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沈涛  许浒 《治淮》2006,(5):20-21
一、小型水库概况 安徽省现有小型水库4724座,分布在15个市、70个县(区),设计总库容26.76亿m^3,兴利库容15.26亿m^3,设计灌溉面积336.5万亩。据统计,安徽省小型水库大坝绝大部分为土坝,占水库总坝型的97.7%。小型水库在灌溉、乡村供水、水产养殖等方面产生了显著效益,对抗御自然灾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2.
通过几种农业保水(抗旱)剂对江淮丘陵地区玉米的节水及提高肥料利用率进行田间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用土壤保水剂(苗乐宝)、抗旱保水剂(旱地龙)玉米增产7.6%、6.4%;氮吸收量提高7.6%、5.1%;磷吸收量提高13.2%、8.7%。节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3.
综合考虑气象条件、农业种植结构及塘坝建设情况,提出了基于水量供需平衡分析的塘坝灌区抗旱能力概念及其计算模型.应用结果表明:江淮丘陵区5地市及全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历史上较高的水平,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至21世纪初又有所提高,客观地反应了50年代至今江淮丘陵区塘坝灌区抗旱能力的历史演变特征;塘坝塘容、作物水旱比和复种指数对塘坝灌区抗旱能力影响较大,建议从增加塘坝蓄水量、调整种植结构合理性两方面采取供需双侧管理措施来进一步提高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该模型直观,计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应用于塘坝灌区抗旱能力计算.  相似文献   
44.
针对传统区间数包含信息量太少,导致决策结果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VIKOR的概率区间数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将概率信息引入区间数,定义概率区间数的运算规则和集结算子。接着基于近似随机占优理念,定义了一种新的主客观结合的占优度,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概率区间数的比较规则。最后将专家给出的概率区间数决策矩阵转化为占优度矩阵,并利用 VIKOR 方法对其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对概率分布的缓急变化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对于概率分布的偏态趋势变化具有敏感性。得到的决策结果在与传统方法一致的基础上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45.
提出了一种基于NaI(Tl)闪烁体探测装置和DSP技术的γ能谱数据高速实时采集系统的软硬件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通过采用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VC5402和TMS320LF2407A构成的主从机架构及合理任务分配策略保证了γ能谱数据采集系统的快速性、准确性、实时性。从探测装置、主处理器控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主从DSP接口模块设计及其相应的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6.
淮河治理与河湖江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淮河近千年演变记录、近百年实测的河床演变资料以及治淮的经验教训,论述黄河夺淮使淮河中下游发生本质性变化,加重了洪涝灾害和治理的难度,治淮不仅要研究淮河自身,还应研究和处理淮河与黄河、洪泽湖、长江和大海的关系。认为保留洪泽湖一定的蓄水功能,实施河湖分开,扩大入海通道,消除洪泽湖作为中游侵蚀基准面的负面效应,利用疏浚和溯源冲刷调整淮河中游河床纵剖面等措施,是提高已有治淮工程防洪标准、减轻洪涝灾害的治本方向。  相似文献   
47.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造型独特,尤其是其高大的空间结构,给建筑施工带来不少难题,根据以往成熟的经验,其高耸结构施工采用了大跨双向预应力梁模板作为支撑系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此为例,详细介绍了支撑形式的方案比选及撑架的设计.工程中所应用的承插式盘扣形钢管支撑架,有效解决了传统支模体系在非常规结构构件施工中的难题,可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邹于捷  许浒  王刚  叶磊 《建筑施工》2014,(5):520-521
中国博览会会展综合体项目中大面积地采用了桩基格构式十字梁钢平台基础形式.以此为背景,介绍了这种新型钢平台塔吊基础使用情况及注意要点,从实际效果来看,新型钢平台塔吊基础安全,施工便捷,易于使用,有效地节约成本,保证了工期进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9.
针对目前砌体结构计算模型在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中的不足,本文采用一种三弹簧单元宏观模型进行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计算.首先,将其计算结果与单片砌体构件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采用该模型对一简单空间砌体结构进行静力和动力分析,并计算了不同地震烈度下的结构响应,得到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以层间位移角定义了各墙体构件的弹性、破坏和极限3个阶段,对整体结构的损伤情况给予了评价,并提出以竖向承载构件完全失效作为结构倒塌的判别准则,使三弹簧单元模型在砌体结构抗震研究方面具备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0.
提出一种时钟树布线算法,在给定偏差约束下,采用新的匹配策略考虑偏差约束进行局部拓扑优化,优先匹配延迟目标大的结点,将其置于时钟树拓扑结构底层;结合缓冲器的插入,抑制了蛇行线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对使用过时钟偏差调度算法优化后的电路,该算法可在时钟布线阶段有效地减少时钟线网中连线与缓冲器的总电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