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7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85篇
医药卫生   3364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1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9篇
  2008年   173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8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医院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医院信息系统规模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对网络安全性、可管理性、可维护性、可扩展性、总体拥有成本等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网络安全、网络通讯速度、维护工作量等问题明显增加.我院信息系统目前有500多台工作站,采用以C/S体系为主、B/S结构为辅的体系结构.系统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网络流量大,容易造成网络拥挤,采用升级网络带宽的方法,投入成本较大;②网络维护工作量大,经常由于停电或非法关机造成工作站操作系统破坏;③一旦计算机病毒感染,很难控制病毒蔓延,在每台工作站都安装网络杀毒软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网络被病毒感染,但是网络杀毒软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影响工作站计算机性能;④C/S体系的应用软件升级麻烦.基于以上原因,我院于2003年9月份开始在工作站试用Windows终端代替原先的个人电脑,以下就Windows终端在我院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纤维结合蛋白(Nfibronectin Fn)在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治疗组27例27眼(初发8例8眼,复发19例19眼)单疱病毒性深层角膜炎患者滴用潍坊市中心血站制备的Fn滴眼液(富含纤维结合蛋白的冷沉淀滴眼液)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不用Fn滴眼液)26例28眼比较其治愈率、有效率、疗程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5眼,好转2眼;治愈率92.6%,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21天;随访2年,复发1眼,复发率为3.7%。对照组治愈23眼,好转5眼;治愈率为82.1%,有效率100%。治疗天数平均30.5天;随访2年,复发5例5眼,复发率17.9%。两者比较,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组比对照组病程明显缩短,平均缩短9.5天。不用Fn治疗的,其复发率明显提高。结论Fn滴眼液可增强角膜弹性,促进角膜再生,加速角膜缺损的修复,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对减轻角膜云翳的形成和视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且安全、方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在增生期和分化期过氧化氢(H2O2)预处理后H2O2损伤氧化耐受的变化。方法分别用浓度为0.05 mmol/L、0.10 mmol/L、0.25 mmol/L、0.50 mmol/L、1.0 mmol/L的H2O2处理增生期NSC(PNSC)和分化期NSC(DNSC)。用0.50 mmol/L的H2O2处理10 m in后,间隔6 h和12 h后再次给予0.50 mmol/L H2O2,观察细胞和损伤的情况。检测热休克蛋白27(Hsp27)、热休克蛋白70(Hsp70)、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变化。透射电镜(TEM)检测NSC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经0.50 mmol/L H2O2预处理10 m in,间隔12 h后DNSC可以产生H2O2耐受,并至少持续12 h;而PNSC并不能产生H2O2耐受。预处理后的DNSC在Hsp27和Hsp70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上升(P<0.05),TEM示存活的细胞均为比较原始的细胞。结论在给予0.5 mmol/L H2O2预处理10 m in后,间隔12 h后DNSC后产生对H2O2耐受;而PNSC不能产生耐受。这可能与Hsp27和Hsp70的增加有关。此外,这与原始状态NSC H2O2氧化耐受要高于分化状态的细胞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通过对反复喘息的患儿采用丙酸氟替卡松(flutieasone,FP)配合储雾罐吸入治疗,观察该方法治疗急性喘息发作和预防病后喘息再发作的疗效。【方法】研究组71例反复喘息发作患儿在采取以往综合治疗(包括抗菌素,吸氧,止咳等)外.应用FP配合储雾罐吸人治疗;同时设立对照组(仅用传统治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用药后急性喘息可迅速缓解,3d内缓解为35.2%.5d内缓解为90.1%.7d内缓解为94.3%。与对照组比较有较好的疗效。喘息缓解后继续用药1~3月,喘息在发作的发生次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用药期间未见副作用。【结论】FP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发作有较好的疗效。缓解喘息症状迅速.可作为预防反复喘息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5.
静脉滴注多索茶碱辅治婴幼儿急性肺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多索茶碱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止咳平喘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肺炎患儿62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安塞玛(多索茶碱)。【结果】治疗组气喘、咳嗽及肺部体征消退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多索茶碱静脉滴注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显著的平喘止咳作用,且安全、副作用小,是辅佐治疗婴幼儿肺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86.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中等职业学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根本保证。采用量化考核评价的方法择优录用本科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87.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8例报告和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告8例儿童家族性周期性麻痹(FPP)病例,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8例FPP儿童的家系遗传特性、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分析其病因和诊断。结果6例为家族性低血钾型周期性麻痹,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发作时血清钾1.9~2.8 mmol/L,平均2.4 mmol/L;心电图出现U波等低血钾改变;其中1例血糖减低。另2例属于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麻痹,也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性;发作时血清钾正常;1例血糖降低。8例甲状腺功能、肾功能和肌电图均正常。结论FPP为一组少见遗传性的骨髂肌离子通道病,根据家系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和相关辅助检查可确诊。  相似文献   
8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异同。方法采用规范化、标准化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明确和固定各治疗参数,以肩部疼痛和肩关节活动为观察指标,194例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分别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和电针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6·9%,电针刺激对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达到97·9%,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89.
11月17日,清远市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总结暨2005年工作动员大会在佛岗县汤塘镇召开,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廖迪娜,市卫生局局长张平在会议上总结了全市前阶段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对下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置,明确了2005年全市的目标任务,即覆盖率达50%。  相似文献   
90.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吗氯贝胺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方法:血浆样品在碱性条件下(pH 11.0)用二氯甲烷提取处理.色谱柱为μ-BondapakTM C18 (3.9 mm×15 0mm,10 μm),柱温37.0 ℃,流动相为乙腈-0.067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1∶5,pH 2.6),流速1.0 mL·min-1,内标为甲氧氯普胺,检测波长为240 nm.结果:吗氯贝胺在40~4 000 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8),血浆中最小检测浓度为10 μg·L-1(S/N=3),提取回收率为96.48%~100.38%,方法回收率在99.39%~103.07%之间,日内RSD≤8.14%,日间RSD≤6.25%.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一性强,可用于吗氯贝胺血浆浓度监测和药动学及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