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近红外荧光检测嗜肺军团菌(LP)抗原的应用价值.方法 提取LP抗原制备免疫荧光L P抗体试剂盒 ,收集3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晨尿和痰液标本 ,近红外荧光法检测尿液标本 ,细菌培养法鉴定痰液标本.结果 尿液标本中LP抗原阳性4例.痰液标本中LP阳性3例.近红外荧光检测不与其他常见细菌发生交叉反应 ;其最低测出量为10 ng/m l ,稳定性及重复性良好.结论 近红外荧光检测LP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建立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并作为免疫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的辅助诊断手段. 方法 对59例拟诊为DILI的患者,通过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暴露于可疑药物,用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检测,依据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掺入值确定淋巴细胞被药物特异激活而增殖的程度.同时设立药物试验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预试验包括植物血凝素最适剂量和药物最适浓度等.试验同时设立4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每次暴露于相同药物,同步检测,所得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结果 DIL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敏感药物刺激后的增殖程度与经植物血凝素刺激后增殖程度相当,DILI患者暴露于目标药物后阳性者刺激指数(SI)>1.8,本研究59例拟诊为DILI患者中28例为阳性(47.46%),SI在1.9 ~ 43.08之间,均值为22.49,健康组SI≤1.8,DILI患者组SI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78±0.75和1.16±0.25,两组比较,t=3.3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特异性为94.92%,灵敏性为47.46%.结论 药物淋巴细胞刺激试验对免疫特异质性DILI患者的诊断具有较显著意义,反映了这部分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再次暴露于致敏药物后的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53.
姜小华 《山东医药》2007,47(23):88-89
1998年2月~2005年12月,我们对100例同一平面多根屈伸指肌腱断裂患者术后辅以中药汽化蒸熏,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对7例大龄先天肌性斜颈患者采用手术切断胸锁乳突肌的张力纤维,配合石膏外固定和面部、颈部按摩,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5.
姜小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0):131-132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与胆红素脑病时血清、脑脊液胆红素含量与病情评估。方法选取2006-2010年新生儿黄疸368例,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比较两组患儿不同体液中胆红素浓度。结果胆红素脑病组血清及脑脊液中胆红素含量较病理性黄疸组明显升高(P〈0.05),其含量高低同病情呈正相关(P〈0.01),血清与脑脊液胆红素比值与病情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及脑脊液胆红素可以作为胆红素脑病较敏感的诊断指标和病情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6.
促进骨折愈合,治疗骨不连、骨缺损一直是骨科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临床实践发现,脑外伤合并骨折患者骨痂的形成明显、骨折愈合加速,并可在软组织内形成异位骨化。为明确脑外伤与骨折愈合加速之间的内在联系,为临床治疗骨折、骨不连、骨缺损提供依据,国内外学者已开始在分子生物学水平进行研究,并逐渐认识到细胞因子的特殊作用。作为一种调节骨组织代谢的重要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PDG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功能蛋白,对胶质细胞和间质细胞具有促有丝分裂和趋化的作用。PDGF广泛存在于骨组织及脑组织中,对骨折的愈合及在许多生理病理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与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密切相关。本文就PDGF在脑外伤时对骨折愈合影响的作用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7.
合理应用利尿脱水药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2007年5月,本院对73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分别应用甘油果糖注射液、20%甘露醇和速尿进行治疗,并观察了治疗效果,以寻找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经CT或MRI确诊,脑出血25例,脑梗死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年龄41~83岁。除外心肌梗死、严重风湿性心脏病、呼吸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及肾功能不全者。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2例,B组21例,C组20例,3组一般情况相似,具有可比性。1.2方法A组给予甘油果糖注射液250 mL、20%甘露醇125 mL静滴,速尿20 mg静脉推注,…  相似文献   
58.
甲基强的松龙在哮喘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甲基强的松龙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方法:8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给予甲基强的松龙1~2mg/(kg·次),轻度哮喘1次静滴,中、重度2次/d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地塞米松0.25~0.5mg/(kg·次),用法同治疗组。结果: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哮喘疗程明显比地塞米松短。结论:甲基强的松龙治疗哮喘效果优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检测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纸片扩散法,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性,并以双纸片法(即D试验)分析红霉素对克林霉素诱导耐药表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77.2%。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及克林霉素同时耐药菌株占62.4%,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菌株占21.5%。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中D试验阳性分别为72.0%和57.1%。D试验阳性占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的68.8%。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常规开展D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红霉素对克林霉素的诱导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医师合理选用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方法 对1999年3月~2007年9月本科诊治的46例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几种保肢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6例中33例进行了4~6轮较完整新辅助化疗,13例未做化疗或只做了简单的术后化疗;其中33例新辅助化疗患者22例在2年内无复发及转移.46例病例中35例行广泛切除术,9例行间室切除术,2例行边缘切除术.其中44例行广泛切除术及间室切除术的患者26例2年内无复发,9例行间室切除术的患者5例术后随访2~8年未见复发及转移.结论 肢体软组织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应按分期、生物学特性、对化疗的敏感性等采取新辅助化疗、广泛切除术、间室切除术、体外循环热药灌注术、术后各种软组织重建术等综合治疗.首次手术阴性切缘是关键,化疗是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