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4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144篇
工业技术   317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87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04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57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DHTML和RDO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目前用的CGI,ASP等开发WEB数据库的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说明了产特点,进而 基于DHTML和RDO技术的WEB数据库开发技术,介绍了一种使用微软Visual Basic6.0集成开发工具结合DHTML技术开发WEB数据库的具体方法,最后通过实例文章说明了如何将该技术使用于实际的WEB数据库的开发中。  相似文献   
82.
83.
顾一明  徐群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10):259-261
目前各种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广播校时的方式,对同一网络内的计算机进行时间同步。由于传播过程中的网络延时、网络传输速度等原因,采用这种方式的校时精度很难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校时方法,采用了精粗组合的手段提高了校时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校时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4.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核心内涵之一。黄河流域水安全问题是中国水安全问题的缩影,探索构建行之有效且具有黄河流域特色的纳污红线管理制度体系和工作格局,对于提高黄河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意义重大。针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质量状况,探索建立流域与区域相结合、水利与环保相联合的黄河水资源保护管理体系,构建流域水功能区划及水资源保护规划体系,依法强化以入河排污口为重点的水功能区管理,积极探索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加强水质监测网络体系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为黄河流域实施纳污红线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能力支撑,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黄河流域实施纳污红线管理的整体构想与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85.
为扩大太湖流域空间数据库数据的覆盖范围,提高数据完整性,太湖流域管理局组织在原有1:250000水利基础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开展1:50000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的建设。介绍太湖流域1:50000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建设的背景及资料收集的情况,描述水利基础电子地图数据库建库的流程。针对建设成果的复核,以河流图层为例介绍图形和属性数据复核的方法,并为满足成果展示的需求,提出河流分级的几点原则,以期为下一步开展流域水利普查和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6.
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报警方式触发的电站故障自诊断专家系统.以除氧器为诊断对象,采用报警状态信息触发专家推理过程,利用实时征兆以及规则库进行故障类型的有效实时诊断.现场测试表明,诊断结果准确,且具有一定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87.
在认知无线电网络中,主用户使用授权频段时认知用户需要避让。这将导致认知用户原路由上工作频率的频繁切换。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切换,维持原路由上数据持续高效地传输,提出了一种优化的认知无线网络路由维护方案。在认知无线网络中,当认知用户测得主用户存在时先测试主用户的运动速度、运动方向等信息,继而根据主用户实际的运动情况判断认知用户是否可以避让。仿真结果显示,认知用户通过有效的避让既避免了对主用户的干扰,又维持了认知网络原路由继续工作。  相似文献   
88.
系统地介绍了变压器铁心故障的原因、类型、表现特征和处理方法,并用实例演示了查找铁心故障的全过程。合理运用油色谱分析的三比值法、四比值法和变压器空载试验,可以快速全面地查处故障点,最后介绍了查找铁心故障的几点经验,如在铁心接地线上装设电流表,当一个故障找到时,不能放弃其他试验检查等,以保证变压器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9.
In this pape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5 nm strained fin-typed field effect transistors (FinFETs) with oxide-nitride-stacked-capping layer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The FinFETs are fabricated on two different wafers, one is bulk silicon and the other is silicon-on-insulator (SOI) substrate. A three-dimensional device simulation is performed by solving a set of density-gradient-hydrodynamic equations to study device performance including, such as the drain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the ID-VG and ID-VD curves), the drain-induced barrier height lowering, and the subthreshold swing.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trained bulk and SOI FinFETs shows that the strained bulk FinFET is promising for emerging multiple-gate nanodevice era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ability point of view.  相似文献   
90.
In this paper,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 (MOSFET) with silicon/gallium-arsenic (Si/GaAs) stacked film are numerically studied. By calculating several important devic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on-state current, the subthreshold swing, the drain induced barrier lowering, the threshold voltage, the threshold voltage roll-off, and the output resistance, a 50 nm Si/GaAs MOSFET is simulated with respect to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Si/GaAs film.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ure Si MOSFET, Si/GaAs MOSFET shows promising characteristics after properly selecting the thickness of Si/GaAs film. Among Si, germanium (Ge), and Si/Ge MOSFETs, Si/GaAs MOSFET relatively exhibits a higher driving capability due to higher carrier mobility within the Si/GaAs film. However, quantitatively accurate estimation of device characteristics will depend upon more precise calculation of band structure of the stacked fil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