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8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56篇
医药卫生   144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0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11.
洪萍  周俊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28-1329
慢性咳嗽通常是指咳嗽时间超过8周,以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X线胸片无明显病变者。约占呼吸科门诊的20%~30%,临床误诊误治率高,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严重困扰。有调查显示,81%的慢性咳嗽患者被诊断为“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性咽喉炎”。现对我院2007年10月~2009年6月呼吸科门诊67例慢性咳嗽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误诊误治原因。  相似文献   
112.
目的 探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DRG) 孔钾离子通道TRESK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22、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16):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采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法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暴露神经,不结扎.于术前1 d和术后1、3、5、7、14 d取8只大鼠,测定左后肢机械缩足反应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术前1 d和术后14 d痛阈测定结束后取L4,5术侧DRG,采用RT-PCR法测定TRESK mRNA的表达.结果 与S组比较,NP组MWT明显降低,DRG TRESK mRNA表达明显下调(P<0.05或0.01),TW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病理性痛大鼠DRG TRESK mRNA表达下调,该变化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中,连续接受中药治疗36个月的807例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病人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情况,以探讨长期中药治疗对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 ,对807例HIV/AIDS病人经中医药治疗后7个时点(疗前、6、12、18、24、30、36个月)的CD4计数变化、分层分析(〈200个/mm3、200~350个/mm3、〉350个/mm3)、不同病期、不同干预手段、可能感染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对7个时点主要症状积分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中药对CD4计数〈200个/mm3和200~350个/mm3之间的病人效果较好;可能感染时间集中在1990-1995年之间的病人,服用中药3年CD4的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中西药合用的效果优于单纯使用中药。结论长期服用中药可以稳定病人的免疫功能,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4.
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对心脑血管的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两个具有酚羟基的苯环(A-与B-环)通过中央三碳原子(C环)相互连接构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用C6-C3-C6表示.在植物体内多以游离态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从生源合成途径分析,这类物质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二级代谢产物,是许多药用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1].它包括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槲皮素、黄碱素、山奈素、黄酮醇,异黄酮、儿茶素等,存在于水果、蔬菜和植物中,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现有研究证实从植物提取的黄酮类化合物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对于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研究表面肌电联合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的作用.方法 16例脑卒中患者(观察组)和16例正常人(对照组)参加本项研究,采用表面肌电测试训练系统联合等速测试训练仪,进行踝关节等速被动运动时腓肠肌表面肌电的动态测试.惠者痉挛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级,设定踝关节被动运动时测试角速度分别为10°/s、30°/s,每一角速度下重复关节屈伸动作5次,组间休息1 min.分别测定两组踝关节被动活动过程中腓肠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RIMS)、峰阻矩(PT)和峰阻矩/体重比(PT/BW),并进行重复测试,二次测试间休息3min.结果 前后两次测试数据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角速度为分别10°/s、30°/s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RMS、PT,、PT/BW指标,除30°/s时的RMS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均差异有显著性(P<0.05).10°/s、30°/s两种角速度下观察组间及对照组间比较,除对照组组间PT.、PT/BW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P>0.05),其余数据各组问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表面肌电、等速测试评定肌痉挛有良好的信度,稳定性较好,可联合应用作为评定肌痉挛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比较不同麻醉方法在癫痫病灶切除术中应用的麻醉效果以及对致痫灶精确定位的影响.方法 实施致痫灶精确定位手术的患者30例,年龄15~60岁,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榆注(TCI)全凭静脉麻醉组(I组)、全凭吸入七氟烷麻醉组(Ⅱ组)及静吸复合麻醉(Ⅲ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唤醒麻醉的调控以及对皮层脑电图(ECOG)手术定位的影响.结果 3组患者各时点MAP、H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Ⅰ ECOG可检测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术毕清醒时间均较组Ⅱ、组Ⅲ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I对ECOG影响不明显,而组Ⅱ ECOG的棘波、α波、β波及δ波的频率都有明显减少,与组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Ⅰ相比,组Ⅲ患者ECOG的α波、β波的频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适的靶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是ECOG癫痫定位手术患者麻醉的良好选择.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易于调控,不干扰ECOG的检测,术后清醒完全而迅速.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疗效及预后。方法:对2001-2009年收治的76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6例患者积极采用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规则抗结核治疗,强化期2~3个月,总疗程1.5年。早期使用激素治疗,并配合脱水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后好转出院47例,死于脑疝18例,死亡病例中8例合并AIDS,死亡率23.7%;病情无好转,自动出院11例。结论: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年龄及有无并发症等诸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针对环境污染中十溴联苯醚(PBDE-209)对母婴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日益受到重视,研究经口胃灌十溴联苯醚(PBDE-209)对子代大鼠体液免疫毒性的影响.方法 经持续性母源暴露PBDE-209,观察其子代大鼠免疫器官脾脏组织结构变化、B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细胞因子(IL-4,IFN-γ)等变化,并检测总体血清中PBDEs原型化合物含量.结果 子代大鼠在出生2周时实验组CD19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9,P<0.01),实验组子代大鼠刺激指数(S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P=0.684).实验组的血清IFN-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血清总体PBDE-209原型化合物含量为502 392 ng/glw,对照组血清总体PBDE-209原型化合物含量为46 206 ng/glw,实验组高出对照组10个数量级以上.实验组血清中其他PBDEs家族原型化合物,且总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母代持续暴露高剂量十溴联苯醚(PBDE-209)后,对子代体液免疫功能存在一定的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9.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7岁,因发热、上腹疼痛、乏力、纳差、尿黄十余天于2007年7月20日入院.十多天前,患儿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9℃以上,不规则热型,伴上腹疼痛不适、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偶咳嗽、无痰.  相似文献   
120.
2000年1月-2009年12月,我们根据桡骨远端的解剖学特点,按Frykma骨折分类及患者骨质疏松等因素,采用切开复位"T"形钛合金金属板螺钉内固定.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等方法,对9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进行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