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2篇
医药卫生   13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黄裕  周琦  王冬 《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2):83-8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及血清鳞状上皮细胞抗原(SCCAg)在宫颈癌患者随访中评价预后的价值。方法对比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复查的120例已结束治疗(手术/手术+术后放疗/全量放疗)的宫颈鳞癌患者的宫颈/阴道残端HPV-DNA及血清SCCAg阳性率。结果HPV-DNA的阳性率为49.17%,SCCAg阳性率17.50%,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HPV-DNA灵敏度优于SCCAg。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HPV-DNA和血清SCCAg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和52.17%(手术组)、58.82%和12.50%(手术+术后放疗组)、19.50%和20.58%(放疗组),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PV-DNA检测比血清SCCAg测定能更直接有效地评价宫颈鳞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两者联合可更有效地对宫颈鳞癌患者进行临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0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是成年人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生物钟基因能产生昼夜节律并控制其运转, 若表达异常将导致多种疾病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生物钟基因在DR发病机制及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 昼夜紊乱相关行为干扰了生物钟基因的昼夜振荡, 其表达水平的改变易致糖代谢调控失衡, 最终增加2型糖尿病及DR发病风险。另一方面, DR患者表现出昼夜节律紊乱特点, 生物钟基因可能通过影响一系列视网膜病理生理过程, 调控DR发生发展。因此, 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可作为疾病预防策略, 研究生物钟基因在DR中的分子机制可为更加全面地阐述DR发病机制、寻找治疗新靶点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3.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实时超声造影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50例腹腔脏器占位性病变进行实时超声造影研究,其中包括肝脏良恶性肿瘤196例,胆囊癌及胆囊良性病变39例,胰腺良恶性病变15例,所有病例均经过手术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证实。结果造影剂Sono Vue2.4ml静脉注射后,肝癌动脉相表现为整体快速增强,并在门脉相快速消退,在实质相显示为低回声;血管瘤呈周围向心性环状或结节状增强,门脉相及实质相进一步增强,持续较长时间;局灶性结节增生表现为中央扩散型快速整体增强,部分病例显示为车轮状;肝硬化增生结节的造影增强特征与肝实质一致;胆囊癌快速不均匀增强,胆囊壁连续性中断,胆囊良性病变及慢性胆囊炎胆囊壁连续;胰腺癌造影剂快速进入,消退时间早于胰腺实质,胰腺炎性肿块造影后回声与胰腺一致,或造影剂不进入。结论实时超声造影能显示肿瘤内微小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对腹部良恶性占位病变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4.
周琦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4):560-562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江湖称"沉默杀手",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伴随多种高危并发症,残害身心并威胁生命。预测至2030年,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糖尿病患者将增加[1]。现将糖尿病类型、发病机制和治疗新药与技术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5.
妇产科是一个以女性患者为主的集体,涉及到女性的生殖系统健康问题,还包括个人的隐私、感情家庭隐私等。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阶段,妇产科的男规培生面临的问题尤其突出,我院根据国家规培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具体的妇产科男规培生的培养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ybird capture,HC-2)检测高危型HPV感染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以2016年1—12月来我院就诊的481名可疑宫颈异常者行TCT及HC-2检查,结果阳性的患者行阴道镜取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481名检查者,TCT检查异常者81例(16.84%),HPA-DNA阳性例数为139(28.9%),对以上二者出现阳性者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异常者有63例(13.09%)。TCT、HPA-DNA单独及联合检出率分别为66.67%、75.34%及9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联合HPV-DNA检测,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独应用。结论 TCT和HPV-DNA均可应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二者联合检测,对宫颈病变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提高。  相似文献   
107.
正常和斜视儿童远近立体视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采用颜少明远用和近用二种随机点立体图分别对55例正常儿童,54例外视儿童,58例内斜视儿童进行远近二种距离立体视测定。正常组儿童的同视机检查远立体现优于体现本检查近立体视。47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的近立体现明显优于远立体现。7例恒定性外斜视均无立体现。内斜视儿童组二种距离立体现损害均严重。远距离检查无立体视占64%,近距离检在无立体现占86%。分析了眼位与立体现的关系,提出二种不同距离立体现测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8.
银屑病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皮肤病,其病理特征为表皮过度增殖,伴角化及真皮淋巴细胞浸润。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动力研究发现表皮内角质形成细胞增生周期变短,进入增生的细胞增多。银屑病表皮细胞增殖较正常皮肤表皮细胞强,与增加循环干细胞数量以加强角质形成细胞向外生长能力有关。为了探讨其细胞增殖能力与细胞循环周期的关系,我们选择了在分  相似文献   
109.
采用CAS200细胞成象分析仪,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测量以及组织病理学技术,对食管癌高发区人群食管上皮固有膜血管乳头增生状况(乳头的数目和高度增加),乳头区和非乳头区细胞的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和P53肿瘤抑制基因蛋白聚集,以及上皮内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食管癌变中的意义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食管上皮从正常到增生和间变的进行性发展,食管固有膜血管乳头数目增多,乳头高度增加,乳头区细胞的PCNA表达升高。轻度增生的病变,P53蛋白聚集多发生在乳头区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分布也与病变的进展程度有关。结果提示乳头区增生细胞可能是食管上皮最早发生癌变的部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可能是机体对细胞增生的一种保护反应。  相似文献   
110.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型多态分析-DNA序列测定(PCR-SSCP-DNA)和免疫组化技术,对食管癌高发区河南辉县居民食管上皮多灶性癌前病变的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和P53蛋白聚集的变化进行初步研究。结果:组织学发现在55例非癌患者中2例出现多灶性间变,26例多灶性基底细胞增生。免疫组化发现多灶性癌前病变的P53蛋白聚集的一致性发生率为93%;P53基因突变发生率为31%。其中一例中、下段病变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