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在自行设计的微动疲劳试验装置上进行了各向异性镍基合金DD3和DZ125与粉末高温镍基合金FGH95配对接触的微动疲劳试验,对接触区域萌生裂纹的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分析了轴向和法向应力对微动疲劳寿命以及微动接触区最大等效应力(Von-Mises等效应力)、滑移幅值、法向应变幅值等微动疲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持法向应力不变,增大轴向应力将会降低DD3和DZ125合金的微动疲劳寿命;保持轴向应力不变,法向应力对微动疲劳寿命的影响不如轴向应力的显著;微动接触区域的最大等效应力和法向应变幅值受法向应力和轴向应力的共同影响,而滑移幅值仅受轴向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2.
基于实验观察和理论研究, 重点分析了材料内部区域纤维束的空间构型, 建立了一个新的三维实体细观结构模型, 并指出了编织工艺参数和模型细观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纤维束之间的相互挤压变形方式, 纤维束横截面积沿纤维束轴向不断变化, 更符合三维四向编织复合材料的实际结构。基于刚度体积平均及柔度体积平均混合思想, 建立了相应的刚度预报模型。用该模型计算编织复合材料几何特性及工程弹性常数的数值结果与试件实测数据吻合, 表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有效性, 为进一步研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及破坏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乘用车与货车之间发生正面碰撞时,容易产生乘用车钻入货车底部的钻碰问题,参照欧洲ECE-R93法规,在货车前下部设计安装了前部钻碰防护装置FUP来解决钻碰。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了货车前下部防护装置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静态载荷下FUP的防钻性能,并且分析了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吸收与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货车安装防护装置FUP后,一方面能防止乘用车发生钻入;另一方面通过合理地选择FUP的壁厚,又能降低碰撞刚度,提高与乘用车碰撞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54.
分散染料的晶型对超细旦纤维染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分散染料的晶型,提出了分散染料的晶型影响超细旦纤维染我的一个重要因素。用X-射线衍射,显微镜照像等方法检测了晶型转化现象,检测了C.I.分散红135晶型转化前后的粒度分布。  相似文献   
55.
围绕航空发动机树脂基复合材料机匣安装边连接结构在温度环境和不同预紧力工况下的拉伸强度进行研究,针对此问题进行安装边模拟试验件单轴静拉伸试验和仿真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室温情况下,螺栓预紧力会增加连接结构的刚度.200℃环境下,连接结构强度下降明显,且整个加载过程呈现出更强的塑性.有限元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通过对仿真结果损伤形式的分析表明,连接结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树脂基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56.
采用细观刚度模型的有限元分析(FEA)与改进的逐渐累积损伤方法相结合,建立了缠绕复合材料圆管轴向拉伸失效的分析方法与流程,以揭示缠绕线型对缠绕复合材料损伤失效的影响。对沿圆周方向分布有1个、3个和5个单胞的3种不同线型的缠绕复合材料圆管试件进行轴向拉伸破坏实验,获得其失效形式、平均拉伸强度及其随缠绕线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缠绕复合材料圆管轴向拉伸失效主要以丧失承载能力的功能失效为主,缠绕线型对其拉伸强度有一定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轴向拉伸过程中,主要损伤为基体开裂与基纤剪切,纤维交叉容易引起损伤起始与扩展。  相似文献   
57.
荧光增白剂CXT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8.
含孔复合材料层合板逐渐损伤破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逐渐损伤模型有限元技术对含复合材料层板损伤破坏规律进行了研究,编制了面向对象的后处理软件,为损伤累积,损伤扩展与破坏以及损伤类型与模式的预测和研究提供了先进手段,并针对含孔T30/KH304复合材料层板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采用二维逐渐损伤模型及分析方法,以及所发展的后处理模拟分析软件能够较好地模拟含孔层合板的损伤破坏规律和位移-载荷的响应规律,以豚预测层合板的损伤类型,破坏模式和破坏强度,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膜过程、膜以及膜组件的介绍,概述了膜分离技术。并详细叙述了该技术在国内外染料工 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0.
基于模糊理论的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模糊理论提出了一种燃气轮机可靠性分配的新方法。该分配方法的核心是应用模糊决策理论中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评估部件之间的相对失效系数,然后依此对燃气轮机失效率指标或可转换为失效率的可靠性指标进行线性分配。特点是分配时能够综合考虑各种可靠性影响因素及其模糊性,尤其适用于燃气轮机这种复杂产品初始设计阶段的可靠性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