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7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经过漫长的孕育与等待,准妈妈终于要迎接宝宝的诞生.在分娩方式上,现代女性有了很大的选择权利.除了正常分娩外,还有剖腹产、无痛分娩、导乐分娩、水中分娩等.但是,孕妇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用最安全的分娩方式.自然生产是最自然,恢复最快的一种生产方式.请准妈妈们相信大自然的力量和自己的潜力,去体验一份做母亲的完整经历.  相似文献   
32.
近年来人们更多认识到导致急性脑血管病(ACVD)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目前MOF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根据我院1994年~1999年收治的170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的统计,其中61例并发MOF,通过死亡病例分析,  相似文献   
33.
脑出血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与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的病因、发病因素、防治措施。方法 对102例50-8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并发MOF41例进行分析。结果41例MOF患者共有113个脏器出现功能衰竭,发生频度依次为脑、消化道、呼吸功能、代谢、肾、心、肝。结论 年龄大、既往有慢性病史、脑出血量大者MOF发生率高(P<0.001),衰竭器官越多,死亡率越高(P<0.01);应注意早期监测各脏器功能,合理使用各种诊治手段,预防和减少MOF的发生,减低脑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4.
不安腿综合症(Restless legs Syndrome)首先由EKbom于1944年所描述,又称EKbom综合症。我们对36例患者口服西比灵治疗,获得尤佳的效果,现作临床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15例,住院9例,门诊27例,年龄18~75岁,平均39.6岁;病程1~34年。诊断依据:本综合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双小腿深部难以形容和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尤以夜间或休息时为甚。症状多出现在休息时,尤以夜间为重。按摩,拍打,行走或热敷其症状可暂时减轻。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治疗方法:西比灵,每晚2片(10mg),15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从心理健康服务对象的角度探讨老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方法 以12名离退休老年人、无业老年人为被试,应用自编半结构访谈提纲,与入选样本进行深度访谈.结果 获得4个类目,9个分析单元;使老年人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家庭矛盾、躯体疾病等,老年人对从业人员的要求较高,社会支持的力度、范围偏小.结论 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为老年人提供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待专业化、法律化.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非淋菌性尿道炎(NGU)中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的情况及耐药性。方法对502例NGU患者的分泌物、前列腺液等进行衣原体、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及药敏试验。结果502例中衣原体或支原体阳性者232例,总阳性率46.2%;衣原体(Ct)阳性27例,解脲脲原体(Uu)阳性221例,感染率分别为5.3%、44.0%;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3.1%(16例);支原体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的是米诺环素和多西环素(97.3%o、97.3%);耐药性较高的为氧氟沙星(72.3%)、环丙沙星(55.2%)。结论NGU患者支原体感染率高,以Uu感染为主;且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并出现多药耐药性;因此,对NGU患者,加强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对指导临床用药,最大限度地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7.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累及大、中动脉性的病变。人们逐渐认识到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窗口,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院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部位与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  相似文献   
38.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4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低颅内压综合征是指原因不明的一种低颅内压综合征。我院从1969年至1987年共收治44例,并非罕见。为引起临床上的重视,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住院41人,门诊3人。男性19人,女性25人。年龄15~81岁,平均39.8岁,30岁以下31  相似文献   
39.
摘要: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川崎病模型小鼠血管炎性损伤和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雄性小鼠经腹腔注射1 mg·ml-1的干酪乳杆菌细胞壁(LCWE)提取物0.5 ml建立川崎病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PNS低、中、高(100,200,400 mg·kg-1)剂量组、阿司匹林组(250 mg·kg-1),每组10只;另取10只小鼠经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连续给药7 d,1次/d。给药期间观察小鼠饮食、体质量等一般状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素(E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冠状动脉病理变化;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NF-α、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微粒(EMP)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检测炎症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酸化指标p-NF-κB在血管组织中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颤抖、饮食活动减少现象,冠状动脉血管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严重,小鼠体质量下降(P<0.05),血清TNF-α、IL-1β、IL-6、ET、VEGF水平及冠状动脉组织TNF-α、CAM-1、MCP-1、EMP蛋白、p-NF-κB阳性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PNS低、中、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小鼠颤抖及冠状动脉血管膜增厚、炎性浸润等病理损伤缓解,血清TNF-α、IL-1β、IL-6、ET、VEGF水平及TNF-α、CAM-1、MCP-1、EMP蛋白、p-NF-κB阳性表达均显著下降(P<0.05),且PNS各组呈剂量依赖性。结论:PNS可降低NF-κB/TNF-α炎症通路活化,降低炎症刺激引起的血管损伤,从而缓解川崎病小鼠血管炎性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析儿童川崎病(KD)并发严重心血管后遗症(SCS)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KD患者505例,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病变(CAL)分为非严重心血管后遗症(N-GS)组474例和SCS组31例。分析年龄、性别、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WBC)、发热时间、血红蛋白(Hb)、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血浆D-二聚体定量(D-D)、抗链球溶血素O定量测定(ASO)、EB病毒(EBV)、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和KD再发与KD并发SCS的相关性。分析KD并发SCS的高危风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SR、PCT、发热时间>10 d、KD再发、IVIG无反应与KD并发SCS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热时间>10 d(OR=6.73, 95%CI:1.75~22.94,P=0.02)、KD再发(OR=3.87, 95%CI:1.43~8.55,P=0.04)、IVIG无反应(OR=4.28, 95%CI:1.62~9.75,P=0.03)为KD并发SCS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发热时间>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