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C基因截短突变体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基因截短突变体抗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C基因截短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及野生型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C,瞬时转染HepG2细胞,用SDSPAGE western blot检测pcDNA3-△C、pcDNA3-C的蛋白表达。pcDNA3-△C与adwR9共转染HepG2细胞,以pcDNA3与adwR9为对照,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培养上清液及细胞内病毒量,用Native western blot分析C基因截短蛋白干扰核心颗粒形成。结果重组载体pcDNA3-△C、pcDNA3-C均可表达,DcDNA3-△C与adwR9共转染组上清液和细胞内病毒量较对照组降低,pcDNA3-△C和pcDNA3-C共转染组Native western blot条带与pcDNA3和pcDNA3-C共转染组条带相比较明显淡。结论 C基因截短突变体可干扰核心颗粒的形成,导致HBV复制下降。  相似文献   
22.
常用保肝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保肝中药的研究进展哈尔滨市第五医院程力敏哈尔滨建筑大学卫生所刘超英黑龙江省医药技工学校赵雅茹近年来,人们对天然药物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并觅到了不少对肝脏确有疗效的药物。到目前为止,已知有二十几种科属植物药对肝损伤具有很好的保肝作用,现将近年来研究进...  相似文献   
23.
胆矾粉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刘超英喻惠如(江西省宜春市中医院宜春336000)关键词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药疗法胆矾粉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自制胆矾粉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组方:鲜猪胆2个,白矾粉75g。制法:取2个鲜猪胆汁放入小锅中文火...  相似文献   
24.
痄腮验方     
1.六神丸10粒,研碎,以醋调后涂患处,日3~4次;同时口服六神丸,每日三次,每次5粒。三天即可见效。2.仙人掌一片,刮去皮剌,捶如泥状,调入芒硝10克,均匀地敷于患处,十二小时换药一次。3~5天可愈。3.紫金锭3~6片,用醋磨调成糊状涂患处。每日1~2次,同时视病情轻重,日口服2~3次,每次0.6~1.5克。2~5天内痛止、肿消、热退。  相似文献   
25.
胃肠道功能性疾病其发病率较高,病人遭受一定的身心痛苦,而目前医学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试图探讨这类疾病的一股流行病学特征。1.资料和方法研究对象为1994-3-1~1994-9-4期间共1531例,其中301例诊断为胃肠功能性疾病并列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通过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胃肠透视纤维胃镜、肠镜、腹部B超等)排除各种器质性疾病,并以临床特征分别诊断为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肠子激综合症(IBS)、胃神经症、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呢逆、危球症以及心理生理障碍。全部病例均详细记录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第一…  相似文献   
26.
我们自1987年以来应用使君子、百部保留灌肠,治疗蛲虫病患儿40例。结果:35例治疗1次,5例治疗2次,诸症消失,棉签漂浮法连续检查三次,蛲虫卵阴性,治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初步研究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BCCIP蛋白(BRCA2和CDKN1A相互作用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相关临床资料。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BCCIP蛋白在38例正常卵巢组织、52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其中卵巢上皮恶性肿瘤26例、生殖细胞肿瘤11例、性索间质肿瘤15例),采用单因素多元方差分析BCCIP蛋白表达水平与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病例特点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CIP蛋白在51.9%(27/52)的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其中Ⅰ期10例、Ⅱ期25例、Ⅲ期12例、Ⅳ期5例)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且根据FIGO 2000分期ⅡB~Ⅳ期卵巢恶性肿瘤组织有66.7%(18/27)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BCCIP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降。其蛋白表达水平对判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8.
贺小停  刘超英  李江 《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1):1291-1294
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占所有恶性上皮肿瘤的3%~5%.CUP的诊断方法包括免疫组化检查、影像学技术及基因芯片.CUP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前者可得益于局部手术或放疗、以铂类或紫杉醇类为基础的全身性化疗;后者则表现出对治疗的抗拒性,以铂类为基础的经验性化疗并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或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9.
杨一新  赵敏  许隽颖  刘超英 《江苏医药》2013,39(16):1895-1897,1985
目的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手术标本存档蜡块56份。其中,正常卵巢组织6份,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20份,卵巢癌组织30份。用免疫组化比较各组蜡块标本AMPKα1、AMPKα2及p-AMPK蛋白表达。结果AMPKα1蛋白表达于细胞的胞浆;卵巢癌组织中AMPKα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0%,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35%和正常卵巢组织的33%相仿(P>0.05)。AMPKα2蛋白也表达于胞浆,少量表达于胞核;其在卵巢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的45%和正常卵巢组织的33%(P<0.05)。卵巢癌中p-AMPK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AMPKα1和AMPKα2蛋白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卵巢癌组织中AMPKα2蛋白高表达,表明AMPK信号传导途径在卵巢癌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0.
进展期胃癌化疗效果不佳.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年来进展期胃癌综合治疗的新手段.目前这些策略主要包括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通道的靶向治疗、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道的靶向治疗、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等.近期有关HER2、EGFR、VEGF、mTOR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西妥昔单抗、贝伐单抗、阿帕替尼、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拉帕替尼、RAD001 (everolimus)等综合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报道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