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基于临空条件变化对倾倒变形斜坡影响的认识,以澜沧江古水水电站倾倒变形边坡为原型,通过3组斜坡模型的离心试验,模拟不同坡角条件下反倾层状斜坡的变形演化与破坏过程,获得坡角变化与倾倒变形发展演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倾斜坡倾倒破坏最先发生在坡脚位置,而后向上部发展。坡角越陡,产生这种变形需要的累积时间越短;反倾层状岩质斜坡倾倒变形演化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1)斜坡岩体倾倒,斜坡后缘沉降;(2)坡脚岩层破裂,岩体"倾倒–弯曲"变形;(3)折断带从坡脚向坡顶延伸,坡顶岩体张拉破坏;(4)折断带延伸直至贯通,岩体"倾倒–折断"破坏;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坡度较陡的斜坡发生倾倒变形的范围更大,更可能在倾倒过程中产生多级折断带,造成斜坡破坏的能量释放不是一次性的;坡角的变化会导致斜坡最终失稳模式的差异,坡角越缓,倾倒变形斜坡更有可能演化成为整体滑移失稳,坡角越陡,岩体倾倒后出现崩塌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22.
岩石的宏观断裂与其内部微结构和微缺陷紧密相关,建立岩石微观破裂机理和宏观断裂之间更直观的联系是当今断裂力学的难题之一.本文以金沙江上游泥盆系中统中段的绢云母千枚岩与硅质板状千枚岩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与力学试验等多种测试手段,通过对2种千枚岩岩石断口的微观形貌特征的研究,揭示了千枚岩岩石微观破裂形式、破裂机理与其矿物组成之间的联系.指出绢云母千枚岩岩石以沿晶面擦花的微观破裂形式为主,是典型的微观脆性剪断,而硅质板状千枚岩岩石既有沿晶断裂的拉断破裂,又存在切晶擦花的剪切微破裂形式,是属于拉、剪破裂并存的微观破裂机制.进一步结合岩石断裂的力学特征,分析千枚岩微观破裂与宏观断裂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千枚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的断裂形式与其微观破裂形式是可对应的.这一结论为建立起岩石微观破坏机制和宏观断裂特征的桥梁提供了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3.
如今宽带需求日益增长,城域网改造升级日益频繁。针对这种需求。分析了当前城域核心光网络的现状及下一代网络的构想,重点分析了ROADM的技术优势、系统组成及类型,指出在城域核心网中采用ROADM技术将是网络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4.
传统车辆设计与优化依赖专家经验,导致开发周期长、人力物力消耗大,难以紧跟市场需求,而有限元技术的发展为车辆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丰富的手段. 本研究以某客车底盘车架为对象,以操稳及结构安全性为导向,对车架进行轻量化设计. 首先,对客车底盘进行了有限元模型建立与简化.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了载荷加载方式和计算工况. 其次,结合工程实际,对当前底盘车架进行改进后,明确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与变量,提出了优化方案对底盘进行轻量化设计. 通过模态分析、应力分析与变形分析,对弯曲、制动及转弯工况下的优化方案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在满足车辆动态性能基础上,有效实现了轻量化优化,提升了操稳及结构安全.  相似文献   
25.
基于随机L系统的三维分形树算法和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达  胡德婷  何兴恒 《计算机应用》2007,27(Z2):100-101
基于随机L系统理论,采用三种基本节点符和相应的几种产生式规则,通过记录当前代数和每个节点的生成代数,用它们的比值来控制树干粗细和相应节点符对应的产生式规则的选择,达到逼真地模拟自然界植物生长过程的随机性和规律性.用户通过调整这一比值,可以得到表现不同特征的目标树.该算法生成的三维分形树结构性强,能很好地被解释和编辑.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了复合材料加筋板的筋条冲击损伤及冲击损伤对加筋板轴向压缩(CAI)行为的影响。针对T型单筋加筋板,通过落锤法从面板一侧对筋条进行5种能量水平的低速冲击。试验结果表明:冲击筋条产生的面板凹坑不易观察;当冲击能量低于筋条损伤门槛能量时,加筋板筋条无损伤出现,筋条-面板也不会发生脱粘;一旦冲击能量超过筋条损伤门槛能量,筋条的腹板会在弯曲拉伸应力作用下损伤,同时筋条-面板之间会出现严重脱粘。分别对完好和损伤试验件进行压缩试验,试验结果显示:低于门槛能量的冲击对加筋板的压缩屈曲载荷影响不大,同时只会略微降低失效载荷;而冲击造成筋条损伤后,筋条在压缩过程中会由于损伤扩展出现卸载;卸载后的筋条会对面板失去支撑,使面板的屈曲载荷降低,从而大幅地削弱加筋板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27.
针对目前电气系统设计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照新的数字化设计流程,在CHS与CATIA等先进软件设计平台的支持下进行新的流程设计,并给出新的电气设计流程。在CHS的环境下绘制设计出电气系统原理图,在CATIA中绘制出三维的电缆图,通过配置开放的交互接口,实现二维/三维协同设计。  相似文献   
28.
为提高装备综合保障工作水平,建立鱼雷保障性参数体系。在讨论保障性参数体系分类的基础上,根据参数选取原则,结合鱼雷武器装备实际情况,由上至下选择参数建立较为完整的鱼雷保障性参数体系,可用于确定相应指标。该参数体系的建立为鱼雷保障性要求论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从操纵者人机交互过程中肌肉生理信号角度出发,针对目前操纵舒适性评价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肌肉生理信号特征参数,运用正则化RBF网络,对人机交互操纵舒适性进行评价的方法。以典型人机交互过程驾驶操作系统为例,进行实验与数据统计,通过正则化RBF网络对实验测得的操纵者肌肉生理信号特征参数和主观舒适度评分构成的样本进行学习和训练,建立操纵舒适性评价模型。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0.
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在青海油田引进以来,经过几年的试验应用,不断改进完善,取得了较好的防砂、防蜡效果,延长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文中介绍了螺杆泵的组成及其作用,以及现场使用情况,为在油井结蜡严重、油层较浅、地形复杂的花土沟油田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