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基于时窗的双资源约束车间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复杂制造环境下双资源约束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提出基于时窗调度策略的继承式遗传算法。该算法基于时窗交集充分利用数控设备加工时工人的时窗空隙;以信息素为载体传承父辈染色体种群的进化经验,并采用基于流量的改进伪随机比例转移规则和自适应云调整参数,生成分支种群;仿照动物的种群组织模式提出多种群King交叉进化模式,并针对双资源约束特点引入资源进化算子;基于被支配域的概念提出扇形分割的轮盘赌选择算子,以较小的计算复杂度选择非劣解集和较优个体。在采用马尔科夫链知识对整个算法的全局收敛性进行理论分析后,通过对随机算例仿真运算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该算法虽然解分布均匀程度不甚理想,但算法搜索性能和收敛性较优。  相似文献   
82.
增量配电业务加强、电能替代战略实施等新形势电力发展需求使得我国配电网升级改造需求与投资建设规模持续增加,研究一套合理、全面的配电网中长期动态规划投资的评价模型对指导配电网精准投资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供电质量、电网结构、装备水平、供电能力、信息化水平和投资能力6类准则的"输入-输出"指标刻画配电网综合性能的改善效率,利用模糊层次聚类分析法构建组合权重优选模型;将信息熵和时间度理论引入配电网规划期望性能的评价模型中,建立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动态标尺评价方法,以区域间比较竞争和考核激励的方式引导配电网精准投资,实现配电网建设成本最小化、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算例分析了某省9个地区的配电网投资规划策略,验证了所提方法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83.
推进园区电能替代是改善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针对综合园区能源系统进行电能替代受配电网络改造限制的情况,提出采用风光储系统作为供电系统的方案。首先构建综合园区能源系统中电替热、电替冷和电替油负荷模型。然后提出考虑配电网运行状态和需求响应的风光储最优容量双层配置模型,该模型包括配电网层和风光储系统层。最后采用Cplex进行求解,得到综合园区电能替代下考虑配电网运行状态和需求响应的风光储系统最优配置方案。通过IEEE 33节点系统以及某实际园区的电能替代负荷数据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风光储系统供电并计及负荷的需求响应能解决园区电能替代负荷增长的需求并兼顾其最优经济配置。  相似文献   
84.
可用传输能力(ATC)为输电网在现有承担的传输水平上,还可以供售卖的输电容量。随着输电网的开放,ATC的计算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优化潮流根据ATC的概念计算出区域间互供电交易下的稳态ATC,并进一步计算出在固定的双边合同下,区域间如何优化来实现该合同。用四川省的293节点计算出了稳态下的ATC,以及优化运行满足双边合同的有效性、经济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85.
本文通过析因试验设计,对影响烟支圆周稳定性的关键因子进行分析验证及确定,量化因子的影响程度及效应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因子进行优化和生产跟踪验证,提高烟支圆周的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ZJ17卷接机大压板位置、小压板位置、烟舌出口位置与烟支圆周标偏有明显的效应关系,当大压板位置调整在7.9mm、小压板位置调整在7.9mm、烟舌出口位置调整在6.8mm时,烟支圆周标偏可以控制在0.05mm左右。经过卷接机台的生产验证,实际烟支圆周标偏达到了0.053mm。  相似文献   
86.
黄媛 《广东电力》2006,19(9):8-12
针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存在滤波效果不够理想这一问题。根据系统的参考信号是周期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I型学习律的迭代学习控制算法。通过实施遗忘因子学习律增强系统鲁棒性的同时。引入了在最优目标下选择模糊参考电流误差的D型学习律前馈环节。并且利用PSIM软件对所提出方法和传统的滞环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从动态响应和控制精度两个方面做了比较。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7.
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2-amino-1-methyl-6-phenyl-imidazole[4,5-b]pyridine,PhIP)是食品加工和烹饪中含量较高且有致癌风险的杂环胺类化合物。该文在以苯丙氨酸和肌酐为前体物质的模型体系中,考察阿魏酸、咖啡酸、对香豆酸3种单体酚酸以及混合酚酸对PhIP形成的抑制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酚酸类物质在模型体系中对PhIP形成的抑制效果是否存在相互协同作用。结果表明,在单体酚酸模型中,当酚酸浓度为10-10mg/mL或10-9mg/mL时,从整体效果比较3种单体酚酸对PhIP形成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分别为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而当酚酸浓度为10-8mg/mL时,阿魏酸对PhIP形成的抑制效果强于对香豆酸;在混合酚酸模型中,阿魏酸+对香豆酸的组合对PhIP形成抑制效果最强,抑制率为56.37% ,咖啡酸+对香豆酸的组合对PhIP形成抑制效果最弱,抑制率为13.33% 。推测其反应机理可能是酚酸类物质与前体物质发生反应生成新的化合物,消耗掉前体物质的量,从而抑制模型体系中PhIP的形成。  相似文献   
88.
探究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对茶叶代谢物组成和数量的影响,筛选发酵前后茶叶中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以期揭示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对普洱茶品质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分析接种紫色红曲霉进行茶叶液态发酵后茶叶代谢物的变化,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筛选发酵前后样品中的显著差异性代谢物。从灭菌原料(R)和发酵样(M9)中共检测到991种代谢物,其中215种发酵后显著上调,主要包括黄嘌呤、山奈酚、氨基苯甲酸、槲皮素、D-甘露醇、顺-11-十八碳烯酸等;464种发酵后显著下调,主要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香豆素、O-磷酸胆碱、茶黄素、绿原酸、丁香醛、原花青素等。紫色红曲霉液态发酵后茶汁中代谢物组成和数量同灭菌原料对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通过差异代谢物的筛选与分析,可为紫色红曲霉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研究提供参考,有利于利用紫色红曲霉发酵进行新型普洱茶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89.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