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4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采用钙/磷比为1.5的磷酸三钙(tricalciumphosphate即TCP)溶液对Mg-Zn-Zr合金进行表面涂层处理,并对Mg-Zn-Zr/TCP涂层材料表面相成分、组织结构及其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g-Zn-Zr合金表面改性后生成了TCP涂层。当沉积时间由36h增加到48h时,涂层由颗粒状转变为层状结构,耐蚀性下降。TCP涂层可以提高材料的腐蚀电位,能有效降低Mg-Zn-Zr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速率。Mg-Zn-Zr合金在模拟体液中极化形式为电化学极化。  相似文献   
42.
采用气氛保护加机械搅拌方法熔炼Mg-xZn-Ca-yHA(x=1,3,5;y=0,1,3,5)系列合金及其复合材料。通过金相显微镜(OM)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其铸态微观组织;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物相组成;电化学和体外浸泡实验测试挤压态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羟基磷灰石(HA)颗粒可添加至Mg-Zn-Ca合金中,并在冶炼温度下脱水,转变成为了β-Ca3(PO4)2,同时显著细化基体合金的晶粒。其中,添加质量分数1%HA的复合材料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Mg-3Zn-Ca/1HA复合材料的腐蚀电位、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速率分别为–1.582 V,1.47μA/cm和14.19 mm/a,明显优于Mg-3Zn-Ca合金的–1.662 V,2.22μA/cm和21.28 mm/a。而添加3%HA的Mg-3Zn-Ca-3HA复合材料由于HA在基体中的部分团聚导致其耐腐蚀性能较Mg-3Zn-Ca合金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3.
以AZ80A市售镁合金为参照,研究了镁基纳米复合材料镁,即:碳纳米管(Mg/CNT)复合材料及氧化镁(Mg/MgO)纳米复合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腐蚀行为.浸泡过程中测量溶液的pH值变化,在浸泡1、4、8、10、20和30d后计算其腐蚀速率,并通过XRD分析腐蚀产物成分.结果显示:Mg/MgO纳米复合材料比Mg/CNT复合材料耐腐蚀,Mg/CNT复合材料在4d时已经腐蚀完,AZSOA型镁舍金最耐腐蚀。三者的腐蚀产物成分基本相同,均为Mg2CI(0H)3-4H2O及少量的MgCl2.  相似文献   
44.
镁/聚乳酸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中和聚乳酸降解过程后的酸性,提出镁颗粒与聚乳酸的复合材料新体系。采用造粒-注塑工艺制备了3%Mg/聚乳酸(PLA)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了产物的微观形貌与物相组成;测试了力学性能;采用模拟体液浸泡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采用造粒、注塑工艺可以制备这类复合材料,少量镁颗粒的加入对聚乳酸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明显,其中拉伸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下降了6%和12.5%,但弯曲强度有所增加。聚乳酸降解后的酸性得到了有效的中和,聚乳酸浸泡30 d后的pH值为6.28,而3%Mg/PLA复合材料浸泡30 d后的pH值仅为6.85。  相似文献   
45.
本文综合研究了海洋大气环境下镁合金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比较分析了各种因素对腐蚀行为的影响,对当前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在海洋大气环境下,表面薄电解质溶液膜的包覆是镁合金发生电化学腐蚀的主要原因,且多发生局部腐蚀。相比于内陆大气环境,海洋大气中含有较多无机盐气溶胶颗粒,导致点蚀成为主要的局部腐蚀形式。相对湿度的升高会导致薄电解质膜厚度增加,进而加速整体腐蚀速率。随气温上升,镁合金的大气腐蚀速率线性增加,而空气中的CO2可以抑制NaCl对镁合金的侵蚀。该领域未来需更多关注具体使役环境下合金的腐蚀机理,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腐蚀行为的协同作用机制,以指导海洋用镁合金材料的设计和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