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采用平面二维数值模型,结合淮河河道断面的特点,编制辅助网格生成程序,以保证河道地形的模拟精度.当紊动粘性系数ε=180-1000Ns/m2时,调整滩槽糙率后,横断面流速分布与原型符合良好.通过计算检验了河段的过流能力,提出了整治意见.  相似文献   
52.
新型核辐射屏蔽材料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制兼具质地轻、体积小、耐高温等特点的新型中子、γ混合辐射屏蔽材料,用遗传算法建立了屏蔽材料优化设计方法。对应用该方法设计出的3种材料进行MCNP软件检验,并与铁等材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达到一定厚度后,这些材料对裂变中子、γ的总屏蔽效果均超过铁,且相同屏蔽效果下的铁质量当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3.
邹于捷  许浒  王刚  叶磊 《建筑施工》2014,(5):520-521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中大面积地采用了桩基格构式十字梁钢平台基础形式.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这种新型钢平台塔吊基础使用情况及注意要点,从实际效果来看,新型钢平台塔吊基础安全,施工便捷,易于使用,有效地节约成本,保证了工期进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4.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造型独特,尤其是其高大的空间结构,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少难题,根据以往成熟的经验,其高耸结构施工采用了大跨双向预应力梁模板作为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此为例,详细介绍了支撑形式的方案比选及撑架的设计.工程中所应用的承插式盘扣形钢管支撑架,有效解决了传统支模体系在非常规结构构件施工中的难题,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针对目前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不足,本文采用一种三弹簧单元宏观模型进行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计算.首先,将其计算结果与单片砌体构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采用该模型对一简单空间砌体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并计算了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响应,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以层间位移角定义了各墙体构件的弹性、破坏和极限3个阶段,对整体结构的损伤情况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以竖向承载构件完全失效作为结构倒塌的判别准则,使三弹簧单元模型在砌体结构抗震研究方面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6.
针对现有方法建模结果异常交叉的情况较为严重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的空间数据建模方法研究。首先,根据有向树状空间数据信息在属性上的差异,通过构建顶点实现对数据层次的划分处理。其次,建模阶段,结合数据层次的划分结果设置对应的结构性,采用改进CNN计算不同层次空间数据变异性的偏差量。最后,利用球状模型对层次空间数据进行拟合处理,完成空间数据建模。在测试结果中,设计方法明显减少了闭合曲线交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7.
李慧  许浒  欧盈  余志祥  赵城熠  高文君 《工业建筑》2023,(1):100-107+120
针对既有干式连接梁柱节点构造复杂以及缺乏系统研究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蝶形耗能连接件装配式梁柱节点。首先,基于所提出节点的构造形式,分别依托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螺栓连接钢结构梁柱节点的既有试验数据,采用ABAQUS程序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通过对比分析验证数值计算方法和模型参数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蝶形耗能连接件装配式梁柱节点数值模型,对其施加低周往复荷载,并通过与现浇节点对比分析,研究了该新型节点的抗震性能及主要影响因素。最后,对节点进行了优化设计,建立了具有该节点的框架结构整体模型,对其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蝶形耗能连接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滞回曲线整体形态饱满,耗能性能良好;蝶形耗能连接件装配式梁柱连接节点的力学性能会因高强螺栓预紧力大小及拼接钢板接触面摩擦系数大小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采用优化后节点构建的整体结构模型,其地震位移响应略大于现浇框架结构体系,但整体抗震性能满足设防需求。  相似文献   
58.
随着超高层建筑施工的不断增多,爬升模架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爬升模架系统中的构件会存在明显初始缺陷,但在设计阶段未被充分考虑,将影响爬模系统安全性。此外,架体结构中构件规格过大的冗余度会增加系统自重和造价。基于直接分析法,以构件初始几何缺陷为控制变量,采用NIDA程序对某实际工程所用施工爬升模架系统开展了多组二阶非线性参数分析;通过调整应力比较小的构件截面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研究表明:实际工况下,初始几何缺陷对构件截面承载能力以及系统变形影响较大,施工中应控制构件变形;同时,经优化后,结构应力比分布更加合理,用钢量较优化前减少了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