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0篇
工业技术   1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发射软控制和卡锁控制这2种控制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由活塞组和多个密闭腔室组成的新型空气炮发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通过介绍发射控制系统的总体组成以及工作原理,建立了空气炮的三维模型,对控制系统的受力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并将其抽象为数学模型进行理论计算,利用Matlab软件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系统中各部分的动力学关系和关键参数。经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新方案在原理上的可行性。最终得到结论:该新型发射控制系统安全可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52.
针对现有被动检测防御方法的不足、商业产品费用昂贵、部署复杂等问题,研究一种简单快速的主动防御技术进行WEB动态实时主动防御,以解决面向WEB服务器的攻击防御难题。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规则库设计、威胁系数算法等技术实现。利用D3 WEB可视化技术实现监测度量WEB入侵情况。该技术最大限度降低了主动防御漏报和误报率,提高了防御效果和执行效率,保证了正常网络通信的质量。  相似文献   
53.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曲线后坐缓冲装置,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对装置的运动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和处理仿真结果,评估及预测该装置的缓冲能力,为动能缓冲装置的设计和实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脱硫灰调理对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邢奕  洪晨  赵凡 《化工学报》2013,(5):1810-1818
利用脱硫灰调理生活污水剩余污泥并探讨了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脱硫灰可明显改善污泥脱水性能,单独用脱硫灰调理污泥,投加量为3 g·L-1时,污泥沉降体积最大为519.5 ml,比阻有效降幅达47.56%;脱硫灰使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脱离并释放出结合水,脱硫灰与聚丙烯酰胺(PAM)联用处理污泥可得到比单独投加PAM更好的脱水效果;通过对比脱硫灰处理前后污泥的粒径分布和扫描电镜照片(SEM)发现,经过脱硫灰处理后,污泥絮体粒径较原泥明显减小,污泥絮体细孔的骨架结构被改变,形成更结实致密而具有较大孔径的絮体,使污泥中的水分更容易脱除,PAM有较好的吸附桥连作用,使已脱稳的污泥絮体迅速形成更大的絮体,更易固液分离,从而提高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55.
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指导下,通过对野外露头剖面、钻井、测井和二维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在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牛鼻子梁地区新近系中识别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二级层序)Ssq1和4个长期基准面旋回(三级层序):Sq1、Sq2、Sq3和Sq4。识别出2种主要的沉积体系类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并在等时地层格架内分析了各基准面旋回的沉积体系构成及其发育演化。综合分析认为:红三旱一号三高点至不整合地面构造之间的区域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Sq1旋回扇三角洲前缘亚相为有利储集体集中发育层段。  相似文献   
56.
冷榨人参籽油与热榨人参籽油的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人参籽的化学成分,并比较了冷榨人参籽油与热榨人参籽油的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人参籽的粗脂肪含量为50.52%,热榨对人参籽油的理化指标和感官质量影响较大,降低了人参籽油的品质,但两种提取方法获得的人参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基本相同.人参籽油主要含有油酸和亚油酸,其中油酸含量极高,在94.41% ~94.70%之间,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在99%以上.  相似文献   
57.
基于Hash函数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源  周喜  马玉鹏  赵凡 《计算机应用》2016,36(3):657-660
针对移动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因无线传输所带来的信道不安全问题,充分考虑到协议的复杂程度和标签的硬件成本,提出一种低成本的移动双向认证协议,实现了标签、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三者的相互认证。该协议使用模平方运算动态更新标签标识符,引入读写器标识符,并利用伪随机函数和哈希函数强化读写器和后端服务器之间的身份认证,提高系统移动性。与基于哈希函数的经典协议和标签所有权转移协议相比,该协议可抵抗跟踪、假冒、重放、中间人、拒绝服务器攻击等,能保证标签所有权安全转移,并从计算量和存储量分析效率,结果表明标签计算量减少,存储量较低。  相似文献   
58.
针对现有大坝病害检测方法只能粗略定位裂缝所在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用目标检测器的大坝裂缝提取方法.首先,设计了一个二目标检测器,把裂缝区域和水渍区域作为两个独立的目标在图像上同时检测出来;其次,建立和同一裂缝关联的裂缝区域和水渍区域几何位置关系;最后,对裂缝框中包含的水渍框上边界进行点均匀采样,对采样点进行曲线拟...  相似文献   
59.
尼古拉是我的朋友,他现在正在北京新开的马克西姆餐厅负责酒水,最近他碰到了这样的客人。某一天,一群中国客人来餐厅用餐,其中一位客人点了一瓶法国的雷司令白葡萄酒。当酒打开后,这位客人尝了一口说道“这酒坏了,我喝过的雷司令不是这个味道。”  相似文献   
60.
以甲基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氨基和羧基双功能化的磁性复合微球(Fe3 O4@SiO2-NH2/COOH),并探讨了其对水溶液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性能.X-射线衍射(XRD)分析表明,制备的磁性吸附剂内核为Fe3 O4.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测试表明,氨基和羧基对Fe3 O4@SiO2表面改性成功.吸附试验显示,Fe3O4@SiO2-NH2/COOH吸附Cd(Ⅱ)和Pb(Ⅱ)的最优pH值分别为5.0和5.5,吸附过程均符合动力学准二级模型和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剂对Cd(Ⅱ)和Pb(Ⅱ)最大吸附量分别为207.807 mg/g和168.995 mg/g.实际饮用水样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表明,去除率分别可达97.74%和91.44%.该磁性吸附剂对两种重金属离子吸附量大、去除率高,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