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氮钒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氮、钒单掺杂对二氧化钛改性的优势,利用溶剂热法重点研究了氮、钒共掺杂对TiO2光催化性能的提高.采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了掺杂TiO2催化剂的物相、尺寸及光吸收性质.实验结果表明,当Ti∶N∶V的摩尔比达到1∶1∶16%时试样在紫外区和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最佳,亚甲基蓝在紫外灯照射30 min后的降解率可达91.7%.  相似文献   
22.
共轭聚合物是一类结合了光学、半导体电子性能和聚合物加工性能的新型材料,1995年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出现以来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在对文献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影响聚合物发光电化学池性能的若干因素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3.
采用电沉积方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Ni-Co合金镀层,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分析了不同沉积电流密度下制备镀层的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并利用极化曲线研究了Ni-Co镀层在天然海水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沉积电流密度的增加,Ni-Co合金镀层的平整度先增加后降低,镀层中镍钴比例先升高后下降。沉积电流密度为85 mA/cm~2时,Ni-Co合金镀层具有最大的极化电阻和较宽的钝化区,表现出较好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24.
氮化硅掺杂环氧树脂复合涂层的制备及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将氮化硅作为填料加入环氧树脂,提高碳钢Q235有机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方法利用球磨法将氮化硅填料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探究了不同氮化硅含量涂层对Q235碳钢基体的保护,利用电化学阻抗谱(EIS)、吸水率实验、附着力实验及盐雾实验表征不同氮化硅含量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添加氮化硅后,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及干湿态附着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氮化硅的加入降低了涂层的吸水率,增加了涂层的耐盐雾时间。浸泡初期(0.5 h),环氧树脂涂层(不含氮化硅)的低频阻抗模值为7.7×10~8?·cm~2,添加氮化硅的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均增加了两个数量级,氮化硅含量为5%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最大,为8.6×10~(10)?·cm~2。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不同氮化硅含量的涂层低频阻抗模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氮化硅含量(占环氧树脂质量的百分比,后文同)为5%的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降低程度最小。浸泡2400 h之后,氮化硅含量为5%的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最高,仍然能够达到3.3×10~8?·cm~2。结论氮化硅填料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耐腐蚀性能,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金属基体免受腐蚀破坏。并且,当氮化硅含量为5%时,涂层的耐腐蚀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5.
羧甲基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对铝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环境友好的重要衍生物,采用失重及电化学方法(EIS)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CM—ehitosan)在1mol/LHCI溶液中对铝(2024)的缓蚀作用。失重和电化学测试均表明,当羧甲基壳聚糖浓度达到200mg/L时缓蚀效率最高,可达88.54%。进一步的拟合计算表明,羧甲基壳聚糖在铝表面的吸附基本遵循修正的Langmuir吸附等温式,并获得上述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Go、△Ho和△So。  相似文献   
26.
于美燕  陈守刚  崔得良  李凯  尹衍升  王昕 《功能材料》2006,37(11):1856-1858
利用水热方法合成了氮化硼枝蔓晶,根据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吸收(FTIR)测试确定了产物的物相组成,X射线能谱仪(XPS)也证明了枝蔓晶的立方氮化硼成分,同时,利用透射电镜(TEM)和选取电子衍射(SAED)的测试结果分析了枝蔓晶的形貌和表面特征,另外,本文结合负离子配位多面体理论探讨了枝蔓晶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7.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性、可生物降解性等优点,是当前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文章对有关纳米纤维素的相关论文、专利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国内纳米纤维素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纳米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检索关键词为纳米微晶纤维素、纳纤化纤维素、微纤化纤维素、细菌纤维素,检索时间范围为:2001.01~2015.10。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后,纳米纤维素研究发展迅速,论文发文量呈快速上升趋势,并进入技术成长期;2010年后,相关专利申请数量稳步上升,纳米微晶纤维素和细菌纤维素的相关专利数量增长明显;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相关项目的申请数量快速增多。  相似文献   
28.
本文从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出发,介绍工程机械工业设计现状及以用户为导向的工业设计方法,指出造型是客体情境与本体情境求解的综合产物,在此基础上提出驾驶室造型三要素:品牌、风格、特征,并用该方法指导压路机驾驶室造型求解,以用户数据趋动设计,求解出符合品牌、风格、特征的造型,使产品外观得到提升的同时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驾驶室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9.
海洋工程用铝合金部件在服役环境下引发的点蚀、晶间腐蚀等已成为困扰机器装备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的关键问题。目前,阴极保护、缓蚀剂、阳极氧化和保护涂层是针对海洋环境中铝合金腐蚀的常用防护措施。阐述了海洋工程装备常用的铝合金类型和使用场所,发现5系和6系铝合金是船舶制造和海洋平台搭建的首选材料,其中,具备优异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的5系铝合金一般用来制作甲板、储存装置等大型主要承力构件。重点综述了铝合金在海洋大气区、浪花飞溅区、海水全浸区的腐蚀行为和腐蚀机制,经对比发现,与钢不同,铝合金在海水全浸区的腐蚀最严重,而在环境最恶劣的浪花飞溅区腐蚀损伤相对较轻;点蚀、晶间腐蚀是2种典型的铝合金腐蚀类型,同时应力腐蚀、微生物腐蚀也制约着铝合金在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最后分析了当前在海洋环境中对铝合金腐蚀防护采取的几种措施,指出工程实际中采用的防护方式为2种及2种以上措施的联合使用,并提出铝合金未来在失效行为分析、性能优化和涂层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研发在极端海洋环境下服役的铝合金及其防护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以多巴胺修饰304不锈钢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和自组装成膜法制备了SiO2基、TiO2基和SiO2-TiO2混合基有机-无机杂化涂层。探讨了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和11-巯基十一烷酸(MUA)在不锈钢基体上的成膜性和成膜后的抗腐蚀性能。借助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锈钢基体上的杂化膜的显微形貌,塔菲尔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对比分析了杂化膜的抗腐蚀性能。结果表明,MUA和TiO2、SiO2能复合成膜,膜的致密性好,具有可重复性,且引入TiO2和SiO2后,其抗腐蚀性能有较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