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在视频异常行为检测中更加充分地运用外观和动作信息,设计出了一种能同时捕捉外观和动作信息的孪生网络模型。该网络的两个分支采用相同的自编码器结构,其中的外观子网络以连续几帧RGB图作为输入来预测下一帧,而动作子网络则输入RGB帧差图来预测未来帧差图。此外,考虑到影响基于预测的方法的检测效果的原因之一,即正常样本的多样性以及自编码器网络强大的“生成”能力,即对部分异常样本也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因此在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加入一个学习并存储正常样本的“原型”特征的记忆增强模块,从而使异常样本能获得更大的预测误差。在Avenue、UCSD-ped2和ShanghaiTech三个公共的异常数据集上进行了广泛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基于重建或预测的视频异常行为检测方法,所提方法取得了更优异的表现。具体来说,该方法在Avenue、UCSD-ped2和ShanghaiTech数据集上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达到了88.2%、97.5%和73.0%。  相似文献   
112.
提出了一种快速检测方法.以动态传送带与物料袋为研究对象,用改进的五帧差分法提取运动物料袋图像,同时以中间帧图像为参照进行单高斯背景更新;采用中间帧图像与背景图像做差,将得到的前景图像与帧差法得到的运动图像进行形态学“与”运算;当帧数满足给定条件时,表明该帧为完整物料袋图像,保存帧图像,并对不满足该条件的相邻帧图像通过加运算补偿.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得到准确、快速的检测结果,并且对环境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分布式视频编码较其传统视频编码具有编码简单、误码鲁棒性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如无人机航拍、无线监控等新型视频业务的需求。在分布式视频编码中,视频图像被交替分为关键帧和Wyner-Ziv帧,由于受到信道衰落和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采用传统帧内编码方式的关键帧的误码鲁棒性远不如基于信道编码的Wyner-Ziv帧。关键帧能否正确传输和解码对于Wyner-Ziv帧能否正确解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进而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压缩效率和率失真性能。为此针对关键帧在异构网络中的鲁棒性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域的关键帧质量可分级保护传输方案。方法 在编码端对关键帧同时进行传统的帧内视频编码和基于小波域的Wyner-Ziv编码,解码端将经过错误隐藏后的误码关键帧作为基本层,Wyner-Ziv编码产生的校验信息码流作为增强层。为了提高系统的分层特性以便使系统的码率适应不同的网络条件,进一步将小波分解后图像的各个不同层的低频带和高频带组合成不同的增强层,根据不同信道环境,传输不同层的Wyner-Ziv校验数据。同时对误码情况下关键帧的虚拟噪声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第1个增强层已解码重建的频带与其对应边信息来获得第2个和第3个增强层对应频带的更加符合实际的虚拟信道模型的估计。结果 针对不同的视频序列在关键帧误码率为1%20%时,相比较于传统的帧内错误隐藏算法,所提方案可以提高视频重建图像的主观质量和整体系统的率失真性能。例如在关键帧误码率为5%时,通过传输第1个增强层,不同的视频序列峰值信噪比(PSNR)提升可达25 dB左右;如果继续传输第2个增强层的校验信息,视频图像的PSNR也可以提升0.51.6 dB左右;如果3个增强层的校验信息都传输的话,基本上可以达到无误码情况下关键帧的PSNR。结论 本文所提方案可以很好地解决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中的关键帧在实际信道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码问题,同时采用的分层传输方案可以适应不同网络的信道情况。  相似文献   
114.
深入地分析了变压器效率特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既能保证变压器容量的利用率,又能保证在一定负荷范围内高效运行的变压器容量选择方法.文中以SL 7系列变压器为例,确定出了400~1600kVA容量等级的最佳负荷范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5.
<正>综合原子时软件采用加权平均算法,以各钟频率稳定度作为取权依据,根据原始钟差测量数据和利用原子钟模型预报的钟差改正数据计算产生综合原子时,再经过频率驾驭实现向外部标准时间溯源。同时,通过计算各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频率偏差、频率漂移、数据质量、预报质量等指标对原子钟性能进行评估[1]。  相似文献   
116.
针对传统PCA算法的局限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个体子空间和分块特征提取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PCA算法,它为每一个体人脸对象建立一个该个体对象所独有的人脸子空间,并且运用分块特征提取,加强了对样本局部特征信息的提取。在识别过程中,将待测人脸图像对不同个体人脸子空间进行投影后,再运用最近距离分类原则进行分类识别。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PCA算法能够更好地描述不同个体人脸之间的差异性,克服各类噪声。本文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识别率相对于传统PCA特征脸算法具有一定的提高,能够较好地克服光照、表情和姿态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7.
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不变量和SURF算法相结合的彩色图像拼接方法。该方法利用图像彩色信息计算得到的颜色不变量信息代替灰度信息作为输入,提取图像SURF特征点并进行特征点匹配,根据相似性变换原理对误匹配点进行过滤,提高变换矩阵计算的准确率,采用亮度渐变原则对重叠区域进行像素平滑过渡,实现图像无缝拼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持算法的快速性和准确性的同时,获得的配准点多而且准确,采用亮度渐变原则拼接增强了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且有效地消除了拼接痕迹,在图像拼接和地质分析领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8.
基于图论的图像分割算法是当前图像分割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归一化分割(Ncut)是一种典型的图论分割算法。但Ncut分割的速度慢,分割结果容易受图像的噪声和虚假边缘的影响,难以应用到实际。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论的等周(Isoperimetric)改进分割算法。该算法使用解线性方程的方法代替解特征向量的方法、用4-邻接的方法代替全连接,避免了复杂的空间滤波。该算法运用到岩心图像分割中,提高了分割的效率,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  相似文献   
119.
提升小波构造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提升小波的改进构造方法。当he(z)和ho(z)因式分解为奇数个多相矩阵相乘,但是ge(z)和go(z)因式分解成偶数个多相矩阵相乘时,从ge(z)和go(z)入手,实现首先进行预测的多步提升;以及当he(z)和ho(z)因式分解成奇数个多相矩阵相乘时,仍然从he(z)和ho(z)因式分解入手可以采用的新方法,为求取小波滤波器组的提升方案提出了更全面的解决方法。提升小坡变换采用分裂、预测和更新三个过程的提升方案,应用范围更广,计算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20.
王正勇 《电工技术》2014,(12):18-21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电网公司的十八项反措要求,阐述220kV变电站母线保护双重化配置的具体特点,分析母线双重化改造中线路保护、主变保护、母联回路配合存在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案,可为后期大范围的220kV母线双重化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