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72篇
工业技术   22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无机组合粒子/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协同效应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了利用无机组合粒子的协同效应增强增韧聚丙烯的新思路。硅灰石(W)、滑石(T)、重晶石(B)、碳酸钙(C)、石英(Q)与纳米氧化铝(N)等无机粒子经组合、超细并表面处理制得无机组合粒子(CIPs);CIPs与聚丙烯(PP)混合、挤出并注射成型制备CIPs/PP复合材料标准试件,并按相应国标检测材料性能。结果表明,无机组合粒子填充PP材料的综合性能明显高于相应单一粒子填充的PP材料;纳米氧化铝的添加降低了熔体粘度,改善了填充体系的流变性能,实现了聚丙烯塑料的同时增强增韧。  相似文献   
82.
聚丙烯酸铵在纳米氮化钛上的定量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聚丙烯酸铵在纳米氮化钛粉体上的定量吸附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纳米氮化钛的等电点在pH=3.8左右,加入分散剂PAA-NH4后,等电点移至pH=2附近,PAA-NH4在纳米氮化钛上的吸附量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同时溶液的酸碱性也影响吸附量,扫描俄歇分析结果表明:PAA-NH4吸附在纳米氮化钛颗粒表面上。  相似文献   
83.
分散剂用量对几种纳米氧化锆粉体尺寸表征的影响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来源的纳米氧化锆粉体在尺寸表征中的影响因素.其中,加入的分散剂用量不同,测得的粉体颗粒尺寸有很大差别,不足或过量的分散剂影响粉体的颗粒尺寸分布.这种影响是通过改变粉体表面的电荷分布来实现的.超声时间长短是影响粉体尺寸表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4.
放电等离子快速烧结纳米3Y-TZP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SPS)快速烧结结纳米3Y-TZP材料,利用SPS技术快速烧结,可制备出完整、致密的3Y-TZP材料,在烧结温度为1300℃,保温3min条件下,相对密度达98.2%,晶粒仅100 ̄130nm,研究发现,材料的密度随烧结温度的变化趋势与一般快速烧结有明显区别;材料的晶粒随烧结温度的提高而长大,但长大幅度小于其他一些烧结方法所得的3Y-TZP材料,本研究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理  相似文献   
85.
聚丙烯酸铵在纳米Y-TZP上的定量吸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聚丙烯酸铵在纳米Y-YZP上的定量吸附情况。测定波长为260nm。分散剂的吸附量受球磨时间、溶液的酸碱性以及分散剂加入量的影响。当pH=1.02时,吸附属于高度亲和型吸附,最高吸附百分数达98%,加入分散剂后,除强酸条件下,整个体系为pH趋近8.3,Zeta电势在-35~40mV之间,在较宽的pH范围里,体系初始的pH值对吸附情况影响较小。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  相似文献   
86.
本文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Y2O3:Eu3+粉体,并采用KAl(SO4)2及Na2SiO3溶液进行表面包膜处理,在纳米Y2O3:Eu3+粉体表面获得了约2nm厚的复合氧化物膜,发现包膜处理对纳米Y2O3:Eu3+粉体分散性能及表面结构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pH值对BaTiO3纳米粉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文研究了溶胶-凝胶过程中不同pH值条件下制得钛酸钠纳米粉的性能,从双电层理论及反应机理分析讨论了pH值对胶体的形成及团聚状态的影响,得到了反应的优化条件(溶液的pH值应控制在8以上),制得粒径小,颗粒分布均匀,少团聚的BaTiO3xdisplay status  相似文献   
88.
SiC-ZrO2(3Y)-Al2O3纳米复相陶瓷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用非均相沉淀方法制备的纳米SiC-ZrO2(3Y)-Al2O3复合粉体经放电等离子超快速烧结得到晶内型的纳米复相陶瓷,超快速烧结的升温速率为600℃/min,在烧结温度不保温,迅即在3 min内冷却至600°C以下. 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1450℃超快速烧结得到的纳米复相陶瓷的抗弯强度高达1200MPa,断裂韧性K1c为5 MPa1/2. TEM像显示纳米SiC颗粒大多分布在Al2O3母体晶粒内,也有一些纳米SiC颗粒分布在ZrO2晶粒内. 断裂表面的SEM像表明,穿晶断裂是其主要的断裂模式,这是所制备的纳米复相陶瓷力学性能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9.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粉体制备方法-醇-水溶液加热法来制备纳米ZrO2(Y2O3)粉体.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条件,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ZrO2(Y2O3)粉体.与通常的共沉淀法相比。该方法制得的粉体因形成一种“包裹”结构,使得单斜相含量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从而更有利于烧结.  相似文献   
90.
纳米氧化钛陶瓷的烧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醇盐水解制备的纳米氧化钛粉体(~13nm)在500~800℃下煅烧,用XRD研究氧化钛相变过程中粉体的热稳定性,发现在加入0.4wt%的金红石相作为晶种后;晶粒生长受到较好的控制,同时分别在30、57和200MPa下对纳米氧化钛样品进行热压烧结,用密度仪、压汞仪和SEM对烧结前后的样品进行表征后表明,700℃的热压烧结样品已开始致密化,200MPa、800℃热压烧结样品的相对密度为97.2%,此时3~15nm的小气孔仍难以消除,这些小气孔的存在是纳米氧化钛陶瓷在较高的压力下难以完全致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