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12篇
  免费   1364篇
  国内免费   921篇
医药卫生   29197篇
  2024年   103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469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481篇
  2019年   526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448篇
  2015年   590篇
  2014年   1234篇
  2013年   1042篇
  2012年   1108篇
  2011年   1275篇
  2010年   1227篇
  2009年   1249篇
  2008年   1240篇
  2007年   1266篇
  2006年   1423篇
  2005年   1450篇
  2004年   1266篇
  2003年   1168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969篇
  2000年   904篇
  1999年   860篇
  1998年   755篇
  1997年   682篇
  1996年   669篇
  1995年   637篇
  1994年   520篇
  1993年   432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371篇
  1990年   308篇
  1989年   271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180篇
  1986年   142篇
  1985年   129篇
  1984年   98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98篇
  1981年   56篇
  1980年   41篇
  1979年   24篇
  1978年   17篇
  1959年   19篇
  1958年   30篇
  1957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991.
大连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的现况与分析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了解接受VCT的人群现状,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干预计划。方法对2002~2004年间到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寻求VCT者进行匿名的访谈式调查,求询者自己决定是否接受HIV抗体检测。结果共咨询1 918人次,75.70%的求询者自愿接受了HIV抗体检测,从中检出9例阳性。求询者以21~40岁青年为多,占92.92%,男性占80.92%。60.90%的求询者因有高危性行为前来咨询。56.97%的求询者首要关心的是HIV检测相关问题,包括窗口期、检测方法及费用、检测结果准确性及保密性等。普遍求询的问题有艾滋病症状、传播途径及感染概率等,占37.33%。结论VCT服务对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对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分枝菌中embB基因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的相关性. 方法 比例法检测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乙胺丁醇(EMB)耐药性,基因测序检测embB基因的突变,2检验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84株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中有43株(51.2%)对EMB耐药,41株(48.8%)对EMB敏感,57株耐多药菌株(67.9%)的embB基因发生突变.在43株EMB耐药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40株(93.0%),而41株EMB敏感菌株中,embB基因突变的菌株为17株(41.5%),embB基因在耐药菌株中的突变频率远高于敏感菌株(2=25.58,P=0.00).embB306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其在耐药菌株的突变率也高于敏感菌株(2=12.37,P=0.00),embB基因和embB306位点检测EMB耐药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93.0%和65.1%,58.5%和73.2%,76.2%和69.0%. 结论 EMB耐药的产生与embB基因和embB306突变有关,二者用于检测EMB耐药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性的反向斑点杂交(reverse dot blot hybridization,RDBH)技术,并观察其效果。方法 针对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序列及常见的突变位点,分别设计1条野生型和7条突变型探针,建立RDBH技术,对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喹诺酮耐药性检测,以比例法药敏试验和DNA测序做对照。结果 应用比例法药敏试验、DNA测序、RDBH三种方法分别检测59株喹诺酮耐药株和51株喹诺酮敏感株,与比例法相比,RDBH试验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49%(41/59)、100%(51/51),符合度为83.63%;而RDBH与DNA测序结果比较,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56%(40/41),98.55%(68/69),符合度达98.18%。结论 RDBH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喹诺酮耐药具有良好的灵敏度、特异度和符合度。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对老年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急诊处理的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在临床上急诊处理老年帕金森病患者的便秘。方法:选择因便秘在我院急诊就诊的患有帕金森病的老年患者167例,随机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A组用常规肥皂水灌肠法;B组用开塞露40 m L肛门内挤入,在肠管内保留10min,观察2 h内两组的排便情况。结果 :两组多数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可在1~2 h内排便,两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2.41%),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塞露肛门内给药治疗急诊老年帕金森病便秘患者简单有效、方便快捷、便于护理,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对Frey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89例腮腺良性肿瘤手术病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2例腮腺切除术后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对照组腮腺切除术后不植入脱细胞真皮基质,分别于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时复查对比两组患者Frey综合征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复查,Frey综合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Frey综合症发生率与腮腺肿块大小无明显相关。结论:近期观察显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植入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降低Frey综合症发生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微小RNA结合位点基因的5个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相关性。方法纳入女性乳腺癌病例及健康对照各400例。用Mass ARRAY时间飞行质谱技术分析5个多态性位点的多态性。结果 5个位点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无相关性(P均0.05),而在绝经前的女性中,rs11097457 TC/CC(OR调整后=0.63,95%CI:0.41~0.98)、rs1434536 TC(OR调整后=0.61,95%CI:0.39~0.96)及TC/TT(OR调整后=0.64,95%CI:0.42~0.98)、rs1970801 GT(OR调整后=0.62,95%CI:0.39~0.98)及GT/TT(OR调整后=0.62,95%CI:0.40~0.95)基因型与乳腺癌的低风险相关。5个基因多态性位点与乳腺癌的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 rs11097457、rs1434536、rs1970801与绝经前女性的乳腺癌的低发病风险相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第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的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p27kip1,简称p27)(P-p27Thr18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行手术切除的80例结直肠癌组织标本,以及6对新鲜结直肠癌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87和p27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质印迹结果均显示,P-p27Thr18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直肠癌组织中P-p27Thr187阳性表达率为100.0%(80/80),高表达者52例(65.0%,52/80),低表达者28例(35.0%,28/80);而癌旁正常组织中P-p27Thr187阳性表达率为13.8%(11/80),与结直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2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8%(39/80),癌旁正常组织中为90.0%(7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Thr187阳性表达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有关(均P<0.05);P-p27Thr187表达强度与细胞增殖指标Ki-67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487,P<0.05),与p27表达强度呈负相关(r=-0.394,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P-p27Thr187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其有助于综合评估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对结直肠癌的预后判断及诊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在腹部外伤发生肝脾破裂病人手术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急诊腹部外伤手术患者30例,采用美国 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机行血液回收与回输,对术中回收血量>1000 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1000 mL 者手术结束时清洗回输,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血液回输前及血液回输后、出室时的收缩压(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se,MAP)、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SpO2)、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数值。结果:患者平均回收血量为1410 mL,血液经洗涤回输后,患者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除1例患者术后10 d死于脓毒症以外,其他患者预后良好,且未见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腹外伤肝脾破裂患者术中血液回收安全有效,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量,减少库存血的输注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观察行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后患者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变化,以及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关系。方法:对行全脑DSA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6,24,48 h采集血液、尿液样本,分别进行NGAL、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患者术后6 h的尿 NGAL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 <0.01);术后48 h的血肌酐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0.05);术后48 h的尿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点(P <0.05)。尿 NGAL 与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r=0.574,r=0.623,均P=0.000)。结论:测定尿液中 NGAL 的变化可早期发现行全脑 DSA 后患者急性肾功能的异常。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究急性肺栓塞不同危险分层与心电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根据危险分层进行分组。其中,低危组35例,中危组30例,高危组25例。均行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心电图观察指标为心率、P波、QRS波群、T波、ST段变化,动态心电图观察指标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结果高危组窦性心动过速、肺型P波、SⅠQⅢTⅢ、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均高于低危组,高危组ⅢST段抬高、V1ST段抬高、V1~V4T波倒置发生率高于中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心率变异性指标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每5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均低于中、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危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束支传导阻滞阳性率均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肺栓塞时心电图改变与危险分层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