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学习汉语普通话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外汉语教师的师资力量的匮乏,严重制约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针对希望进一步掌握普通话口语学习的外国学习者,该研究提出了一种普通话游戏学习系统。本系统的学习模式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和语言学研究成果,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限制,对学习者进行实时评测,提供学习报告与口语学习的最终评定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较为有效地辅助外国学习者的普通话口语学习。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元件和神经网络的复合材料损伤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基于智能元件和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复合材料损伤监测的原理,回顾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复合材料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总结了国内外的主要成果,提出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应用神经网络进行复合材料的健康监测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基于模糊推理的复合材料柔性梁损伤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模糊理论具有处理不确定性信息的能力,在表征复杂的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内、外部参数的类属、性态等的不精确、不明晰性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为了监测复合材料层合结构的脱层损伤,引入以微观力学理论为基础的连续性损伤力学模型,提出用于模糊推理损伤监测系统的新的损伤表征参数,该损伤参数从脱层损伤的几何本质上描述脱层损伤的特性,比常规的以各方向弹性模量减少为特征的损伤表征更具有准确性和直观性。建立基于新的损伤参数的模糊推理损伤监测系统,并将其应用于复合材料柔性梁的脱层损伤监测中,仿真算例表明该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出结构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有限元逆分析方法进行荷载识别的大计算量的缺陷,以及鉴于传统的BP网络的速度慢和局部极小值问题,该文提出了将有限元方法与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e Function,简记为RBF)神经网络结合对受集中载荷作用的壳体结构进行荷载识别。通过有限元方法计算出压电元件的集聚电荷,以该电荷来构建训练样本对网络进行训练,再将没有进行训练的电荷数据送入到训练好的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实现对壳体结构荷载的作用位置和大小的评估。最后给出了对壳体结构荷载识别的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和模糊聚类分析相结合的复合材料结构脱层损伤监测方法。该方法融合神经网络学习能力强和模糊逻辑推理自适应、自组织、容错性好等优点,简化神经网络学习数据获取及模糊推理规则建立的过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含有脱层损伤的复合材料试件进行数值模拟,以前六阶弯曲模态频率构建训练样本,将实验模态分析结果经送入训练好的模糊RBF神经网络进行预测,从而实现对复合材料梁的脱层损伤定位和损伤程度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模糊RBF神经网络鲁棒性好,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贺容波  郑世杰 《振动与冲击》2013,32(21):112-118
本文针对当前的光致伸缩驱动器构型在壳类结构的振动抑制中不能产生负膜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片组合驱动器构型。并将该构型层合在圆柱薄壳结构的上下表面,建立了光电层合圆柱壳独立模态振动控制方程。考虑到光致伸缩驱动器的非线性和时变驱动特性,以及模型的不确定性,设计了基于性能函数负梯度调节的规则自组织模糊主动控制器,克服了常规模糊控制器控制规则设计的困难;为了验证上述提出的控制策略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取得了理想的振动控制性能,实现了柔性薄壳结构的非接触主动振动控制。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四角蛤蜊的利用率为目的,采用木瓜蛋白酶对其软体部位进行酶解,探究时间、温度、p H、料液比和酶添加量对四角蛤蜊酶解液的影响,得出木瓜蛋白酶对四角蛤蜊软体部位酶解的最佳时间为3 h,最佳温度为50℃,最佳p H为7.5,最适料液比为3︰100 g/m L,最适添加量为3 500 U/g。  相似文献   
18.
相比于国六法规的发动机测试循环(WHTC和WHSC),中国汽车行驶工况发动机测试循环(CATC和CASC)更能反应我国车辆实际行驶状态。为了研究上述4种测试循环的不同,本文通过一款4L四缸柴油机,分别开展了CATC、CASC以及WHTC、WHSC下的排放测试并进行了气态污染物排放特性分析。结果表明:WHSC和CASC循环的平均排温较WHTC和CATC循环的平均排温高100℃,对应的NOx和PM排放在WHSC和CASC循环下能满足国六限值,而在WHTC和CATC循环下未能满足限值要求;CO和THC的排放则受排温和测试循环中低负荷工况占比影响较大。本文同时还总结了在不同测试循环的排气流量、转速、扭矩和平均排温等工况特性,阐述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ATQ淬火工艺在耐磨铸钢件和铸铁件上应用,耐磨铸件采用ATQ淬火+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可改善水淬冷却速度快而产生的铸件开裂,并使铸件达到力学性能要求。同时,给出了ATQ淬火工艺在耐磨合金钢、高碳铬钼钢、抗磨白口铸铁等材料铸件上的应用实例,提供了有价值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