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1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性激素结合蛋白(SHBG)基因Asp327Ash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后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实施根治性切除术的原发性HCC患者临床病理、血液DNA及预后生存资料,以单因素分析、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临床病理及Asp327Asn位点多态性与HCC术后复发关系,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描述各基因型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并对不同基因型无复发生存曲线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结果全组病例1、2年生存率分别为87%、76%,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19%。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结节数可能与术后复发有关,而Asp327Asn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术后复发无关。生存分析显示,在单一结节数的HCC患者中,虽然Asp/Asn+Asn/Asn、Asp/Asp基因型无复发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但生存曲线后半段明显分离。结论 SHBG基因Asp327Asn位点多态性可能与HCC术后复发无关,但是对于肝脏基本状况较好的HCC患者,该位点多态性可能对其术后远期预后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正HCV是慢性肝病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约有1.7亿人感染HCV病毒。HCV基因多样性程度高,分为至少6种基因型和至少83种基因亚型,这是HCV感染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因素。了解HCV各基因型的流行病学特点将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和疾病预防。HCV基因6型有多种亚型,同时特殊的传播途径又加快了这种基因型病毒的传播速度,因此了解HCV基因6型的流行病学特点显得越来越重要。现将相关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MDM2启动子区309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肝细胞癌(简称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349例肝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应用PCR-RFLP法检测患者309位点多态性。结果:X2检验未见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有关。但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女性中,其与肿瘤数目、有无癌栓有关;在男性中,其与肿瘤有无癌栓有关;在HBsAg阳性患者中,其与肿瘤数目有关。结论:在某些特征人群中,该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肝癌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4.
摘要:目的:优选清肺消痤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清肺消痤合剂中黄芩苷、小檗碱、芍药苷的含量。以各指标性成分含量和浸膏得率为综合评价指标,以浸泡时间、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及加水量为考察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系数,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结合正交试验法优选提取工艺。结果:优选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泡时间30 min,加水量为8倍,提取3次,每次1.5 h。结论:优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清肺消痤合剂的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B/C混合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干扰素α(IFN—α)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经IFN—α治疗的HBeAg阳性B/C混合基因型CHB患者,采集治疗基线及治疗12周后血清,扩增HBV全基因组并进行克隆,每份标本17—20个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及分子进化分析。结果2例HBeAg阳性B/C混合基因型感染CHB患者,优势病毒株均为C型毒株。经IFN-α治疗后,1例发生完全病毒学应答,1例发生部分病毒学应答并且治疗后B基因型病毒株完全清除。完全应答者与部分应答者治疗前C基因型准种复杂度为0.5562VS0.6305,部分病毒学应答者治疗后全基因组准种复杂度高于治疗前C基因型准种复杂度(0.6305VS0.7200),全基因组核苷酸水平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治疗前(0.00454VS0.00648核苷酸替换/位点)。结论(1)B/C混合基因型感染CHB患者优势病毒株为C型毒株。(2)B基因型病毒株对干扰素的敏感性高于C基因型,B/C混合基因型感染患者治疗后病毒准种复杂度及准种多样性升高。  相似文献   
106.
介绍一种新的输液排气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静脉输液具有给药迅速、疗效快、刺激小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临床。如何快速排除输液管中的空气 ,保证输液的顺利进行 ,是近年来护理同行们一直在关心和探讨的问题。本人于 1999年 2月~ 1999年 8月 ,在对 86 0例病人进行静脉输液的过程中 ,尝试使用反折滴管下端排气法 ,皆达一次成功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此法介绍如下。将输液瓶倒挂于输液架上 ,左手持头皮针连用输液管下端上抬 ,用拇指和食指固定住瓶颈 ,右手将输液器插入瓶塞内 ,顺势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夹住滴管倒置 12 0°~ 180° ,右手拇指贴放于滴管下端与输液器管连接处 ,液体…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孕妇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关联强度的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平果、靖西、德保、隆安、田东等县级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院的12 780例壮族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地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孕期产检资料以及出生结局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初步分析孕期贫血对早产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孕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关联强度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排除2 053例高血压或年龄≥ 35岁的孕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早期贫血组发生早产的风险是非贫血组的1.29倍(OR=1.29,95% CI:1.04~1.59,P=0.019);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显示,孕早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L"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孕晚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U"形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孕妇孕早期和孕晚期血红蛋白浓度与早产的关联呈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  相似文献   
108.
正军事训练伤是指军队(包括现役和预备役)、武警、民兵及其他接受军事训练的人员因训练而导致的肌肉骨骼系统的急、慢性损伤,简称"训练伤"。一般训练中出现的腿痛及肾脏功能紊乱、中暑、血尿等功能性病症,以及意外事故所造成的脏器、颅脑等损伤均不属于训练伤的范畴。军事训练伤的致伤因素极为复杂,既有人自身的内因,也有训练环境和气候等外因。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core、NS3、NS5A对内源性IFN-β表达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将HCVcore、NS3、NS5A表达载体pcDNA3.1/myc-His-core/NS3/NS5A转染至HepG2细胞,验证蛋白表达之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blot及ELISA方法观察3种蛋白对IFN-β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构建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载体,借助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探讨HCVcore、NS3、NS5A对IFN-β转录水平的调控机制。结果 pcDNA3.1/myc-His-core/NS3/NS5A在HepG2细胞中成功表达,与转染pcDNA3.1/myc-His空载体相比,pcDNA3.1/myc-His-NS3/NS5A过表达时,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抑制HepG2细胞内IFN-β的表达,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萤虫素酶活性检测显示,转染IFN-β全长启动子报告基因表达质粒后,与对照组相比,双萤虫素酶活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DNA3.1/myc-His-core过表达时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HCVNS3/NS5A在mRNA及蛋白水平能抑制IFN-β表达,并通过其转录水平影响IFN-β表达,core对IFN-β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其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治疗Bell麻痹的效果。方法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Bell麻痹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7例予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34例施以针灸治疗,每日1次。两组均予呋喃硫胺20 mg和维生素B120.5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阿昔洛韦6~1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地塞米松3~5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0 d。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1.35%,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29.41%,总有效率94.1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阿昔洛韦治疗Bell麻痹安全有效,可作为Bell麻痹治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