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0篇
  免费   224篇
  国内免费   171篇
医药卫生   552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24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210篇
  2005年   275篇
  2004年   299篇
  2003年   242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84篇
  1996年   167篇
  1995年   150篇
  1994年   150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95篇
  1990年   73篇
  1989年   8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5篇
  196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bioequivalence between 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rhGH) for reconstitution, and two dosages of liquid formulation of rhGH [ (151U) 5mg or (301U) lOmg per 3ml ]. Methods The study drugs were tested in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and three-period crossover studies in 24 healthy male subjects. The three drugs were administered b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t a dose of O. 21U/kg body weight. A continuous somatostatin infusion was given in order to suppress the secretion of endogenous GH. The ve- nous blood samples were drawn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test the serum concentration of GH. The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analyzed by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90% confidence intervals (CI) of AUC0-24h among three products were all within 80% - 125% interval ( 103. 4% - 116. 5%, 105. 7% - 119. 6% and 91.9% - 103. 7%, respectively), and the Cls of C,~ among three products were all within 70% - 143% interval (91.9% - 114. 0%, 103. 7% -127. 2% and 81.6% -97. 4%,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statisitical difference of tmax among all the three products. Conclusion These data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bioequivalence between rhGH for reconstitution and two liquid formulations of rhGH.  相似文献   
92.
手部掌、指骨骨折在手外伤中占很大比例,其功能恢复一直是困扰手外科医师的难题之一。传统上对于闭合骨折多采用手法复位和石膏外固定;开放骨折复位后采用克氏针内固定,但这些固定方法都不能维持骨折部位的充分稳定,不能早期功能锻炼,畸形愈合率或不愈合率较高,影响了功能的恢复。2002年6月至今,我们根据AO治疗的原则,对15例23处手部骨折患者应用AO微型钢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黄芪丹参复方成分提高胎盘血供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有效防治胎盘血供不足所致妊娠并发症提供思路。方法提取分离有效中药黄芪、丹参复方成分,运用一氧化氮合酶(NOS)阻滞剂L-精氨酸甲酯(L-NAME)制作一氧化氮合成阻滞大鼠模型,透射电镜观察胎盘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模型组胎盘滋养细胞水肿,线粒体肿胀、空泡化明显,滋养细胞表面绒毛稀少,凋亡细胞增加,而中药治疗组明显较轻,凋亡数目较少,与空白组近似。结论 黄芪丹参复方成分可能提高滋养细胞活力,阻抑滋养细胞异常凋亡,防止胎盘浅表着床,有利于滋养细胞的植入,从而达到提高胎盘血液供应的目的。  相似文献   
94.
1 前言 近代医学是基础科学与现代工程技术的结合、应用紧密关联的科学。现代医疗预防机构的水平,取决于其应用现代医疗仪器设备的水平。随着我国人民卫生保健事业的迅速发展,医疗仪器设备的不断增添和更新,已成为各级  相似文献   
95.
颅脑手术后呃逆的证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术后常发生呃逆,西医病房每邀中医会诊。我近年来诊治十余例而有所得,兹录二例于后。例一:陈某,男,45岁。患者头晕10天,头痛3天,突然人事不  相似文献   
96.
于手术显微镜下采用自行设计的肾窦内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闭锁7例。术后随访静脉尿路造影,同位素肾图检查证实肾盂输尿管吻合口通畅,肾积水明显好转。此术式视野清楚,操作方便,肾盂与输尿管断端对合整齐,术后成功率高。文中对肾盂输尿管完全撕脱预防,小儿肾盂闭锁的治疗,显微外科技术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7.
目的定量检测Wnt-1诱导分泌蛋白1(Wnt-1 induced secreted protein-1,WISP-1)基因在人直肠癌及远端正常直肠组织中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提供线索。方法提取人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直肠组织总RNA,采用实时RT—PCR分析WISP-1的表达,再对PCR结果进行分析。结果WISP-1 mRNA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直肠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ISP-1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有相关性。结论WISP-1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成为直肠癌诊断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98.
骶管阻滞是小儿手术常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但应用套管针法行连续骶管阻滞和术后镇痛,目前文献报道不多。我院自2003-10~2004—06采用普通套管针连续骶管阻滞行小儿手术及术后镇痛,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9.
远端蒂筋膜皮瓣内浅静脉干定时放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预防远端蒂筋膜皮瓣静脉危象和提高皮瓣成活质量的方法. [方法]通过于26例大面积下肢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内浅静脉干远心端蒂部结扎,近心端留置静脉留置针外引流,每天6 h定量放血,连续5d,密切观察皮瓣血供及肿胀情况. [结果]26例皮瓣全部成活,无1例出现静脉危象,无明显肿胀期.随访1~2年,皮瓣质地柔软,无明显色素沉着,均恢复保护性感觉. [结论]此方法能预防远端蒂筋膜皮瓣的静脉危象,提高皮瓣的成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检测促肝细胞再生磷酸酶-3(PRL-3)mRNA在结直肠癌(CR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RC发生发展以及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半定量PCR测定46例CRC组织及其对应正常黏膜、6例结直肠腺瘤(CRA)及其对应正常黏膜以及18例淋巴结和肝转移灶中PRL-3mRNA相对表达水平,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单链多态性分析法(PCR-SSCP)检测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6例CRC中PRL-3基因表达量较相应正常黏膜组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7比0.4±0.1,P<0.01);6例结直肠腺瘤组织与对应的正常黏膜中PRL-3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6±0.3比0.5±0.2,P>0.05);12例淋巴结转移灶和6例肝转移灶PRL-3基因表达量分别为2.1±0.8和3.3±1.0,显著高于原发癌肿、正常黏膜、阴性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P<0.01)。PRL-3基因表达水平与CRCDukes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PCR-SSCP分析发现,6例肝转移灶中有1例出现异常泳动条带。结论PRL-3基因在CRC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基因表达上调和基因突变共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