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本文对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进行了节能分析,并结合笔者在编写《山东省建筑节能设计暂行规定》过程中遇到的有关节能问题,提出了在现阶段有可能实现的节能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采暖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严重存在的能源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72.
风电场密集并网区域长期存在电压合格率偏低的问题,根据数据显示,主要表现为部分母线电压越上限,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渗透率的提高,导致其所存在的波动性明显影响了电压的稳定性.通过分析风电场并网地区电压、新能源现状以及 DFIG和SVG的数学模型,并根据风电场并网结构,搭建2台发电机带有DFIG与 SVG 并网模型.通过对并网母线处电压偏移进行PI换算,得到所需无功补偿量,通过设计的协调无功分配策略,控制 SVG 与DFIG的无功补偿量,对母线电压进行精细化调控.通过改变负荷数据观察 DFIG及SVG对输出节点电压和无功功率的控制效果,由此验证设计在理论上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73.
风电在电网中的渗透率逐年升高,尽管其在优化电源结构、节能减排方面有颇多贡献,但是由于自然风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大规模风电并网势必会对电网频率稳定等方面产生影响。针对此问题,对装机量较高的双馈型风力发电机组(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DFIG)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制定大规模双馈型风电机组并网下的频率稳定控制策略。在现有附加下垂控制及虚拟惯性控制的基础上,根据输入风速以及电网侧频率波动,对下垂控制环节进行变系数处理,改善下垂控制特性。将DFIG运行工况进行分类,并采用变减载系数,使DFIG在限功率运行的同时减少弃风。采用具有大规模风电并网接入的实际电网模型,仿真验证了所提频率稳定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4.
电力系统中非线性元件的急剧增加,造成电流电压波形的畸变和不对称日益严重.尽管非正弦波形下有功功率的定义已确定无疑,但视在功率的定义存在争议,导致功率因数的差异.对工业界广泛使用的算术视在功率和矢量视在功率与IEEE1459-2000试行标准中有效视在功率的定义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线损和视在功率的关系证明了传统定义的局限性和有效视在功率定义的科学性;以三相不对称的牵引电力网为例,根据德昌牵引变电所实测数据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证实了有效视在功率在实际应用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的圆柱面传热模型及简化计算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讨论了垂直埋管地源热泵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法,给出了一维圆柱面模型的解析解。将该解析解与目前常用的线源模型解做了比较,指明当傅里叶数较大时,线热源的解趋向于圆柱孔的解,可以较好的模拟地下传热过程,而在傅里叶数较小时,线源模型解相比于圆柱模型解,有一定的时间延迟,误差较小;与常热流半无限大平壁解的比较,得到了小傅里叶数时该解析解的近似公式,该近似公式适用于工程应用,算法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76.
现行热水锅炉控制系统一直采用常规仪表或工业控制计算机,西方提出了一个采用LonWorks技术,依靠局域网传输数字信号的控制方案,其特点是:局域网采用自由拓扑结构,布线简单;可以依靠电话线连接多个远程区域供热站,实现大范围控制。  相似文献   
77.
王德林 《铀矿冶》2000,19(1):8-10
简要介绍了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承担国防、核能开发重点项目——“新的铀矿开采和铀提取技术研究”及“九五”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明确了“十五”期间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78.
为了使继电保护定值校核工作更加科学有效,研究了基于检修票信息的继电保护定值在线校核预想方式的实现方案。首先,对基于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SG-OSS)平台实现定值在线校核做了总体介绍,重点说明了数据源检修票的获取方法;然后,提出了采用平衡二叉树法基于检修票关键信息获取可能方式断面的优化算法,详述了在此基础上生成预想方式计算时刻的运行方式的方法;最后,提出了针对不同时刻负荷方案选取合适潮流断面的实用化方法。  相似文献   
79.
针对大停电事故中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的问题,通过比较电压平面和阻抗平面上的过负荷特征,提出了基于电压平面的距离保护应对过负荷策略。本策略分2部分:基于Ucosφ的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过负荷时Ucosφ较大,相间故障时Ucosφ较小;基于正序补偿电压和相补偿电压相位特征的过负荷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正序补偿电压超前相补偿电压相位,线路过负荷时,正序补偿电压与相补偿电压相位一致。根据上述特征实现了过负荷与故障的区分,避免了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  相似文献   
80.
介绍了距离保护应对过负荷策略的实施方案,根据过负荷与对称故障、不对称故障、相间故障、单相接地故障的特征分别进行处理。首先利用U1cosφ1识别对称故障与过负荷,利用电流不对称度识别过负荷与不对称故障;然后利用正序功率识别故障点位置,对于相间距离保护,利用相间Uijcosφij(ij=AB,BC,CA)识别相间故障与过负荷,对于接地距离保护,采用相Uicosφi(i=A,B,C)、正序补偿电压与相补偿电压关系识别单相接地与过负荷。利用RTDS建立了仿真模型,模拟了对称过负荷、不对称过负荷及过负荷期间发生故障等不同类型故障,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案过负荷时可靠闭锁距离保护,故障时快速开放距离保护,耐过渡电阻能力高达150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