并提出 优化我国医药市场结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62.
四肢骨折内固定,多年来人们都以切开骨膜,行骨膜下置内固定物。虽然端士Ochsner氏提到骨膜为骨的主要血供来源,手术中钢板可放在骨膜上,而不必剥离骨膜。但未见详细报导。我们1987年7月—1990年7月,对113例147处四肢长骨干新鲜骨折,采用不切开、不剥离骨膜,在骨膜外置内固定物固定,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为确定布鲁氏菌病在我县的分布状况和流行程度,掌握分布的流行规律和特点加强布鲁氏菌病的防治工作,保障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畜牧业的发展,防止该病的发生流行,分析和掌握该病在人畜间的流行趋势,降低该病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效控制布鲁氏菌病的发生,防止该病流行,制定和完善子长县布鲁氏菌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6个监测乡镇家畜饲养户家庭成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中对布鲁氏菌病症状和密切接触家畜的重点人群进行RBPT试验,对疑似病例进行SAT试验.根据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试验检测确定病例.结果:2008年监测6个乡镇,106个行政村,3811人.虎红平板试验1034人,试管凝集试验40人,确诊22人,感染率2.13%患病率0.577% RR=3.9 PARP=74% 2009年监测6个乡镇,85个行政村,3500人.虎红试验平板351人,血清试管试验15人,确诊5人,外地报回4人,共确诊9人.感染率1.2% 患病率0.25% RR=4.8 PARP=79%.结论:①2008-2009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在疫区广泛宣传教育,深入调查,加强管理,对布鲁氏菌病的控制有显著的效果.②2008年的未检测乡-李家岔乡、安定镇、瓦窑堡镇在2009年成为新疫区,由于有新疫区的出现,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提示我们要更加广泛深入的进行宣传教,扩大监测范围,提高全民防病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Fas/sFasL和T淋巴细胞凋亡及其亚群的变化及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sFas和sFasL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用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法(APAAP)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肺结核、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Fas、sFasL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外周血sFasL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sFasL含量明显低于糖尿病组(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肺结核组。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外周血CD3^+、CD4^+T细胞降低。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sFas/sFasL系统和T淋巴细胞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外周血sFasL含量可作为鉴别糖尿病是否已合并肺结核的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检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sFas/sFasL的水平,并探讨两者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0例正常人、20例肺结核患者、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外周血TGF-β1水平及sFas和sFasL含量。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淋巴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肺结核、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外周TGF-β1及sFas、sFasL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GF-β1含量明显高于肺结核和糖尿病患者(P〈0.01)。糖尿病患者外固血sFasL含量最高。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组患者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肺结核组(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后TGF—β1和sFas/sFasL水平明显升高,可能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失调有关,两者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外周血sFasL含量可作为鉴别糖尿病是否已合并肺结核的指标。  相似文献   
6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血栓形成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狼疮抗凝物质(lupus anticoagulant,LA)是一种磷脂依赖性的病理性循环抗凝物质,为IgG、IgM或两者混合型的抗磷脂(ApL)抗体。D-二聚体(D-Dimer,DD)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指标。LA和DD的升高可能与SLE患者的血栓形成有关。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SLE患者38例,为我院2004-2005年的住院病人,男10例,女28例,年龄17-65岁,平均36.7岁。诊断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正常对照为健康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提高暗疮水成品的装量和含量均匀度.方法 参照原装搅拌叶结构自制搅拌叶,增大了搅拌范围和纵深,通过对两批暗疮水分别采用原配和自制的两种搅拌叶进行混匀分装,对两批成品随机抽样,比较稳定后的装量及沉降体积比,以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经方差齐性检查及t检验,自制搅拌叶组装量与含量均匀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自制搅拌叶可完善解决暗疮水成品装量和含量不均匀同题.  相似文献   
69.
医药行业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及人类对于医疗技术和药品疗效的无止境需求使得其成为15类国际产业之一。文章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对我国医药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现状、行业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上述研究结论讨论其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氨溴索(ambroxol)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及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的影响。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25 mg/kg)、PQ染毒组(PQ组,48只,腹腔注射PQ溶液25 mg/kg)和氨溴索治疗组(AT组,48只,对染毒大鼠腹腔注射氨溴索35 mg/kg),每组按1、3、5和7 d分为4个观察时段。观察不同处理后大鼠的死亡率、PaO_2、PaCO_2及肺组织湿/干重比(W/D)的变化,对肺组织行光镜及电镜检查,观察肺组织病理表现,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组织SP-A的表达。结果PQ组和AT组7d时死亡率分别为50.0%和25.0%。AT组大鼠3、5 d时PaCO_2低于PQ组,高于对照组同时点的PaCO_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T组大鼠3、5、7 d时PaO_2高于PQ组,低于对照组同时点的PaO_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Q组肺组织W/D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T组与PQ组各时点W/D比较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光镜及电镜病理观察,PQ组较对照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加重,AT组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PQ组肺泡上皮细胞SP-A表达7 d时阳性细胞的百分数为13.22%±2.2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82%±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6),AT组SP-A表达7 d时阳性细胞的百分数达到18.97%±0.91%,较PQ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具有一定的促进SP-A合成及分泌的作用,能减轻PQ中毒所致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