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4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汝官瓷和钧官瓷的主成分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多种釉色汝官瓷和钧官瓷的原料来源、成分和分类关系,正确鉴别两窑瓷器,选取汝官瓷样品34个、钧官瓷样品50个,由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测定了样品的化学组分.将所有样品的7种主成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以下分析结果:汝官瓷胎的Al2O3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钧官瓷胎的,而CaO,TiO2的平均含量比钧官瓷胎的略高;汝官瓷胎的SiO2,Fe2O3,K2O平均含量明显低于钧官瓷胎的,而MnO平均含量比钧官瓷胎的稍低.汝官瓷釉的Al2O3,CaO平均含量明显高于钧官瓷釉的,而K2O,MnO的平均含量比钧官瓷釉的略高;汝官瓷釉的SiO2平均含量明显低于钧官瓷釉的,而TiO2,Fe2O3平均含量比钧官瓷釉的稍低,即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的主成分平均值是不相同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多数汝官瓷胎、钧官瓷胎样品的原料产地和成分接近但有所不同,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的原料产地和配方则明显不同.从主量化学组成上可以较好的区分汝官瓷釉和钧官瓷釉样品.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米氏散射和瑞利散射对钧瓷内小气泡和分相液滴的散射进行模拟计算,以对比两种计算方法的差异.通过对比计算,解析了钧瓷乳光产生的机理.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单个颗粒的散射,气泡的散射远远大于分相.气泡和分相的散射都是各向异性,并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但它们对短波选择的程度随粒子半径变化是不同的,小气泡是单调的,而分相液滴会有极值出现.  相似文献   
13.
14.
用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古钧瓷和古汝瓷起源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50个古汝瓷、古钧瓷和仿古瓷的釉和胎等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的36种微量元素含量,将这些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聚类图,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材料来源。结果表明,这批样品虽然跨越几百年,釉色不同,出自不同的窑口,但古汝瓷胎和古钧瓷胎同类,古汝瓷釉和古钧瓷釉同类。胎料产地集中,釉料产地分散些,釉料产地覆盖了胎料产地。古汝瓷和古钧瓷有着基本相同的原料来源,而且这些材料来源是长期稳定的。现代钧瓷多数与古钧瓷相近;2个现代汝瓷和古汝瓷相似,1个与古汝瓷疏远;景德镇瓷与汝瓷、钧瓷无关。  相似文献   
15.
利用质子激发X射线荧光分析(PIXE)测试分析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样品的主要化学组成,用多元统计判别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起源关系.结果表明:汝官瓷、张公巷窑青瓷和刘家门窑青瓷釉基本能很好的区分;但是胎区分得不是很理想,张公巷窑青瓷的胎可以和汝官瓷、刘家门窑青瓷胎很好的区分,汝官瓷胎和刘家门窑青瓷胎有个别样品不能分开.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断裂位置的应力计算及断裂位置的微观组织分析,应用裂纹理论及材料力学相关方法,对自来水表管接头及螺母断裂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铸造工艺及车削加工的不当导致了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在以Delphi 70作为前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服务器开发数据库过程中, JPEG格式图像数据存储和读取显示的两种方法,即内存流法和路径链接法。使用内存流法可以减少磁盘操作,更易于数据库的维护和管理,还可提高数据的安全性;使用路径链接法加快了数据库的检索速度和图像数据传输速度,极大地扩展了图像数据库的信息量。这两种方法对于图像数据库的应用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作者介绍了核子秤作为第三代计量器具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功能特性和使用特点。文章还着重介绍了核子秤在我国大中小型水泥厂中的推广应用情况,以及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并对核子秤应用中的安全问题,设备选型和实物标定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古耀州瓷釉起源的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中子活化分析(NAA)技术测定古耀州瓷釉样品和耀州窑博物馆附近粘土矿样品中29种元素的含量,将这批NAA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这批时间跨越数百年、釉色迥然不同、出自不同窑口的古耀州瓷釉的原料来源比较复杂。其中,唐代的黑釉原料产地非常集中,青釉和白釉原料产地分散;宋代兔毫瓷釉和酱色瓷釉的原料产地和唐代的黑色瓷釉接近。宋代的青瓷釉和金代的月白瓷釉原料产地较为集中,且有别于唐代。耀州窑唐三彩的原料产地稍分散,它们与其它耀州瓷釉样品的原料来源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0.
郊坛官窑瓷器的原料来源和着色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28个效坛官窑残片样品、1个效坛官窑遗址缸内泥料、1个练泥池内泥料、1个官窑所在地的紫金土样品和4个现代仿古官瓷的釉和胎样品进行中子活化分析,测定每个样品中36种元素的含量。将测量数据进行模糊聚类分析,得到动态模糊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效坛官瓷胎和釉的原料来源明显不同,郊坛官窑有着稳定的釉料和胎料产地。铁是古官瓷釉的主要着色元素。用色彩分析仪测量古官瓷釉的反射光谱,确定了各种釉色的主波长;用穆斯堡尔谱测定釉中结构铁(Fe^2 、Fe^3 )的相对含量与各种釉色主波长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揭示郊坛官瓷的着色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