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1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了换流变压器的试验方法,并讨论了试验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2.
对110kV 电力变压器的主绝缘结构进行了电场的数值分析,讨论了静电板和角环对主绝缘电场分布的影响,确定了110kV电力变压器新型的主绝缘结构.  相似文献   
93.
为了提高铝合金对激光的吸收率,改善焊缝表面成形,对1.8mm厚的6013铝合金板进行活性剂CO2激光焊接。活性剂主要采用的是对激光具有较高吸收率的氧化物和氟化物,将其焊前预涂覆于铝合金板上,然后施焊。结果表明:活性剂在提高CO2激光吸收率,增加母材金属熔化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氧化物活性剂对促进激光能量吸收的效果要强于氟化物,但氧化物形成熔渣的脱渣性较氟化物熔渣的差;在氧化物活性焊接过程中,气孔敏感性比较大,而氟化物活性剂在焊接过程中很少出现气孔。  相似文献   
94.
利用先进的AC-HAVF喷涂技术制备了Fe基非晶纳米晶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热稳定性以及耐磨耐蚀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Ni3和Fe2B相组成;涂层与基体结合很好,涂层的孔隙率约为1.8%;涂层表面硬度分布不是均匀,最高可达1 570 HV,平均硬度为1361.1 HV;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蚀性,其磨损体积是0Gr13Ni5Mo不锈钢的0.15倍,平均腐蚀速度是0Cr13Ni5Mo不锈钢的0.56倍,涂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疲劳磨损;所获得的非晶纳米晶涂层有很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95.
96.
文本简述福田电厂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的全过程和运行概况,叙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设计的技术特点,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推广应用的前景,为我国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走中国化道路树立了榜样。  相似文献   
97.
张宏池  王国刚 《变压器》1995,32(8):17-19,25
比对法是确定冲击电压测量系统性能的新方法。本文利用330kV标准测量系统(S)及2000kV工业冲击电压测量系统(A)在100kV和300kV电压下进行了比对方法的试验研究,并对比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8.
针对目前流程工业产品质量控制采用人工检查和统计质量控制方法,缺乏产品质量预先预报以及实时调整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存在困难的情况,利用生产过程采集到的实际数据,采用基于时间序列的动态数据挖掘技术和BP神经元网络,预测产品质量和分析产品生产过程的工艺,最大限度减少不合格产品的产出,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上述理论建立流程工业数据动态质量控制平台,以中厚钢板生产过程为例,应用表明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
利用活性燃烧高速燃气(AC-HAVF)喷涂技术在0Cr13Ni5Mo不锈钢上制备了Ni60/WC复合涂层,研究了其微观组织及耐磨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主要由Fe-Ni固溶体以及Cr0.19Fe0.7Ni0.11,WC,M6C(Ni2W4C或Fe3W3C),Cr26C3,CrB2等相组成;涂层与基体结合很好,涂层的孔隙率约为2.5%;WC,M6C,Cr26G3,CrB2等硬质相弥散分布于涂层中,部分区域硬质相达到了200~800 nm;涂层硬度分布不均匀,平均硬度为685HV;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磨耐蚀性,其磨损体积是0Cr13Ni5Mo不锈钢的1/8.8,平均腐蚀速度是0Cr13Ni5Mo不锈钢的1/2;涂层的磨损机理以疲劳磨损为主,弥散分布的硬质相是涂层硬度以及耐磨性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
血管的三维重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00张血管的平行断面图像,分析了每张切片与血管曲面的交线是一簇圆的包络线,且这簇圆中半径最大者即为最大内切圆这一几何特点,先利用计算机优化搜索得出每个切片与中轴线的唯一交点坐标及血管半径,再利用Mathematic数学软件进行空间曲线拟合,得出血管中轴线的参数方程,然后在每个切片图像与中轴线的交点处画一个半径等于血管半径的球,这些球的包络构成了直观形象的管道图,实现了血管的三维重建模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